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嗜学文言文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道理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马上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张溥嗜学文言文其中的道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利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本文又名:《温额外·温录斋》.

  译文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马上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满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阅读训练】

  1、 解释:(1)已: ;(2)焚:;(3)是:;(4)钞: ;(5)草: ;(6)毫:

  2、 翻译:(1)日沃汤数次:

  (2)俄顷立就:

  3、文中两处“名”字的词性和意思有何不同?①②

  参考答案

  1、 解释:(1)停止,完成;(2)焚烧;(3)这样;(4)通“抄”,抄写;(5)草稿;(6)毛笔

  2、 翻译:(1)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几次。 (2)一会儿马上完成。

  3、动词,命名、提名。名词,名声

  注释

  (01)嗜(shì ):爱好

  (02)钞:通“抄”,抄写

  (03)已:停止,完

  (04)一过:一遍

  (05)即:就

  (06)焚:烧

  (07)如是:像这样。是:这样

  (08)始:才

  (09)管:笔管

  (10) 皲(jūn):冻裂

  (11) 沃:泡浸

  (12)汤:热水

  (13)名:命名

  (14)斋:指书房

  (15)征索:索取

  (16)草:草稿

  (17)毫:毛笔

  (18)俄顷:一会儿

  (19)就:完成(靠近)

  (20) 以故:因为这个原因

  (21)名:名气

  (22)录:抄写

  道理

  文章表达了张溥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表达了张溥很有才华的精神。

  启示

  (1)我们要学习张溥,勤奋学习,认真刻苦。

  (2)只要像张溥这样以学习为乐,就能达到这种求学的境界。

  (3)努力,兴趣加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1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6
下一篇 2022年12月3日 10:06

相关推荐

  •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

    2022年12月29日
    252
  • 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   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

    2022年11月19日
    244
  •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

    2023年1月11日
    264
  • 《吴中田妇叹》

    苏 轼 今年粳稻熟苦迟, 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 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 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陇上宿, 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①载入市, 价贱乞与…

    2023年5月15日
    265
  • 琢冰文言文翻译原文

    琢冰文言文翻译原文   琢冰的作者是清代唐甄,那么琢冰的翻译是怎样子的呢?下面请看琢冰文言文翻译原文!   琢冰文言文翻译原文  原文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

    2023年1月5日
    288
  •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馥败,以兵归袁绍。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 太祖与袁相拒于官渡,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

    2023年1月3日
    2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