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生当似鸿起
――读《秋之白华》有感
《秋之白华》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爱情故事。为了劳苦群众的解放和利益,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杨之华孤身来到上海大学社会系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我在《秋之白华》这本书上看到的最记忆尤深的一句话,每当我看到听到想到这句话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脑补起那对深情相拥的身影。
宋代的李涛在《登高丘而望远海》中说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这一辈子,能遇到真正的"知我者",实在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如同知音,古时便就只有些屈指可数的故事,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就是其中之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朝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长吟。然而,在爱情的道路上“知我者”亦是难求,"秋之白华"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段摸得到的美丽的历史,它不是神话,却是传奇,更是经典。
在求学过程,杨之华结识了思想先进、博学多识的瞿秋白。在听瞿秋白讲课的过程中,杨之华被瞿秋白的智慧、学识以及气质所吸引,渐渐开始崇拜甚至爱慕瞿秋白。最终,杨之华向瞿秋白表白,而瞿秋白也早已对杨之华暗生情愫,两人于是情投意合。但是,他们却抛弃小家的安逸,投身革命的洪流,甘做革命先驱,为中国的光明未来而奔波。
在三年的牢狱之灾中,瞿秋白面对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以及对妻子的日益思念时,却仍是那么毅然。1935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面带微笑走向了刑场……十几颗子弹一齐射向瞿秋白的火热的胸膛,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绿草和白花,然而致死,瞿秋白脸上都带着灿烂的微笑。瞿秋白赴死的坦然和潇洒固然让人心生敬佩,年轻的生命、不凡的才华、执着的追求以及憧憬的生活都随着秋白在青山绿野中含笑倒下而结束!
秋白的儒雅、帅气、绅士;之华的温柔、美丽、大方。或许,也已不复存在……
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里,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纯,纯的让我们一阵阵心痛,痛他们相守的时间那么短,痛他们为革命牺牲的精神。他们的情,是伟大与平凡、粗犷与细腻的交织。秋白之华,他们的红色情怀,值得后人世代敬仰;他们的精神高地,值得我们永远地坚守!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最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篇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困苦,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
百年党史是坚守信念、牢记初心的历史;是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的历史;是心系群众、造福群众的历史;是临危不乱、攻坚克难的历史……
我们学习党史,滋养初心,感悟时代担当,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将保持蓬勃朝气,斗志昂扬。我们始终举着伟大的旗帜,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此生何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