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试题】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项为之强         强: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___________
    (3)捉虾蟆,鞭数十      鞭: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通“僵”,僵硬   被   鞭打
  2、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
  3、本文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
  4、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二: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  徐喷以烟     (3)鞭数十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        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
      C.以丛草为林(把)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参考答案:
17.(1)观察   (2)慢慢地   (3)打(鞭打)
18.A 
19.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意思符合即可)
20富有情趣(可爱),充满想像力。

                       
【作者简介】
    沈复(1763年—1826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童趣》等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

【译文】
    我回忆幼稚的童年时,能张开眼睛看太阳,观察最细微的事情,看见藐小的事物,必观察它的特点,所以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成群,嗡声如雷鸣,我把它比作在空中的仙鹤飞舞,心里这么一想,果然出现成千成百的白鹤;抬头看着,脖子也为这种景象而僵硬,把蚊子留在蚊帐中,慢慢用烟喷它,使蚊子冲着烟雾而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图,果然仙鹤在云端鸣叫,眼前的景象使我感到,安适满足。
    我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花坛小草丛,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体与花坛并齐;凝神细看,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野兽,把土堆凸起的地方当作山丘,凹下去的地方当作山谷,在其中遨游,安适愉快而满足.。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间打架,便观看,兴趣正浓,忽然有庞然大物,气势汹汹而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把两只虫子都吞了进去.我年纪还小,刚刚出神,不禁大吃一惊,定神,捉住癞蛤蟆,用鞭子抽打数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

【简评】
     童趣, 即儿童的情趣。 本文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卷六。标题为编者所加。
      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为此,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于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蚊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而驱之。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
    本文通过大胆的想像,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

文章中心

主旨句:故时有物外之趣。
主题:作者追忆了童年生活中细致观察景物的奇趣,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要想拥有童趣,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热爱生活,拥有想象力和爱心。
三个画面:1、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 3、观虫斗,驱蛤蟆。
文章特点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童趣, 即儿童的情趣。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卷六第二章。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围绕的是“物外之趣”。
其主要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儿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深厚,人变成熟、稳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计了,童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儿童最可宝贵的财富。
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又奇特的东西,《童趣》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并要善于想象,善于思考,让童年的乐趣,重返其中。同时,要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

文章分析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主要体现在:
一、忆写童趣,一线串珠。
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为此,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其中“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为下文作张本。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于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蚁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数十而驱之。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本文还包括三美:人性美、构思美、语言美….
二、观察细微,凸显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琐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难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请看一些典型例子:“冲烟飞鸣”中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定神细视”中的“定”,“观之,兴正浓”中的“浓”凸显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状和心态;“夏蚊成雷”,众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却“私拟作群鹤舞空”,观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联翩;“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足见其观察时间多长,兴致多浓;虾蟆“拔山倒树而来”,初读似乎感到有违事理,细品则深感用语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写,且符合儿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视的错觉,生动而真实。
三、想象丰富,童心可爱。
歌德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表明儿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从而产生丰富奇异的想象。本文正是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与闷雷之间的声似,以鹤喻蚊,找准了二者体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进而创造性地“作青云白鹤观”;我蹲在草间,观二虫争斗,兴致正浓时,竟把癞蛤蟆的“偷袭”,说成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由实生虚,“虚”得鲜活生动神奇;把丛草当作森林,虫蚁视为野兽,土砾比作丘谷,同样是“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的产物,而这些联想和想象,又是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作为出发点的,因而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7]
四、拥有物外之趣条件
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②、富于想象和联想
③、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
五、第一人称
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感,让人感觉亲切、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读者读起来更加有兴趣。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97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相关推荐

  • 《隋书·于仲文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于仲文,字次武。仲文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仲文于是令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

    2023年1月4日
    494
  • 《宋史•郑侠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

    2023年1月4日
    173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

    2023年1月10日
    160
  • 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

    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   啸亭杂录文言文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的更多详细内容吧!   啸亭杂录文言文翻译  原文:   年羹尧①镇西安…

    2023年1月7日
    220
  • “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这两句是说,楼台掩映在青翠的山色里,显得格外醒目;岸边的杨柳,枝条低垂入水,风吹浪涌,杨柳随风摆动,绰约多姿。前句远望,后句近看…

    2023年3月23日
    149
  • 韩淲《柳梢青》阅读答案

    柳梢青 〔宋〕韩淲 云淡秋空,一江流水,烟雨濛濛。岸转溪回,野平山远,几点征鸿。 行人独倚孤篷,算此景、如图画中。莫问功名,且寻诗酒,一棹西风。 1.结合全词分析此词中词人的形象。…

    2023年4月9日
    1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