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密码》读后感2000字:
文:李克宁;一位小朋友送了一本书给我读,用他们这个年龄的话定义曰:这是一本网红书……我迟疑,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网红……
关于书,我看了仅仅16页,就“果断”的定义它:片面,武断。
书里陈述了作者——杜子建,一位网红——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种种阻碍的分析和抨击,大刀阔斧的批判了阻碍孩子成长的父亲们,观点不能不说鲜明,道理不能不说深刻,语言不能不说犀利。书中提及,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民主等成长、发展的环境,而父亲的绝对权威、绝对地位往往断送了孩子成长、发展甚至是成才的机会。作者说,孩子们说的、孩子们想做的,父亲们是不能说半个不字的,再委婉一点说,父亲们需要给孩子解释、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告诉孩子做或不做的前因后果,提供科学佐证,“英明”的父亲们在这时就应该果断的给予支持……
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他的孩子想玩游戏,于是写了一篇“申诉”,他前后否定了两次,第三次同意了孩子的“诉求”。作者是希望给孩子一个自己决定自己该如何做的机会,这无可厚非,也算是为父亲们做了一个“模板”,至于是不是榜样,我个人觉得值得商榷。
为什么呢?这让我想起了2003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
当时,教育提倡老师、学生的角色转换——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为学生成才服务。这是经过历时考量、经过专家论证、经过实践检验的。我当时还算是“少壮派”,对这种变革是参与、支持并积极投入其中的。当时,经过很多次调研、经过很多人实践、经过所有上下级教育部门研究,都一致认为: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培养、营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氛围。现在来看,那次新课程改革培养的学生,即使未成才,也是能够适应社会的。
等一等,我可不是为课改唱赞歌的,相反,等我现在变得更“老成”了,细细思量,当时的课改还是欠缺一点火候的!
举个例子说吧:当时有篇文章,是一篇新闻报道,记叙的是香港回归的几个场景,其中插叙了香港被侵略、剥夺的历史。原本是要引导学生产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反思,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努力学习的爱国情操的,结果有学生却提出了打击x国,一雪前耻的极端情感。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呢?肯定吗?无疑,就会误导孩子,滋生暴力爱国倾向,也许“抵制外货”打砸抢的队伍中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因此,教师的www.simayi.net主导地位和作用,此时此刻就高于学生主体地位了,需要让学生在“课改”的过程中真正的接受教育。不能是简单、粗暴、狠的单纯肯定,这是背离“育人之道”的,是没有原则的。所谓的“火候”不仅仅指这种大是大非观,更为关键的是文化知识——学生的发言,学生的表达,学生的见地,都是源于他在课堂上接受的文化知识。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说什么都给予肯定的“伪兴趣”,忽略培养他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对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沉淀,是舍本求末!
所以,无论课改还是育子,都是需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说句危言耸听的话,无论父亲们还是老师们,甚至教育,不具备这一点“务实”心态,你“科学的培养”的不是优秀的儿子、学生、社会的栋梁,而是一颗长得高高的“墙头草”而已,徒具精英外表而已。
通过这本书,我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什么是“网红”:说话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只需“语出惊风雨”即可(没经历过“大跃进”,估计不过尔尔吧,由此看来,国家大规模封杀网红,还是适时并且及时的)。抛开网红不说,至于,无限量的给孩子、儿子提供成长的空间,特别是自由、民主,听起来冠冕堂皇,想起来、做起来恐怕会遗恨终生的!——暂且不说孩子心智成不成熟、想法幼不幼稚,单单从心理角度去分析,父亲这么做就是一种赌博,拿孩子的一生作为赌注。这就不仅仅是教育方法对错与否的问题了,而是关乎理智、责任、使命的一位父亲认知问题了。再回到用教师职业解决父亲职业的问题层面,小学阶段的关键是什么?是培养孩子好习惯。假如,事事顺着就是给孩子自由、民主,那么,事事不分对错就通过民主方式的讨论、争辩来解决,会给幼小的孩子灌输什么思想呢?久而久之,恐怕人理伦常就成了糟粕,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我是在家教,甚至是在父母的拳脚之下长大的,我没有感受到《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种封建教育枷锁的桎楛之苦,而且我尝到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甜”。
受到作者的影响,我觉得自己写得有些片面、武断,甚至有些偏执,一改平时的温婉。希望自己读完此书,能有所转变,能够接受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