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墨池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 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一、这文段选自朝曾巩的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之一。

  二、解释加点的字:

  1、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

   2、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

  3、羲之之书晚乃善(   )

   4、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

  5、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

   6、然后未有能及者(   )

  7、以勉其学者邪(   )

   8、岂其学不如彼邪(   )

  三、翻译:

  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1、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什么?
  3、文中划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的语句。
 4、"墨池"两个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王羲之是晋代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为,评他的笔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二、1、当……的时候

  2、原来
  3、书法
  4、而
  5、因为
  6、超过
  7、那些
  8、莫非
  三、
  1、怎么会在尽情的漫游之时,又曾想在这些地方停下来休息呢?
  2、大概也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才使自己达到了这个地步,不是天生就有这个本事的。
  3、那么,学习书法的技能原本不能偷懒,更何况想要加深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行呢?

  四、
  1、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以勉学劝善,强调刻苦学习的重要。3、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4、被后人当作王羲之勤学苦练的明证。
  5、书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7.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隐然而高:                                              虽一能不以废:                       
8.与“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B.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9.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分)
     10.“教授王君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间的目的是什么?(3分)                                                                                                   
11.你从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迹,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写在下面。
  
答案:
7.缓缓高起的样子;一技之长(2分) 8.B  (3分)
9.靠勤学苦练得来的。(3分)
10.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艺,用王羲之勤学苦练的事迹勉励自己的学生。(3分)
11.略  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才能都离不开勤学苦练,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4分)

翻译: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缓缓高起的高地,靠近溪水,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口低而深的长方形的池子,叫做王羲之墨池。这是荀伯子的《临川记》所说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确实这样吗?当王羲之不肯勉强自己做官的时候,他曾游遍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在山水之间使自己心情愉快。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那么学习下的功夫本来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害怕关于墨池的事迹不显著,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有德才的人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00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41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41

相关推荐

  • “薛端,字仁直,本名沙陀”阅读答案及翻译

    薛端,字仁直,本名沙陀。有志操,遭父忧,居丧合礼。与弟裕励精笃学,不交人事。年十七,司空高乾邕辟为参军。赐爵平阴男。 魏孝武西迁,周文①令大都督薛崇礼据龙门,引端同行。崇礼寻失守,…

    2023年1月3日
    304
  •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擢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

    2022年12月29日
    328
  • 文言文《荆轲刺秦王》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荆轲刺秦王》译文及注释   《荆轲刺秦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荆轲刺秦王》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秦国的将…

    2023年1月6日
    244
  • 《上梅直讲书》翻译及赏析

    《上梅直讲书》翻译及赏析   苏轼的《上梅直讲书》是书信体的应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上梅直讲书》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上梅直讲书》   作者: 苏轼   轼每读《诗…

    2023年1月5日
    282
  • “有风催解缆,无月伴登楼。”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有风催解缆,无月伴登楼。”这两句是说,雨夜酒楼之上无月可赏,只得匆忙为你饯行;江上风起,催着解缆开船。虽无一字伤别,但从“催”字中…

    2023年3月29日
    262
  • 元好问《点绛唇·长安中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点绛唇·长安中作 元好问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注]①元好问,金代词人。金元光时曾…

    2023年4月10日
    2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