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古诗文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虽然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在基本的语言特点及习惯方面是一致的,但毕竟年代久远,出现了很多变化,产生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就要抓住其与现代汉语不同之点,作为重要知识点来扎实掌握。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个人认为是古人的错别字。

  二、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还有一些字原本是古今异义,但不一定都是:“臭”在古文中原指“香”,但“朱门酒肉臭”此诗句中还是臭的意思。再如“指示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出,给人看。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当今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缩小也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常见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8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3
下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3

相关推荐

  •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这两句是说,月亮曾经照过多少悲痛到极点的人,这一点,遥远的月亮却是不知道的。诗中有“添愁益恨绕天涯&rdqu…

    2023年3月9日
    236
  • 高考文言文作文满分卷

    高考文言文作文满分卷   高考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有些考生在写作时采用文言文方式进行。下面是高考文言文作文满分卷,供你参阅。   高考文言文作文满分卷1  是日高考,书“…

    2023年1月4日
    256
  • 春夜喜雨杜甫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古诗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下面是关于春夜喜雨杜甫…

    2023年4月13日
    233
  •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全诗翻译鉴赏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出自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九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注释 ①万国烟花:…

    2023年3月9日
    313
  •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2022年11月22日
    221
  • 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一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要掌握哪些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7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

    2023年1月6日
    1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