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阅读答案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①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②居第一,殿试中乙科③。后以书见修④,修语梅圣俞⑤曰:“吾当避⑥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⑦,久乃信服。
[注释]①比:等到。 ②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  ③殿试中乙科: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中考中乙科。 ④修:欧阳修。  ⑤梅圣俞:北宋诗人。  ⑥避:让。   ⑦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比冠(         )            好贾谊,陆贽书(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3. 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批评了苏轼好出人头地。B.苏轼认为庄子的思想不能言传。
C.因母“亲授以书”故苏轼能成才。D.欧阳修赞扬苏轼才学出众。
参考答案:
1. 加冠(年已二十)    喜欢(2分)
2. 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就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2分)
3.D(2分)

二: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贾谊,陆贽书( ) (2)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2分) 母程氏亲授以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3分) A、本文批评了苏轼好出人头地。 B、苏轼认为庄子的思想不能言传。 C、因母“亲授以书”故苏轼能成才。 D、欧阳修赞扬苏轼才学出众。 9.本文告诉我们学习方面的道理___
参考答案
6. (1)喜欢 (2)处于(4分) 7.母亲程氏亲自教苏轼读书识字(2分) 8.D(2分) 9.一个人只有①勤读书,②勤实践,③才能学有成就(3分)好的学习环境(涉及到学习方面亦可)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55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03:01
下一篇 2022年12月27日 03:01

相关推荐

  •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的诗意:漫漫的秋夜多么漫长,烈烈的北风吹来正凉。 此诗写游子,一开始即将主人公置于凄凉寂寞的漫漫秋夜:“漫漫秋夜长,…

    2023年3月13日
    312
  • 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阅读明朝刘基的《窃糟》,完成811题。(14分)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

    2023年1月10日
    262
  • 东坡食汤饼文言文翻译

    东坡食汤饼文言文翻译   从《东坡食汤饼》中,苏东坡虽然被贬,却并没有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幽默、乐观、开朗、豁达、洒脱的人,豪放中则带有沉稳和理思。下面请欣赏小…

    2023年1月8日
    306
  • 刘克庄《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

    2023年4月12日
    247
  • 唐诗世界

    唐诗世界   在繁茂得大唐盛世,诗,是文人墨客精神最真实的写照。现在,让我们走进唐诗世界。   春风拂面,杨柳依依。韩愈倚在门前,目视远方,草色葱茏,暖乎乎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一…

    2023年4月17日
    212
  • 七夕古诗

    七夕古诗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称“七夕”,中国民间有“乞巧”的习俗,故七夕又称“乞巧节”。民间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夕古诗,希望你喜欢!   《七…

    2023年4月13日
    2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