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有男女以私情不遂赴水者。后三日,二尸相携出水滨。是岁陂荷俱并蒂
为多情、和天也老,不应情遽如许。请君试听双蕖怨,方见此情真处。谁点注,香潋滟、银塘对抹胭脂露。藉丝几缕。绊玉骨春心,金沙晓泪,漠漠瑞红吐。 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古今朝暮云雨。六郎夫妇三生梦,幽恨从来艰阻。须念取,共鸳鸯翡翠,照影长相聚。秋风不住。怅寂寞芳魂,轻烟北渚,凉月又南浦。
一对青年男女因恋情受挫而投水,陂塘遂遍开并蒂莲,这桩发生在金泰和(1201—1208)中河北大名的奇事,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过很大反响。先是有元好问以《摸鱼儿》(即《迈陂塘》)词咏其事叹其情,接着作者又用同调和之,使词坛因此多了两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与元好问的原作相比,李治此词毫不逊色。
与以往同类作品如汉代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以叙事为主不同,这首词和元好问的原作都由“是岁陂荷俱并蒂”的奇闻入手,并由此揭出其为精诚所感的原因,从而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这方面,李治甚至比元好问走得更远。他在词的一开始,便单刀直入地突出一个“情”字:首先是“多情”,谓使天也能与之共老,其深广久长足以感天动地;然后是“情遽如许”,为抗拒命运坚定决绝,不容半点犹豫迟疑。虽然“不应”两字透出责怪和怜惜,但贯穿三句始终的却是由衷的赞叹。所以下面两句略作停顿,在结构中宛如小说的“谓予不信,请听慢慢道来”。其中的“双蕖怨”既切“荷俱并蒂”实景,又巧用调名(《迈陂塘》又称《双蕖怨》),语意双关,妙在善于映带。如按文理,以下一般当述男女赴水事由经过,可作者仍避实就虚,以果寓因,从银塘双荷的形貌落笔,写出其藉丝相连、红香滴泪、春心共守的动人情景。“金沙”是指金沙罗,一种开花似酴釄、红艳夺目的树木,这里借喻荷花。这一段文字为并蒂荷图貌留影,意象艳美凄绝,不禁让人由物及人、因景思情,顿生无限感慨。而前文所言“此情真处”,也通过物化的奇异缠绵,得到了不言而喻的生动体现。
换头以“连理树,一样骊山怀古”承接,遂将时事传闻与古代故实联通,而同样紧扣生死不渝的男女情爱。连理树和并蒂莲在古往今来的诗词作品中一直是夫妇恩爱、长相厮守的象征,因此引来贴切,顺理成章。同时,连理树此前早已有着许多美丽的相关传说,它能使人联想起战国韩凭夫妇、汉代焦仲卿与刘兰芝、唐代李隆基和杨玉环等轶事。虽然词中仅用“骊山”点出李杨情事,但实际所含“怀古”的内容却要比字面所及广泛丰富得多。正是借了这一番转切开拓,词意就由所写大名男女之情扩展放大到了古往今来人间无数相恋男女的共同之情,从而大大加深了抒情的意义和力度。然而世事十之八九不如人意,这种深藏于男女相恋双方内心的真情尽管铭心刻骨,却很少能有完美的结局。“朝暮云雨”是用宋玉《高唐赋》记楚怀王昼寝梦巫山神女典,“六郎夫妇”是用唐代武则天宠臣张昌宗(排行第六,人称六郎)夫妇不能经常相守典,都在为“幽恨从来艰阻”提供例子,并以此应合词序所言“私情不遂”的难以避免。最后作为对殉情男女亡灵的安慰,作者设想并蒂莲还能与出双入对的鸳鸯和翠鸟长守共伴,取得一点生前无法实现的精神寄托。但秋风不断,使寂寞的芳魂在凄迷清凉的烟月中充满了离别的愁苦和幽怨,无法排遣又没有穷尽。词作在一片凄惋高华的境界中收结,给人留下了人生长恨、千古同悲的深深叹息。
此词之所以深受后人称道,以为“堪与《雁丘》(指元好问《摸鱼儿》词)作并传”(张宗《词林纪事》引《乐府纪闻》),首先得力于大名民间所传之事的奇特,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词人表现技巧的完美。全词用抒情取代记事,写景生动艳丽,怀古融贯古今,行文收放自如,用辞华美清新,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而赞美人间真情,又是其叶茂、花美、果丰的根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