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人,他有许多著名的文章,他笔下的人物也刻画的栩栩如生。其中的一篇文章,《茶馆》,就给我呈现出一片奇妙的景象。
王利发是茶馆的掌柜,他精明能干,又有些自私,但心眼不坏。在这个小茶馆里,温馨又简单,有时会有打群架的。茶馆里的人向来不会理会这些事。但是,茶馆里带着少许小心谨慎,或许是茶馆主人怕招来杀身之祸,又或许是茶馆里有规定,到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从这里又可以看出清朝的管辖。这个茶馆的人不仅在喝茶,有的人拍板低唱,有的人正入神的欣赏瓦罐里的蟋蟀,有的人低声谈话,他们都默契地发出微妙的声音,使茶馆保持平静。
其中也有让人心寒的章节:康顺子是康六的女儿,康六为了一家子的生计,把年仅十五岁的康顺子卖给庞太监为妻。还有一个乡妇,穷到出卖小女儿。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多希望父母把他们留在身边,可终究比不了一家人的生存。
时间又到了民国,民国仅存在三十八年,可它却是一个风华绝代且充满战争的时代。所有事物都在改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们有个事做都得念佛,他们都得忍着点。难民到处央求可怜,巡警又在征粮,百姓受尽压榨。小茶馆也因此没有开张,掌柜王利发面对大兵们的欺压只能忍气吞声,卑微到极致。
而抗日战争胜利后,茶馆可不像以前一样体面了。王利发的儿子王大栓接管了茶馆,并且和妻子有一个女儿王小花,他们的生活贫苦又简单。孩子们也可以去上学,说话文明又有礼貌。就怕啊,大兵野蛮冲进茶馆,为难百姓,但人们也从来不敢恼火,还一个劲的像他们道喜。王利发这时已经人老珠黄,不如从前体面,没有钱,身上只剩下一件破棉袄。自从八国联军,日本兵占据北京,人民有苦也诉不出,可谓是苦不堪言。这时,一道曙光照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共产党为人民做主,深得人心,一阵一阵的杀退日本兵。人民盼,盼,终于盼到了胜利,盼到了希望。国民党也随后进入北京,横行霸道一点也不让日本兵。在街上做生意包括王掌柜,他们的委屈很多,又苦也说不出。那个热闹又生意兴隆的茶馆如今也变得又破又烂,可能是因为时代在改变吧。
随着时代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性也在改变。《茶馆》中,在民国时期,王淑芬看到李三的辫子碍事,自己的又是梳时行的圆鬓,便说:“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也该剪了吧?”可李三却说:“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可见,当时的统治对人们心中存下阴影。慢慢的,人民变得自由,小孩子都可以去上学,和平又美好。
读完了《茶馆》,默默地回忆其中的情节,想象着其中的画面。我会同情康顺子在大好年华被父母卖给一个太监,到最后还要抚养领养的儿子。也会惋惜,小茶馆面对改朝换代,也逐渐落魄,不尽人意。老舍用一本书,带过了几十年,而这几十年对中华民族和人民来说,是艰苦的,是屈辱的,更是难忘的。这本书的背后,不仅是小茶馆日益落魄,也是对书中一些封建行为做出讽刺吧。
合上书,我不由得看向书的封面,入目的是几个人在茶馆里谈话,墙上还有莫谈国事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