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都倦了,我召唤安息的死亡,——
譬如, 见到天才注定了做乞丐,
空虚的草包穿戴得富丽堂皇,
纯洁的盟誓受到了恶意的破坏,
高贵的荣誉被可耻地放错了地位,
强横的暴徒糟蹋了贞洁的姑娘,
邪恶, 不法地侮辱了正义的完美,
拐腿的权势损伤了民间的健壮,
文化, 被当局统制得哑口无言,
愚蠢 (俨如博士) 控制着聪明,
单纯的真理被唤作头脑简单,
被俘的良善伺候着罪恶将军;
对这些都倦了, 我要离开这人间,
只是, 我死了, 要使我爱人孤单。
(屠 岸 译)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大多是吟诵友谊或爱情的。 在这些诗篇里,他总是满怀激情地抒发自己对真、善、 美的追求, 表达自己所主张的这三者结合的生活理想。 然而, 他的理想又是以现实为其对立面的。因此, 诗人也没有忘记用诗歌去鞭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 丑、 恶。
在莎士比亚所处的那个时代,封建社会逐渐解体, 资本主义正在兴起。 当时的英国经历着伟大的历史变革, 恩格斯就曾把这一变革称作 “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自然辩证法·导言》)。但是, 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复杂,资本主义的残酷性开始暴露出来,农村在加紧进行圈地运动, 丧失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 城市平民的处境不断恶化, 政治上的腐败现象和沉重的剥削压迫引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 莎士比亚十分憎恨社会上尔虞我诈、 弱肉强食等丑恶现象, 对此, 这首著名的十四行诗直接而集中地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这首诗展示在我们面前的, 是一个被颠倒了的世界: 黑白混淆,是非不分, 好人受害, 坏人当道,到处都是不公平、 不合理的现象,正义受到摧残,人的尊严被蹂躏,真、善、美遭到践踏。这一切使诗人心头充满了愤懑,甚至因此而厌倦了生命,打算就此离开人世。但是,诗人又放心不下他那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爱人,内心矛盾重重,左右为难。全诗情调激越而深沉,几乎句句都运用了强烈的对比,诗人的褒贬、爱憎表露得极为鲜明。这首诗和哈姆雷特的“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那段著名独白一样,充分表现了诗人思想的进步与深刻。诗中所列举的种种丑恶,不仅在当时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且在一切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中,都具有相当的普通性。因此,这首极富社会现实意义的十四行诗,后来也能不断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用十四行诗的形式来直接、公开地抨击和谴责社会的阴暗面,这在当时以及日后都是十分罕见的。这构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个显著特色。对于这首诗,历来褒贬不一,颇有争议。但是,多数评论家都持赞赏态度,有不少人还给予高度评价。有的称这首诗是“一首不可超越的诗”;有的又称它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颗明珠”,认为“诗中没有一个字在今天不具有丰富的含义;整首诗是如此地具有普遍意义,如此地不受时间的局限”。
(许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