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之劝学文言文拓展试题

初中语文阅读之劝学文言文拓展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一)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刘向《说苑》)

  (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

  (三)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刘向《列女传》)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孰与昧行乎(暗,昏暗)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坟墓)

  C.男则堕于修德(通“惰” ,懈怠) D.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 (从师学习)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日出之阳 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B.夫君子学以立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异于织绩而食 水为之而寒于水

  D.何以异于织绩而食 吾尝终日而思矣

  13、下列各句分为四组,都与“劝学”有关的一项是( )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⑤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 ⑥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14、下列对上述三段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通过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阐述师旷对学习的见解,告诫人们学无止境,这正应和《劝学》中所说的’“学不可以已”。

  B.第(二)段文字,诸葛亮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的事一个“静”字:修身需要静,学习需要静,获得成就取决于静。

  C.第(三)段文字,孟母教诲孟子的主要道理是学习要取得成就,必须要由恒心,坚持不懈。

  D.在表达方式上,第(一)段运用比喻说理,第(二)段运用对比说理,第(三)段运用的也是比喻说理的论证手法。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28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2:44
下一篇 2022年12月6日 12:44

相关推荐

  • 《张孝基仁爱》文言文翻译

    《张孝基仁爱》文言文翻译   导语:《张孝基仁爱》出自《厚德录》。《厚德录》是宋朝李元纲所辑录的一本讲述君子品德的著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孝基仁爱》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1月7日
    219
  • 高中常见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高中常见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

    2022年11月28日
    268
  • 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封大夫方君传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

    2022年12月29日
    276
  • 智伯索地文言文翻译

    智伯索地文言文翻译   一个人贪得无厌最终必将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下面一起看看智伯索地文言文翻译吧~   智伯索地   智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桓子曰…

    2023年1月8日
    316
  • 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笔者曾经发表一篇文章“国家富强不是靠文言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也有几个人表示担忧,会影响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一位友人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提出:反正古文的…

    2022年11月22日
    320
  • “李固言,赵郡人。祖并,父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李固言,赵郡人。祖并,父现。固言,元和七年登进士甲科。太和初,累官至礼部郎中、知台杂。四年,李宗闵作相,用为给事中。五年,宋申锡为王守澄诬陷,固言与同列伏阁论之。将作监王堪修奉太庙…

    2022年12月28日
    2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