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

初中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

  初中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归纳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用法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

  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一般都能理解,不需再译,否则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替换词语

  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丽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列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此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另外,有的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敲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

  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膈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

  三、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7

  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四、引引申词义

  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思,这些意思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奇迹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例如: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审义。

  五、增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诃。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一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

  (或“猜测”r惧怕”“埋伏”。

  2.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3.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应忠实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4.有些句子,不好确定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甸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顺口,表意也.通顺明白。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做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六、删删去不译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停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著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横幅,念珠各一件。

  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

  “留、换、调、引、增、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3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1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19

相关推荐

  • 高一语文文言文《劝学》翻译

    高一语文文言文《劝学》翻译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

    2023年1月4日
    277
  • 丁羲叟《渔家傲》阅读答案

    渔家傲 [宋]丁羲叟 十里寒塘初过雨,采莲舟上谁家女?秋水接云迷远树。天光暮,船头忘了回来路。 却系兰舟深处住,歌声惊散鸳鸯侣。波上清风花上雾。无计去,月明肠断双栖去。 1.词中的…

    2023年4月10日
    302
  • 古诗行宫翻译及赏析

    古诗行宫翻译及赏析   《行宫》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以特别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盛衰之感。以小见大,巧妙含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

    2023年4月12日
    215
  • 春天的唯美诗词欣赏

    春天的唯美诗词欣赏   伴着和谐的春风,万物恢复了以往的.生机。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春天的唯美诗词,快来看看吧!   蝶恋花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2023年4月20日
    246
  • 初中课内文言文背诵技巧

    初中课内文言文背诵技巧   初中,大部分的古文诗词都要背诵,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得知要阅读并背诵全文的时候还是觉得头疼。而且尤其是对于文言文,死记硬背是完全不可取的。以下是初中课内…

    2022年12月4日
    257
  • 思佳客 周之琦

            帕上新题间旧题,苦无佳句比红儿。生怜桃萼初开日,那信杨花有定时?  人悄悄,昼迟迟,…

    2023年5月6日
    2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