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后感

《文心》读后感

作文是生活本身,而非生活的点缀。

——叶圣陶,夏丐尊《文心》

花了约莫两周的时间,我读完了叶圣陶与夏丐尊合著的《文心》一书,颇有感触。

本书描述了上世纪30年代战乱背景下的中国学生对于国文写作的探索。借由一幅幅生活与教学场景,它在生动还原了当时浓厚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对于写作的精进之态度令人动容)的同时,又巧妙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见地,不失为一本具有写作启蒙意义的好书。

最初要看这本书,也是因为我时常需要写作的缘故,而又深知自己的文章必定瑕疵百出。人会生病,文章同样也会,人生了病要去寻医,而文章生了病,自然也少不得良方。

叶圣陶与夏丐尊先生总结出三条评判文章好坏的标准:

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辞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一般人平常所犯的毛病是前两种,至于思想内容,这是靠多读书体验的,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思想,无法可求速效,只好终身修养。

我认为,前两种错误皆是与文字的形式有关的,属于外在的,而第三种错误是与文字所包含的意蕴有关的,属于内在的。不论外在与内在,皆是相辅相成的。

文字形式的好坏总会影响思想的传达,因为思想存在于语汇、字句、修辞及篇章里。只注重思想而忽视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定是浮光掠影,恐怕与真正的原意相差甚远。

想到前不久,我与读研时的舍友通了一次电话,我们讨论了费孝通的著作《乡土中国》。我提到了书中所写的“差序格局”这么一个概念,可始终回忆不起书上关于这一概念的解释。于是我套用了自己的话,舍友似懂而非。我想,我的话与原话之间,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或许只留下原话的轮廓,传达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未必有什么用处。文字形式的重要性从这可见一斑。

文字形式重要,而思想这般内在的东西是同等重要的。我认为外在的东西尚有简法可医,而内在的东西要想治理,有时可谓是毫无头绪的。这好比平素邋遢的穷人,稍稍花点时间打扮一番,略看起来也可精神不少,可气质上的缺洞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填充的。在衣服上我们能轻易地做富人,而在思想上则难上登天。

我常常作文章,但最近觉得我的文章缺乏一点新意。思忖之后,我明白,我过于注重创作的频次而忽略了思想的习得。在作文时,我过分看重语汇和修辞,这让我的文章有时好似一摊堆砌的辞藻,其思想却稍许浅近,就如同穿着华丽服饰的平民。

《文心》一书中,枚叔给自己儿子乐华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短短“触发”二字,便是唯一法门。

当你读文学作品,读到某句话、某段话时,你发觉其与你生活有所交涉,得到一种印证,这是触发;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什么人时,你联想到某天读过的文字,并认为这些事这些人能够作为今后的某种理论依据,这是触发;当你透过诸多现象,偶然领悟某种道理时,这同样也是触发。

触发需要有新意,而不可一味地去照搬前人的东西。从古至今,人们习惯借物象抒情。看到残花,我们联想到悲戚,看到明月,我们联想到思念,看到落日,我们联想到暮年……这些意味自然不错,可倘若能在这些东西身上悟出新的意味来,那是再好不过的。

信中结尾处,枚叔又说道:

“我还希望你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读信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每天坐地铁通勤,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接触的人中,他们的活法林林总总,按理我总能找到一些触发的。比如,那天我在车厢内,身旁的男人不停地打响嗝,还时不时地吸痰,旁若无人似的,我就想起了梁实秋在《雅舍小品》里的一个譬喻:那人正卖力地疏通下水道。随后我忍俊不禁。我想,这类行为或许能在我的文章里充当讽刺一类的意味,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触发?

因此,我认为要想成为思想的富人,就得从身边百态的生活抓起,处处留意,刻刻留心。

假使你有了新的触发,请一定要立刻记录下来,让其有迹可考。我的脑海里偶尔会有一些苗头,那是还没成型的感悟,假如我不去细究它,它便会渐次隐没,而在它成型后,假如我不去记录它,它同样会被搁置在我的记忆安置所里,最后或许自动化为一滩烂泥,当作文章时,又恨肚里墨水太少。

有人说,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点缀,好比房屋里的壁画与水晶灯,而我认为写作与工作一样,皆应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论你写日记或小说,文字中都可蕴含你的思想,它能帮助你认清自我。

村上春树说过,只有当他动笔时,才能将心中那些七零八落的东西按照适合的逻辑一五一十地呈现出来。

又如《文心》一书说道:

写作便是生活的本身,所以没有什么意思,情感的时候,也可以提起笔来长篇大论,有了什么意思、情感的时候,又可以迁就格式,模仿老调,把原来的意思、情感化了装。

读完此书,受益匪浅,故作此文。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39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7:39

相关推荐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与心得体会5篇 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下雨天读书是最惬意的,上次买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格列佛游记》,书很新,还透着油墨香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格列佛…

    2023年2月21日
    282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读后感800字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读后感800字: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这本书是201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特特。作者写了54个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她把生活里的…

    2023年3月15日
    235
  • 《中华五千年》读后感1000字

    一本颇厚的《中华五千年》,道尽了我泱泱华夏辉煌的民族历史。也让我对祖国的了解“更上一层楼”。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有太多的前车之鉴了。那些甚至称得上血迹斑…

    2024年6月23日
    170
  • 童年的纸船

    这是一篇初中初二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太阳正火辣辣地怒视着大地。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这宁静的世界。雨点很大,夹杂着冰雹,打在玻璃上,噼里啪啦的…

    2023年2月9日
    296
  • 读《花花木兰》有感500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心灵深处的知音;书,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道绚烂的彩虹;书,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位导师,是书传授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 这几天我又读了《花花木兰之石头也疯狂…

    2024年4月16日
    162
  • 珍惜每一粒粮食作文600字

     我在牙牙学语时就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长大后懂了它的意思,进一步明白了谷物粮食的珍贵。   那你知道什么是谷物吗?谷物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及其他…

    2024年8月9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