潘阆《渭上秋夕闲望》阅读答案

渭上秋夕闲望
潘  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网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B、E(答E给3分,答B给2分)
思路点拨  A.“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由诗歌内容来看,诗中抒发的并作悠闲之情。C.“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错误,应是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D.“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则是说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
2.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1分)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2分)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3分,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6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19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19

相关推荐

  • 《谨饬》“尝闻汉马援戒子有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谨饬 尝闻汉马援戒子有曰:“杜季良为人豪侠,父丧,致客数郡。吾爱之敬之,不愿汝曹效之。”因举画虎为喻。唐柳玭戒子有曰“门第高,可畏不可恃,一或失…

    2022年12月31日
    204
  • 《灞上秋居》阅读答案及解析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①灞(bà)上:又作 &…

    2023年4月4日
    242
  • 文言文的特点和教学价值

    文言文的特点和教学价值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

    2023年1月10日
    220
  • 儿童必读唐诗宋词

    儿童必读唐诗宋词   1、一去二三里   一 去 二 三 里,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八 九 十 枝 花。   2、咏 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

    2023年4月13日
    180
  •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臣蛇围②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③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

    2022年12月3日
    220
  • 杜甫《秋兴八首(其四)》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①世事不胜悲。 王使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②关山金鼓振,征西③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

    2023年4月4日
    2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