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处(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出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出处(司马迁《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出处(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出处(韩愈《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出处(苏轼《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出处(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出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出处(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出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处(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出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出处(《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出处(《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出处(司马迁《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出处(《孔雀东南飞》)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6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1
下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1

相关推荐

  • 高中文言文作文:信说

    高中文言文作文:信说   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2022年12月4日
    247
  • 侯方域《悯獐》“客有过侯子以獐献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悯獐 【清】侯方域 客有过侯子以獐献者。侯子曰:“獐可驯乎?” 客曰:“夫至德之世,兽可同群而游,今子无乃有所不信耶,而何獐之疑欤?&rdquo…

    2022年12月30日
    237
  •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我们看看下面的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起学习吧!   高中文言文重点虚词  之   (1)…

    2022年12月3日
    276
  • 吴敏树《说钓》“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说钓              &nbs…

    2022年12月29日
    292
  •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   一鸣惊人一词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2023年1月5日
    258
  •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

    2022年12月6日
    2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