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

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

  导语:一毛不拔是指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下面是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欢迎阅读及参考!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译文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注释

  既:既然

  之:代指猴毛

  方:才

  胜:能忍受

  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

  人们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悭吝的人。

  我们能够来到人间做人,必定过去世做过不少的功德、善事,并帮助、服务过不少的.人,如果我们过去世一毛不拔,今世就不容易再出生做人了。因此,我们平常就要建立起价值的观念、服务的观念、利人的观念、给人方便的观念。自己要积极从事一些“拔毛”的工作,千万不能做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我不为也”的那种人。 如何做人呢?有时候我们要讲好话,有时候要用金钱布施,有时候为人服务,有时候对自己的所有要能舍得,能“舍”才能“得”;如果你平日一毛不拔,却要想得到利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有“如是因”才能招感“如是果”。我奉劝大家,平常多说一些好话,多做一些好事,这样绝对是不会吃亏的。因为只要你肯播种,只要你肯耕耘,不怕没有收成。希望大家多多“拔毛”、多多服务、多多做功德,必定会有很大的成就。

  引证解释

  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

  宋苏轼《答陈季常书》“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自注:“缺口镊子者,取一毛不拔。”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二回:“ 董超骂道:‘你这财主们,间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他从徽州请了我出来,住了半年,我说:‘你要为我的情,就一总送我二三千银子。’他竟一毛不拔!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清·袁枚《新齐谐·铁公鸡》:“ 济南富翁某,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

  《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王明耀是一毛不拔的,也混在里面,白吃白喝。”

  洪深《贫民惨剧》第三幕:“他姑妈姑丈有钱,藏起来,一毛不拔,出门洋车都舍不得坐。”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1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6
下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6

相关推荐

  • 克服困难的古诗句

    克服困难的古诗句   有志者事竟成。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克服困难的古诗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1、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刘禹锡…

    2023年4月20日
    266
  • 高考文言文的误区解析

    高考文言文的误区解析   文言文是高考三大阅读考查之一,为高考必考内容。之所以年年考,是因为它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蕴含着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

    2022年12月4日
    264
  •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练习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练习及答案   居巢(地名)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

    2023年1月9日
    283
  • 小人无朋文言文翻译

    小人无朋文言文翻译   导语:追求功名利禄,相互勾心斗角,见利忘义,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的注定是没有朋友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人无朋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小人无朋   …

    2023年1月7日
    252
  •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柳宗元传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①,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韦执谊,二人…

    2022年12月28日
    504
  • 姚鼐《述庵文钞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述庵文钞序 姚鼐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

    2023年1月1日
    2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