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论语》子罕篇经典名句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论语》子罕篇经典名句摘抄及读后感1000字: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

孔子没有这四种弊病:不仁义推测,不武断,不固执,没有私心。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个人感悟: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力求断绝“意、必、固、我”四种毛病,必定是每个人在待人接物中所期望达到的。例如,课堂上看到有学生心不在焉、打瞌睡或是某此检测较之前一落千丈。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当面妄加猜测或指责,更应该做的是课后和学生进行心对心的谈话或家访,真正深入了解学生问题行为产生背后的真正原因,如与同学的矛盾或是家庭问题。但需要说的是在科学研究中,提倡合理的推测和决断。当然更需要有坐得了冷板凳的“执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能不忘初心,对事业从一而终。

孔子是如何尽可能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钱穆译《论语》中这样说:“有鄙夫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遇事能跳得出,不先急于追求细节,有大局观。先见森林,再见树木!之后是步步叩问,抽丝剥茧,层层分析。“两端”可以是事物好坏的两端,亦可指事物发展的始末。在备课或课题研究中,常容易按既定的思维逻辑去考虑问题,但偶尔会进入死胡同,这就需要跳出问题,清空大脑,从更高一个层面或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了。

不仅是个人,一个团队的思维导向也偶有局限。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群体心理学巨著《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中确立以下几个观点:在群集情况下个体会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从而让集群里的精神代替个人的精神。群集时还会产生思想感染,使个体和群众的无意识思想相互渗透,产生集体心理。在集群时,任何一种个人弱小的思想和信念都可能被强化,个体会非常容易不加思考的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和想法,使人与平时独处的状态大相径庭。因此,“叩其两端而竭焉”不仅适用于个人,也有助于群体在思考问题时刻警惕进入“乌合之众”的状态。作者:赵良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20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8日 23:50
下一篇 2023年4月18日 23:50

相关推荐

  • 小兵张嘎读后感400字四年级

    【第1篇】 星期天,我和一起阅读了《小兵张嘎》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张嘎与相依为命,但在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张嘎的被鬼子杀害了。 嘎了一心要替奶奶报仇想加入八路军的队伍里,…

    2024年7月22日
    110
  • 缺陷美作文800字

    【第1篇】 天空划过长长的期待,原来最后事过境迁总可拥有缺陷美。 完美是相对的,缺陷是绝对的。走过的青葱岁月,我渺小的天空日益扩大,“白壁”与“微瑕”往往结伴而行,乌云和灰尘也常常…

    2024年8月8日
    102
  • 读《罗布泊的孩子》有感600字

    永不凋谢的马――读《罗布泊的孩子》有感 夜已微凉,合上手中的这本书。再仔细端详着书的封面,那如沙漠般的金黄色深深的刺入我的眼球,把我的思绪带向了罗布泊深处,带向了那片飘舞着漫天黄沙…

    2024年7月13日
    118
  • 《丰饶的苦难》读后感1500字

    《丰饶的苦难》读后感1500字: 提到拉丁美洲,你会想到什么?丰乳肥臀的美少女?劲歌热舞?马拉多纳?以及印第安人? 是的,这就是多年来媒体灌输给我们的印象,纯粹西方视角的、被消费主…

    2023年4月6日
    221
  •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600字

    1、得人心者得天下-《明朝那些事》读后感600字 作者:李沐妍 最近,綦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套书《明朝那些事》。书中,作者运用了幽默的语言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 书中…

    2023年3月3日
    275
  • 春殇

    这是一篇高中高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这个春天,让我觉得有点冷。 六点半赶到学校做操时,抬头看到还在云里穿行着的月亮,弯弯的,像一把冷光四射的尖刀,仿…

    2023年2月5日
    2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