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及解析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揕:刺

  B.尽失其度 度:制度

  C.皆陈殿下 ?陈:排列

  D.被八创 被:受

  【答案】B

  1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D.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

  【答案】C

  试题分析: 谢:谢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引而起 ③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A.两个“引”字相同,两个“提”字不同

  B.两个“引”字相同,两个“提”字也相同

  C.两个“引”字不同,两个“提”字相同

  D.两个“引”字不同,两个“提”字也不同

  【答案】C

  试题分析: 引:站起来/拿;提:投、掷。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故荆轲逐秦王 ②而乃以手共搏之

  ③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④遂拔以击荆轲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C

  试题分析: ①介词,因;②介词,用;③④介词,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A.秦王刚绕过柱子逃走,士兵们惊慌急追,不知道怎么办。

  B.秦王正绕着柱子跑,士兵们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

  C.秦王刚绕过柱子逃走,仓促之间,惊慌急追,不知道怎么办。

  D.秦王正绕着柱子跑,仓促之间,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

  【答案】D

  试题分析: 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还:绕着。走:跑。卒:仓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下列对“易水诀别”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C.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答案】B

  试题分析: 应为悲壮的气氛。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荆轲形象。(6分)

  【答案】荆轲善于言辞,有勇有谋。从文中的对答以及贿赂蒙嘉等行为可以看出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20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4日 11:45
下一篇 2022年12月4日 11:45

相关推荐

  • 高考语文文言文运用方法与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运用方法与技巧总结   一:多音字识记技巧   1.多音字要做到据义定音。多音字的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因此要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它的读音,依照“据…

    2023年1月10日
    247
  •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分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分析   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

    2022年12月4日
    263
  • 桑悦文言文翻译

    桑悦文言文翻译   桑悦,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从小记忆过人,在吴中一带很有名气,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桑悦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   桑悦文言文   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

    2023年1月5日
    256
  •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及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

    2023年1月6日
    214
  • 白居易《琴》原文、注释和鉴赏

    白居易《琴》 置琴曲机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   【赏析心得】 将琴置于机架上,静静地坐在它面前,只要你思潮澎湃、饱含情感,心底自然会弹起悦耳迷人的曲…

    2023年5月7日
    287
  • 姜夔《念奴娇·予客武陵》

    姜夔 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

    2023年5月9日
    2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