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五项修炼》优秀读后感系列
“《第五项修炼》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在其老师富瑞斯特创立的系统动力学和混沌理论基础上总结、提升出来的,是一部阐述管理学的新思维方式的著作。”
第一篇
《第五项修炼》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在其老师富瑞斯特创立的系统动力学和混沌理论基础上总结、提升出来的,是一部阐述管理学的新思维方式的著作。《第五项修炼》描述了公司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在学习型组织中,新型的、扩展性的思考模式得到培育,集体的热望得到释放,大家不断在学习如何开创自己真心向往的成就。
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即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项修炼是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而“系统思考”既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第五项修炼,也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拆解问题、如何拆分世界。这样做显然会使复杂的任务和课题变得更容易些,但是我们却在无形中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我们丧失了对更大的整体的内在领悟能力,再也看不清我们采取的行动所带来的各种后果。而当我们试图“考虑大局”的时候,我们总要在脑子里重新组装那些拆分出来的部件,给它们编组列单。
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便干脆完全放弃了对整体的关注。于是,当我们想一窥全貌时,便努力重整心中的片段,试图拼凑所有的碎片,这只是白费力气。因为少了系统思考,就无法探究问题之间的连属关系,问题便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思考修炼。
作者认为系统思考也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与“自我超越”四项修炼来发挥其潜力。书中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杠杆解”。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并不断地提醒我们,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加总的效力。
书中以啤酒游戏为例,啤酒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原本的销售、批发和制造过程基本维持了一种平衡状态,但当零售量小幅上升时,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该怎么办?成千上万的各式各样背景的学员、经理人都参与过这个游戏,但得到的结果却悲惨得几乎一样:均从库存不足转化到库存过剩并造成了积压。
书中说到,“危机一再重演”。在生产配销系统的真实状况,往往比啤酒游戏的情形还要糟糕。真实世界的零售商会同时向三、四家批发商订货,等到有一家交货了,就取消还没交货的其他订货。真实世界的制造商常常会碰到在游戏里也出现的产能限制问题,使整个配销系统的恐慌更加恶化。或者制造商可能提高产能,因为他们相信目前的需求水准将继续下去,然而如此一来,一旦需求滑落,又会发现自己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像啤酒游戏这样的生产配销系统的波动现象,揭示了系统思考的第一项原理:结构影响行为。
啤酒游戏给我们的启示是:一、结构影响行为。不同的人处于相同的结构之中,倾向于产生性质类似的结果。当问题发生或绩效无法如愿达成的时候,通常我们会怪罪于某些人或某些事情。然而我们的问题或危机,却常常是由我们所处系统中的结构所造成,而不是由于外部的力量或个人的错误。二、人类系统中的结构是微妙而错综复杂的。我们倾向于只把结构想作外在的限制,但在人类系统中,结构还包括大家作决定时所根据的许多运作原则,我们依据这些原则诠释认知、目标、规范,并将之化为行动。三、有效的创意经常出自新的思考方式。在人类系统中,常隐藏着更有效的创意解,但是我们却不曾发觉,因为只专注于自己的决定,而忽略了自己的决定对他人有怎样的影响。在啤酒游戏之中,三个角色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都有消除大幅震荡的巧妙做法。但是他们无法做到,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开始制造出震荡的。
总的来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的确是一本好书,它教我们重建思维方式,因为人心是一面镜子,照见的始终是自己!我们必须改变!改变原来依靠经验习惯看世界、看别人的方法,改为向内看、看自己、看内心,空杯纳新、超越自我,共同建立学习型团队,创建镜子团队,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二篇
《第五项修炼》,被誉为“伟大的五部工商管理巨著之一”,对我们到底有哪些启发意义,自我修炼,到底该如何开启?
第一项修炼:系统思维。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人是否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取决于是否具有系统性的思维能力。系统思维,是本书的核心和精华,书中开头引入了一个的啤酒游戏,游戏非常引人深思,简要来说,啤酒游戏给我们的启示如下。现状:在组织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就自己的职位和角色来看待组织全景,都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大象,殊不知,自己仅仅是摸到了一条象腿;基于所看到的象腿来做决策,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如何改善:跳出“反应式管理”,透过表象的现象和事实,深入理解事件背后的“行为模式”,看到深层的趋势和底层逻辑;进而再深入理解逻辑背后的原因和动力,即“系统结构”。
第二项修炼:自我超越。
要实现自我超越,第一,需要理清志向目标,即个人对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的领悟。如果能找到内心真正的渴望,触碰到内心的召唤,活在每天被梦想叫醒的状态,那就已然走上了自我超越之旅。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作品一样,对待我们的生活。第二,对真相的承诺。美好的愿景和无能为力的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结构性的冲突。因此,需要对真相的承诺——看到真实情况的自己,并心甘情愿地根除那些限制和欺骗的自己习惯。只有发自内心的觉察及自我改变的动力,可以带来真正的改变和进步。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尽早地弄清楚,哪些是我们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并为之而努力实践。这就是自我超越的开始。我们处在一个极度物质化的时代,“自我超越”似乎少有人谈及。然而,现代人的空心病,只有“意义感”“自我超越”才是治愈的良药!
第三项修炼: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决定着你未来的人生格局!心智模式的修炼,从审视自己开始,把我们内心的、关于世界的图像展示出来并接受审查和检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开放自己的思想,接受他人的影响。如何修炼心智模式,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保持“开放性”。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开放性,在于他是否愿意发现并接纳自己观点中的毛病,愿意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开放性修炼,需要摒弃“习惯性防卫”及不同立场之间无休的辩论,学习倾听和探寻别人的观点,鼓励大家把想法和意见说出来,哪怕不能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在于行动中的自我反思。通过比照我们说的与我们做的两者之间的差距,来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地思考和观察,而不是轻易下一般性的判断。
第四项修炼: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回答的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它是人们内心的愿力。要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就应该激励组织成员开发个人愿景,激发真正的信念、行动意愿和投入参与。没有人能够赠与别人“他的愿景”,也不能强迫别人开发愿景。有愿景的领导者,应该在分享自身愿景的同时,鼓励大家分享各自的愿景。优秀的组织,往往都用共同的身份和命运归属感,把人们成功地凝聚在一起。建立共同愿景,第一步是放弃传统观念(即认为愿景总是由高层宣示,自上而下规划出来的)。第二是聆听和沟通,去倾听组织的声音;当员工不认同愿景时,不妨公开你对顺从的要求,消除虚伪,“我知道你们可能不全部同意新方案,但这是管理层目前承诺投入的方向,我需要你们的支持”。
第五项修炼: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的目的,在于实现协同校正的智慧潜力,让团队智商超过个人智商。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坦诚地看到并披露自己,倾听他人,去溶解人与人之间“习惯性的自我防卫”,真正的实现团队学习。
最后,关于学习。
对个人来说,真正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学历高低,读书多少,参加过多少培训;更在于由内而外的自我修炼,在于心智的成熟与通透。即,建立系统性思维模式,唤醒自己深层的愿景和意义感,在开放性的交流和持续的自我反思中修炼自己。对于组织也是同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在于购买了多少图书,开展了多少培训,或者创办了所谓的企业大学。而在于是否具有生成性的学习机制。即,修炼组织的系统思维,追求组织的自我超越,修炼组织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愿景,并通过团队学习持续校验、修炼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