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读后感2000字:
书里内容太多,很多矛盾放在当下依然激烈,专家可心讲,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随意评说,就写了几点显而易见的事例,希望大家别见笑。仅以此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这本书太值得看了。
王永山老师的书单真是惊喜不断。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这本书。比激荡三十年写的更加具体,能对很多社会现象形成非常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读完之后,可谓是百味杂陈。那是一个疯狂的造富时代,历史的机遇摆在企业家面前,少数智商爆棚、天赋绝佳、敢为天下先者,突破思想与制度的藩篱,在资本市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次又一大杀四方,轮番冲击华山之巅。
他们在超速膨胀的财富盛宴中狂欢,放出一颗又一颗卫星,却又在即将构筑成擎天大业之时轰然垮塌。看似偶然,其中又充满着必然。吴晓波将其归结为“中国式失败”,但又将其称为中国先驱者前无古人的一次伟大实验。
因为商业是关于幸存者的游戏,对企业家来说,失败并不可耻,相反失败往往伴随着伟大的创新和冒险,正是燃烧在企业家心中的那股不甘平庸的勃勃野心,在一次次地颠覆着陈旧的秩序,掀起并发动了商业上的巨浪与革命。纵观一个个庞然大物在崛起后又迅速泯灭,慨叹之余,细细品味,更能体会到作者为悲剧鼓掌的良苦用心。
吴晓波将瀛海威、秦池、爱多、巨人、玫瑰园、飞龙、三株、太阳神、南德、亚细亚、健力宝、科隆、德隆、中科创业、华晨、顺驰、铁本、三九、托普中国作为标本一一展示,这些企业多数泯灭在历史洪流中一去不复返,只有极个别以极其暧昧的方式涅槃重生。
《大败局》第一部讲述的多是经营性败局,而第二部则更加突出了政商博弈的成分。第一部,他将企业的失败基因总结为:
1、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2、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
3、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第二部,他总结了三个共性因素:“政商博弈的败局”、“创业原罪的困扰”和“职业精神的缺失”。
如吴晓波所言,中国企业存在于一个独特的中国式商业环境。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一直处在一个转型的时代,法律制度在建设和完善之中,许多企业往往需要穿越现行的某些法规才能成功,这造成很多企业不时要处在灰色的中间地带,企业家不可避免地遭遇商业之外的众多挑战。
本书所描述的失败都发生在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试验之中,在这片战略的荒地上,成王败寇,皆为全民大戏,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但又让所有人无能为力。
虽说对失败者的指摘有事后诸葛的嫌疑,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找出很多带有启发性的东西。企业的成败得失对于个人成长也是很好的养料。内容精彩纷呈,远超我们贫穷的想象力,仅提几点看似相关又能讲的吧:
一、时刻提醒自己的热情要有节制。这个问题以乌鲁木齐人唐万新创办的德隆集团和三九集团的赵新先表现最为突出。
仅以唐万新为例:唐万新天生就有股擅长猎取的猛劲,1991年就通过代表新疆油田的打印机业务捞到了第一桶金,199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发布国内公众股,他花钱请5000人到深圳排队领取抽签表,又狠狠地赚了一笔,自此迷上了“来钱最快”的股市。随后他又在国债市场完成了真正意义的原始积累,开始建立其金融帝国。
随后数年,他先后控股6家上市企业,在2002年11月最辉煌时,声称“控制了1200亿元的资产,拥有500多家企业和30万员工,涉足20多个领域”。读后感www.simayi.net然而德隆其实早在2000年就已经陷入了资金危机,主要原因就是其早期大幅扩张造成了大量资金缺口,而为这些缺口在股市作庄套利的资金利息一年高达四五十亿,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就有断血的可能。
德隆为应付危机,只能故技重施,不断通过释放信好消息和运用整合重组理念,维持股份上涨,进而从中倒货牟利,彻底成为了以实业为名,以概念为手段,在股市大肆攫取股民血汗钱的“天下第一庄家”。
其实以实业论,唐家的产业融合在初期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其快速扩张后带来的负担远远超过了承受能力,当新企业尚不能开始赢利时,就再度征战他处,形成了大量资金空缺,一旦宏观调控来临,用来输血的股市发生哗变,其资金链必断无疑。
这种见机会就上,见钱就抢,破釜沉舟的基因普遍存在于当时的商业界,故有“德隆的倒下,是德隆的悲哀,也是渴求极速发展的中国民营集体悲哀。用泡沫的方式干实业,用干实业的名头吹泡沫,深度地反映了企业家在追求快速发展时面临的困境。
返观这段历史,也许已经不能仅用道德良知来衡量对错,虽说相当成分是企业与制度的原罪决定了最终结局,但做事的终究是人,孰之错?【王永山财富自由俱乐部精英实操群】沈卫东
《大败局》是我书单里推荐给投资者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可以说《大败局》中所展示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读之会使很多对社会抱有幻想的人,明白社会的残酷与现实。
今天分享一篇群友的读书心得,认识非常深刻,希望大家把这本书三套都认真读完,相信你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有深刻的认识,对时代的力量和很多必然性有更多的感悟。作者:王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