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司马光

故人通贵绝相过, 门外真堪置雀罗。

我已幽慵僮更懒, 雨来春草一番多。

神宗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主持的变法达到高潮。司马光不满新法,但暂时又无力抗拒,于是从熙宁四年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仅任“坐享俸给,全无所掌”(《乞西京留台状》)的闲散职务,经营小筑,专意著书。本诗即写这一时期的生活情景。

诗题曰“闲居”,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面却不是优游闲散,而是内外交困;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详,而是抑郁不平。首句谈到过去与自己持同一政见的老朋友,都纷纷随风转舵,投靠了新贵,与自己断绝了过从往来。次句慨叹昔日宾客盈门的盛况不再复来,如今门庭冷落到了真可以安置罗网捕捉鸟雀的地步。作者将自己在洛中的田庄名之曰“独乐园”,说明诗中描写的景况并非虚构。朋友如此冷淡,自己如此孤立,作者自然郁郁寡欢,衣冠也慵散不整。谁料家僮们又趁主人无心料理家务之机而大偷其懒,庭院不打扫,花草不修剪,致使一场春雨过后,野草蔓生,把大好的春光都淹没殆尽。这便是三四句描写的图景。

此诗内容与题目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人情世态竟如此炎凉,“故人”僮仆皆如此势利,实在令人心寒齿冷!作者退居洛阳十五年,本是迫于形势;绝口不论时事,更非心甘情愿。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并未忘怀国事。诗中对趋炎附势的“故人”的谴责,就流露出他对新法及其提倡、执行者的不满;对滋生的野草的厌恶,说明了他对这种闲居生活的反感。他希图重返京师,剪除“野草”,整顿朝纲。然而,革新派得到神宗的支持,恰如时当仲春,天降霖雨,遍地野草蓬蓬勃勃。作者只好望“草”兴叹,借诗遣怀了。

这首诗自然朴质,明白如话。前三句带有议论,直抒胸臆,不假藻饰。末句以景作结。全诗虽仅四句,却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平易中有深致,浅显中见沉郁,显示了司马光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功力。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99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3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3

相关推荐

  • “瘐质,字行修,少而明敏”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瘐质,字行修,少而明敏。八岁诵梁世祖《玄览》等十赋,拜童子郎。开皇元年,除奉朝请,历鄢陵令,迁陇州司马。大业初,授太史令。立言忠鲠,每有灾异,必指事面陈。而炀帝性多忌刻,齐王谏亦被…

    2022年12月31日
    294
  • 文言文《韩娥善歌》原文注释及翻译

    韩娥善歌 原文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追而谢之…

    2022年12月30日
    499
  •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 处室: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2、 餍:则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 瞷:吾将瞷良人之…

    2022年11月28日
    277
  • 古诗评论类试题鉴赏训练及答案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评论类试题 一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2023年4月12日
    209
  • 《文言文》教学方案设计之B案

    《文言文》教学方案设计之B案   B案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

    2023年1月10日
    231
  • 黎简《村饮》阅读答案赏析

    村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注】①黎简:清代乾…

    2023年4月10日
    2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