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注释】

伤高:登高的感慨。怀远:对远方征人的思念。穷:穷尽,了结。千丝乱:丝指柳条。东陌:东边的道路,此指分别处。嘶骑:嘶叫的坐骑。桡:船桨,此借代船。栊:窗。解:懂得。

【鉴赏】

自《诗经》以来,诗词作品中多有表达征夫离人之恨者。此作亦是“闺怨”这个古老话题的表达。

上阕写情中之景,下阕写景中之情。从离愁别恨的产生原因写起,以愁恨之多所产生的“不如桃杏嫁东风”的奇特想法作结,层层推进,条理清晰。这正是张先词作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

上阕首句以“几时穷”反问句点出全词抒写别恨的主题基调。此句突兀有力,表现力极强,当受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句的影响。接着以“无物似情浓”进一步表达作者对爱情力量的感慨。直如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情状。“离愁”三句写眼前景致。妙处在于本是柳丝飞絮引起“离愁”,但作者反客为主,却言“离愁正引千丝乱”,既使情绪形象具体,更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巨大力量。“更东陌”二句在写景方面是自然的联系和开拓,由“柳丝”而“飞絮”,但在写情方面则更进一层,点出心乱如麻的心绪。旧时习俗,折柳赠别,故柳与离别便有了渊源。柳永《雨霖铃》亦有“杨柳岸”句。但这里却跳过别时折柳的情景,而径写别后见柳生相思,有了新意。“嘶骑”三句,直写愁恨之源:“嘶骑渐遥,征尘不断”。而“何处认郎踪”句更写出了当初离别的无奈和凄惨。这三句写别后登高目中所见与心中所想的情景。首句以情起(“几时穷”),末句以情结(“何处认”),感人至深。

下阕由回忆转到眼前景物,由景及情,强化情感。池水溶溶,小船南来北往,鸳鸯悠然嬉戏,惹人感伤,为末句“人不如物”的悲叹埋下伏笔。“梯横”句承接首句而来,白日“伤高怀远”,夜来“斜月帘栊”,孤寂冷清之状令人不寒而栗,更何况“又还是”,不只今夜如此,而是长此以往了,夜夜难熬!日日受煎熬,夜夜守斜月,“沉恨细思”——怨极生自怨自艾之慨:“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风拂桃杏,绰约多姿;人不如花,孤寂自守。结尾三句是此词的“眼睛”,与唐人李益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有暗合之处,实属“怨妇”情感的最好表达。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397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9日 11:07
下一篇 2023年5月9日 11:07

相关推荐

  • 捕蛇者说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与译文

    捕蛇者说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与译文   捕蛇者说   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2023年1月9日
    271
  •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奏曰:“唐贞观中,尝下诏今致仕官班本品现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

    2022年12月30日
    272
  • 袁宗道《赋得残月似新月》阅读答案

    赋得残月似新月 (明•袁宗道)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 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干支换,且喜蛾眉首尾同。 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颜皓首又如童。 1…

    2023年3月12日
    206
  •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

    2022年12月30日
    314
  •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   一鸣惊人一词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2023年1月5日
    250
  • 羁旅行役、思乡怀人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七套)

    思乡(亲)缘由:内在―― 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

    2023年4月10日
    2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