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以不贪为宝》原文翻译及道理分析

子罕以不贪为宝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翻译:

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雕琢玉器的人鉴定过,他认为这玉是一块宝玉,所以我才敢进献它。” 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将玉给予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心中的宝,还不如我们都拥有各自的宝物。”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手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再让他返回家乡。

注释:

  1、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又名乐喜;     2、示:给……看;     3、以为:认为     4、或:有人;     5、诸:之,代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于,介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在本文意思是,把玉献给谁;     6、弗:不;     7、尔:你;     8、故:所以;     9、若:假如;     10、与:给;     11、人有其宝: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12、以……为:把……看作;     13、以为:认为;     14、皆:都;     15、丧:失去;     16、献:进献,进贡;     17、玉人:从事玉石加工、雕琢的匠人;     18、怀:藏;     19. 稽首而告:献玉人跪拜着所述。 稽首,跪拜;     20. 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21. 置诸其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住的地区;     22. 为之攻之:替献玉人雕琢好那块玉。

道理启示: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光明得多了。     道理: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97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7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7

相关推荐

  • 中考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7~10题。(18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

    2023年1月11日
    251
  • 翠楼吟 文廷式

             岁暮江湖,百忧如捣,感时抚己,写之以声    &nb…

    2023年5月6日
    274
  • 文言文阅读:马伶传

    文言文阅读:马伶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

    2022年12月3日
    261
  • 徐祯卿《偶见》阅读答案及赏析

    偶见 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①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①玉鞭:马鞭 1.诗中“留不住”指留不住什么?全诗表现了诗人…

    2023年4月9日
    276
  • 晁补之《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阅读答案

    满庭芳(赴信日舟中别次膺十二钗) 晁补之 鸥起苹中,鱼惊荷底,画船天上来时。翠湾红渚,宛似武陵迷。更晚青山更好,孤云带、远雨丝垂。清歌里,金尊未掩,谁使动分携。 竹林、高晋阮,阿咸…

    2023年4月11日
    239
  •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

    2022年12月17日
    2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