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实验报告(含数据)[精选5篇]

曲阜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0.5.24

实验时间:8:30-12:00 姓名:方小柒

学号:********** 年级:19 级

专业:化学类 实验题目: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三线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原理和方法。

2.学会时间、长度、质量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及仪器的水平调节。

二、实验仪器:

三线摆,待测物体(圆环和两个质量和形状相同圆柱),游标卡尺,米尺,电子秒表,水平仪 三、实验原理:

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惯性的量度,物体对某轴的转动惯量越大,则绕该轴转动时,角速度就越难改变。

三线摆装置如图所示,上下两盘调成水平后,两盘圆心在同一垂直线 O1O2上。下盘可绕中心轴线 O1O2 扭转,其扭转周期 T 和下盘的质量分布有关,当改变下盘的质量分布时,其绕中心轴线 O1O2 的扭转周期将发生变化。

三线摆就是通过测量它的扭转周期去求任意质量已知物体的转动惯量的。

三摆线示意图 当下盘转动角度

θ很小,且略去空气阻力时,悬线伸长不计,扭摆的运动可近似看作简谐运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刚体转动定律均可以得出物体绕中心轴OO′的转动惯量:

下盘:J 0 =

下盘+圆环:

J 1 =

圆环:

J= J 1-J 0 =

(条件:θ≤5°,空气阻力不计,悬线伸长不计,圆环与下盘中心重合)

因此,通过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便可求出刚体绕某

轴的转动惯量。

四、实验内容:

1.了解三线摆原理以及有关三线摆实验器材的知识。

2.用三线摆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并验证平行轴定理 (1)测定仪器常数 H、R、r

恰当选择测量仪器和用具,减小测量不确定度。

自拟实验步骤,确保三线摆上、下圆盘的水平,是仪器达到最佳测量状态。

(2)测量下圆盘的转动惯量 线摆上方的小圆盘,使其绕自身转动一个角度,借助线的张力使下圆盘作扭摆运动,而避免产生左右晃动。

自己拟定测量下圆盘转动惯量的方法。

(3)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 盘上放上待测圆环,注意使圆环的质心恰好在转动轴上,测量圆环的质量和内、外直径。

利用公式求出圆环的转动惯量。

(4)验证平行轴定理 将质量和形状尺寸相同的两金属圆柱体对称地放在下圆盘上。测量圆柱体质心到中心转轴的距离。计算圆柱体的转动惯量。

五、实验步骤:

Ⅰ、流程简述:一、测三线摆空盘的转动惯量:

1.调节仪器:使用水平仪,调整上盘和下盘使它们保持水平。

2.分别测出上盘、下盘的半径 r, R,以及两盘之间的高度 H。

3.启动振动和测量周期:用秒表测出 10 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重复 5 次,计算出平均周期。

4.利用测得周期,带入

计算。

5.与圆盘的理论值比较,J 0 =m 0 R 2 /2,求出相对误差。

二、测圆环的转动惯量:

1.把圆环放在下盘中,注意使环的质心恰好在转动轴上,重复以上步骤,测出载有圆环的转动周期,根据公式计算转动惯量。

2.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出圆环的内、外半径 R 内和 R 外,计算理论结果 J 理论=(R 内 2

+ R 外 2)m/2。

3.将实验值和理论值相比较,给出相对误差。

Ⅱ、线上操作:

正式开始实验:

(1)

开始实验后,从实验仪器栏中点击拖拽仪器至实验台上。三线摆本身无法删除。开始时实验仪器已经摆好在实验桌上。

将实验仪器栏,实验提示栏和实验内容栏展开,将鼠标移至仪器各部分均会显示说明信息。双击其左上部系统菜单图标关闭仪器图片窗口,在实验仪器列表窗口双击其左上部系统菜单图标关闭之。

(2)

三线摆 双击桌面上三线摆小图标,弹出三线摆的操作窗体,包括三线摆振动系统、两个圆柱体、圆环、水平仪等。

(3)

水平调节界面

将水平仪拖动到三线摆支架上方或下圆盘中,观察三线摆是否水平,如下图:

可以通过三线摆支架下方两个调节旋钮调节支架上方水平,三线摆上圆盘上方的六个旋钮调节下圆盘水平。当调节下圆盘的水平时,要先将水平调节开关打开。

(4)

米尺测量上圆盘悬点之间的距离 双击桌面上的米尺后,出现米尺的操作主界面,如下图:

选择“上圆盘悬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可以通过点击米尺上的选择方向图标来旋转改变米尺的角度。记下各个悬点之间的距离。同理,测量下圆盘悬点之间的距离。在测量下圆盘悬点之间的距的视图中,有一个放大的区域,有利于清晰地读出刻度数,如下图:

测量出各个悬点之间的距离,填入表中。再用米尺测量出上下圆盘之间的距离,该步骤在米尺的主界面中完成,如下图:

可以拖动该图左边的白色矩形框,右边同步放大显示米尺和三线摆,也可以拖动中间的米尺,改变其上下位置。

(5)

测量没有放置物品时三线摆的转动周期

双击桌面上的电子停表,将三线摆拖动一个小角度,松开后,记录三线摆转动 20 个周期的时间。

(6)

游标卡尺测量圆环的内径

双击桌面上的游标卡尺,出现游标卡尺的主视图,如下图: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后,在该图的左边出现测量内容,如下图:

右击锁定按钮,打开游标卡尺,拖动下爪一段距离;将圆环从待测物栏中拖动到两爪之间,如下图:

拖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记下读数。如果需要重复测量某一物品时,点击清除物品按钮后,再次将物品拖动到游标卡尺上(下)爪的测量位置。

(7)

同理测量圆环的外径、圆柱体的直径以及在下圆盘上放好两圆柱体后两圆柱体之间的距离。

(8)

测量三线摆加上圆环后的转动周期

将圆环拖动到三线摆的下圆盘中,当拖动圆环到下圆盘,放下圆盘时圆盘会自动停在下圆盘的对称位置。如下图:

转动三线摆,用电子停表记下周期。

(9)

测量下圆盘放好两圆柱体后的转动周期 将两圆柱体放在下缘盘上,当放好一个圆柱体后,拖动另一个圆柱体到下圆盘,松下鼠标后,圆柱体会自动放在与上一个圆柱体对称的位置上。如下图:

(10)

转动三线摆测量加上两圆柱体后的摆动周期(11)

完成实验。按照实验内容中的要求完成实验。保存数据,单击记录数据按钮弹出记录数据页面。

在记录数据页面的相应地方填写实验中的测量数据,点击关闭按钮,则暂时关闭记录数据页面;再次点击记录数据按钮会显示记录数据页面。

六、实验数据:

表 1.实验仪器各量的数据记录 下圆盘半径 R(cm)上圆盘半径 r(cm)上圆盘各悬点间平均距离a(cm)下圆盘各悬点间平均距离b(cm)上下盘之间的距离 H(cm)下圆盘直径 D(cm)圆环内半径 R 内(cm)圆环外半径 R 外(cm)9.858 4.418 7.65 17.07 41.15 19.716 16.430 18.920 a=(7.75+7.70+7.50)/3=7.65 b=(17.05+17.22+16.95)/3=17.07 H=(41.15+41.17+41.13)/3=41.15 R 内=(16.430+16.428+16.432)/3=16.430 R 外=(18.920+18.922+18.918)/3=18.920 r=4.418

R=9.858

D=19.716 表 2.测圆盘、圆环转动惯量数据记录及处理 质量(g)10 个周期 T(s)1 个周期 T(s)测量值 I(g·cm 2)理论值 I(g·cm 2)相对误差 E2 3 4 5 下 盘 质 量=358.5 13.50 13.53 13.54 13.48 13.57 1.352 17234.31 17419.54 1.06% 圆 环 质 量=385.5 15.56 15.51 15.57 15.53 15.49 1.553 29957.57 30191.03 0.77%

七、思考题:

1、调节三线摆的水平时,是先调节上圆盘水平还是先调节下圆盘水平?

答:先调节上圆盘水平2、三线摆的振幅受空气的阻尼会逐渐变小,它的周期也会随时间变化吗? 答:周期不变,影响不大,它的周期只跟重力加速度有关 3、如何测定任意形状物体对特定轴的转动惯量? 答:可利用平行轴定理先测定物体绕与特定轴平行的过物体质心的轴的转动惯量J“,仪器可用扭摆或三线摆.若特定轴与过质心轴的距离为L,则物体绕特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J=J”+mL^2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落体法转动实验仪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2)

研究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形状、大小及转轴位置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描述

本实验所用 NNZ-2 型刚体转动实验仪由主机和测量仪表与拉线牵引台辅机及待测刚体球、环、盘、棒等组成。主机包括基础转盘和测量传感器;辅机由转数表和计时表、拉线、悬臂及砝码。

四.实验内容

1.测量基础转盘的转动惯量

2.测量圆环(戒圆盘)的转动惯量

3.测双球的转动惯量并用球体验证平行移轴定理。

五.测量及实验步骤

1.测量基础转盘的转动惯量:

将主机上的霍尔传感器输出端插头和电磁铁及电插头,插入辅机的对应插口。将砝码托盘上的挂线穿过悬臂上的滑轮并使其一端固定在转轴上。

(1)调节好主机和辅机的高度,使拉线与悬臂轴线平行,为此,悬臂上设有两个定位钉,使拉线通过两个定位钉即可。

(2)打开辅机上的电源开关,这时电磁铁会自动将基础转盘锁住。我们已将转数设为 16 个脉冲,即测量转 2 周的转动时间。

(3)绕线与测试准备–测试键-完成测试:主机因电磁铁失电而解锁,砝码从静止开始下落,刚体转动 2 周后,电磁铁自动吸合,重新锁紧转动的刚体,并显示刚体转动 2 周的下落时间。绕线键-主机解锁,重新绕线,绕线合适位置后完毕按下准备键,仪表全部数据归零,做好测量准备,主机(转动刚体)通过电磁铁被锁紧;按下测试键,再次测试转动 2 周的时间。

这里要特别强调,绕线到合适位置的含义。因为我们要测出刚体完整转动2 周的时间,霍尔传感器给出开始和结束讯号的位置就必须是同一位置,这是减少误差的重要环节。

(4)测试

在砝码托盘上放 200g 砝码,然后点按一下测试键,电磁铁失电,砝码带动刚体作匀加速转动,计时仪表开始计时,当刚体转动 2 周结束

时,电磁铁将自动重新转盘锁住并停止计时。把这一时间记彔在表格上。按表格要求,重复测量 5 次。

(5)在砝码托盘上放 300g 砝码,重复上述步骤。

2、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

(1)将圆环对准基本盘的定位钉将其放好。

(2)按测量基础盘转动惯量的步骤(1)–(5)完成测量并记彔好有关数据。

3、用球体验证平行移轴定理:

(1)将两个圆球分别放置在基础盘的对称的两个圆孔中。

(2)按测量基础盘转动惯量的步骤(1)–(5)完成测量并记彔好有关数据。

六、记录表格

下面的记彔表格已表明实验的流程:

对每个待测物体,每加一次力都重复 5 次测量,求出时间平均值。其它表格自行设计。

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扭摆的仪器常数(弹簧的扭转常数)K。

2.测定熟料圆柱体、金属圆筒、木球与金属细长杆的转动惯量。

3.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二、实验器材

扭摆、转动惯量测试仪、金属圆筒、实心塑料圆柱体、木球、验证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用的金属细杆(杆上有两块可以自由移动的金属滑块)、游标卡尺、米尺 托盘天平。

三、实验原理

1.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构思与原理

将物体在水平面内转过以角度 θ 后,在弹簧的恢复力矩作用下物体就开始绕垂直轴作往返扭转运动。更具胡克定律,弹簧受扭转而产生的恢复力矩 M 与所转过的角度 θ 成正比,即 M K   

式中 K 为弹簧的扭转常数。

若使 I 为物体绕转轴的转动惯量,β 为角加速度,由转动定律 M I   可得 M KI I    

令2KI ,忽略轴承的磨察阻力距,得 222ddt     

上式表示扭摆运动具有角简谐振动的特性,角加速度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方程的解为 cos()A t     

式中 A 为简谐振动的角振幅, 为初相位角, 为角速度。谐振动的周期为 22ITK 

由上式可知,只要通过实验测得物体扭摆的摆动周期,并在 I 和 K 中任何一个量已知时即可计算出另外一个量。

本实验使用一个几何形状规则的小塑料圆柱,它的转动惯量可以根据质量和几何尺寸用理论公式直接计算得到,将其放在扭摆的金属载物盘上,通过测定其在扭摆仪上摆动时的周期,可算出仪器弹簧的 K 值。若要测定其他形状物体的转动

惯量,只需将待测物体安放在同一扭摆仪顶部的各种夹具上,测定其摆动周期,即可算出该物体绕转动轴的转动惯量。

假设扭摆上只放置金属载物圆盘时的转动惯量为0I,周期为0T,则 220 04T IK

若在载物圆盘上放置已知转动惯量为“1I 的小塑料圆柱后,周期为1T,由转动惯量的可加性,总的转动惯量为”0 1I I ,则 2 22 “ 2 ”1 0 1 0 14 4()T I I T IK K    

解得 “212 21 04IKT T  以及 ” 21 002 21 0I TIT T

若要测量任何一种物体的转动惯量,可将其放在金属载物盘上,测出摆动周期T,就可算出其转动惯量 I,即 2024KTI I 

本实验测量木球和金属细杆的转动惯量时,没有用金属载物盘,分别用了支架和夹具,则计算转动惯量时需要扣除支架和夹具的转动惯量。

2.验证物体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本实验利用金属细杆和两个对称放置在细杆两边凹槽内的滑块来验证平行轴定理。测量整个系统的转动周期,可得整个系统的转动惯量的实验值为 224KTI

当滑块在金属细杆上移动的距离为 x 时,根据平行轴定理,整个系统对中心轴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应为 “ 2+2 +2m I I I I x  细杆 夹具 滑块 滑块 式中 I 滑块 为滑块通过滑块质心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

如果测量值 I 与理论计算值”I 相吻合,则说明平行轴定理得证。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扭摆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熟悉转动惯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测出塑料圆柱体的外径,金属圆筒的内、外径,木球直径,金属细长杆长度及个物体质量(各测量 3 次)。

3.调整扭摆基座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4.装上金属载物盘,调整光电探头的位置使载物盘上的挡光杆处于其缺口中央且能遮住发射、接受红外光线的小孔。测定摆动周期0T。

5.将塑料圆柱体垂直放在载物盘上,测定摆动周期1T

6.用金属圆筒代替塑料圆柱体,测定摆动周期3T

7.取下载物盘、装上木球,测定摆动周期4T (在计算木球的转动惯量时,应扣除支架的转动惯量)。

8.取下木球,装上金属细杆(金属细杆中心必须与转轴重合),测量摆动周期5T (在计算金属细杆的转动管粮食以扣除夹具的转动惯量)。

9.将滑块对称放置在细杆两边的凹槽内,此时滑块质心理转轴的距离分别为5.00cm,10.00cm,15.00cm,20.00cm,25.00cm,测定摆动周期 T,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在计算转动惯量时,应扣除夹具的转动惯量)。

五、实验数据记录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物体名称 质 量/kg 几何尺寸/210 m 周期/s 转 动 惯 量/-4 210 kg m()

实验值/-4 210 kg m()

百分差 金属载物盘

01T

“ 21 002 21 0I TIT T

02T

03T

0T

小塑料圆柱

11D

11T

2”1 11= m8I D 211 024KTI I 

12D

12T

13D

13T

1D

1T

大塑料圆柱

21D

21T

2“2 21= m8I D 222 024KTI I 

22D

22T

23D

23T

2D

2T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物体名称 质 量/kg 几何尺寸/210 m 周期/s 转 动 惯 量/-4 210 kg m()

实验值/-4 210 kg m()

百分差 金属圆筒

1D 外

31T2”31= m +8I D D外 内()

233 024KTI I 

2D 外

3D 外

32T

D 外

1D 内

33T

2D 内

3D 内

3T

D 内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物体名称 质 量/kg 几何尺寸/210 m 周期/s 转 动 惯 量/-4 210 kg m()

实验值/-4 210 kg m()

百分差 木球

1D 直

41T

2“41= m10I D 直 24 4240.187KI T II 支座支座

2D 直

42T

3D 直

43T

D 直

4T

金属细杆

1L

51T

2”51= m10I L 25 5240.321KI T II 夹具夹具

2L

52T

3L

53T

L

5T

平行轴定理的验证 2/10 x 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 T s

2/ T s

3/ T s

/ T s

实验值/-4 210 kg m()

224KTI

理论值/-4 210 kg m()

” 2 2522 242 =0.753KI T mx II  滑块滑块

百分差

倒立摆实验报告 机自 82

组员:李宗泽

李航

刘凯

付荣 倒立摆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得:

1、运用经典控制理论控制直线一级倒立摆,包括实际系统模型得建立、根轨迹分析与控制器设计、频率响应分析、PID 控制分析等内容、2、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得线性最优控制LQR 方法实验控制倒立摆 3、学习运用模糊控制理论控制倒立摆系统 4、学习MATLAB工具软件在控制工程中得应用 5、掌握对实际系统进行建模得方法,熟悉利用MATLAB 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利用学习得控制理论对系统进行控制器得设计,并对系统进行实际控制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非常直观得感受控制器得控制作用。

二、

实验设备 计算机及MATLAB、VC等相关软件 固高倒立摆系统得软件 固高一级直线倒立摆系统,包括运动卡与倒立摆实物 倒立摆相关安装工具 三. 倒立摆系统介绍 倒立摆就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得有机结合,其被控系统本身又就是一个绝对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得非线性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得控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倒立摆系统作为控制理论研究中得一种比较理想得实验手段,为自动控制理论得教学、实验与科研构建一个良好得实验平台,以用来检验某种控制理论或方法得典型方案,促进了控制系统新理论、新思想得发展。由于控制理论得广泛应用,由此系统研究产生得方法与技术将在半导体及精密仪器加工、机器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导弹拦截控制系统、航空对接控制技术、火箭发射中得垂直度控制、卫星飞行中得姿态控制与一般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得利用开发前景. 倒立摆已经由原来得直线一级倒立摆扩展出很多 种类,典型得有直线倒立摆环形倒立摆,平面倒立摆与复合倒立摆等,本次实验采用得就是直线一级倒立摆。

倒立摆得形式与结构各异,但所有得倒立摆都具有以下得 特性: 1)

非线性2)

不确定性3)耦合性4)开环不稳定性5)

约束限制

倒立摆 控制器得设计就是倒立摆系统得核心内容,因为倒立摆就是一个绝对不稳定得系统,为使其保持稳定并且可以承受一定得干扰,需要给系统设计控制器,本小组采用得 控制方法有:PID 控制、双PID控制、LQR控制、模糊PID控制、纯模糊控制 四.直线一级倒立摆得物理模型: 系统建模可以分为两种:机理建模与实验建模。实验建模就就是通过在研究对象上加上一系列得研究者事先确定得输入信号,激励研究对象并通过传感器检测其可观测得输出,应用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得输入-输出关系。机理建模就就是在了解研究对象得运动规律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得知识与数学手段建立起系统内部得输入-状态关系。,由于倒立摆本身就是自不稳定得系统,实验建模存在一定得困难。但就是忽略掉一些次要得因素后,倒立摆系统就就是一个典型得运动得刚体系统,可以在惯性坐标系内应用经典力学理论建立系统得动力学方程。

下面我们采用 牛顿–欧拉方 法建立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得数学模型:

在忽略了空气阻力与各种摩擦之后,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小车与匀质杆组成得系统,如图所示:

我们不妨做以下假设: M 小车质量 m 摆杆质量 b

小车摩擦系数 l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得长度 I

摆杆惯量 F 加在小车上得力 x 小车位置 φ 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得夹角 θ 摆杆与垂直向下方向得夹角(考虑到摆杆初始位置为竖直向下)图就是系统中小车与摆杆得受力分析图。其中,N 与P 为小车与摆杆相互作用 力得水平与垂直方向得分量。

注意:在实际倒立摆系统中检测与执行装置得正负方向已经完全确定,因而 矢量方向定义如图所示,图示方向为矢量正方向。

分析小车水平方向所受得合力,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3—1)由摆杆水平方向得受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下面等式:

(3-2)即:

(3-3)把这个等式代入式(3—1)中,就得到系统得第一个运动方程:

(3—4)

为了推出系统得第二个运动方程,我们对摆杆垂直方向上得合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下面方程:

(3—5)

(3-6)

力矩平衡方程如下:

(3-7)注意:此方程中力矩得方向,由l,故等式前面有负号。

合并这两个方程,约去P 与N,得到第二个运动方程:

(3-8)设θ=φ+π(φ就是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之间得夹角),假设φ与1(单位就是弧 度)相比很小,即φ〈<1,则可以进行近似处理:

用u 来代表被控对象得输入力F,线性化后两个运动方程如下:

(3-9)对式(3—9)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

(3—10)注意:推导传递函数时假设初始条件为0。

由于输出为角度φ,求解方程组得第一个方程,可以得到:

如果令

则有:

把上式代入方程组得第二个方程,得到:

整理后得到传递函数:

其中

设系统状态空间方程为:

方程组 对,解代数方程,得到解如下:

整理后得到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由(3-9)得第一个方程为:

对于质量均匀分布得摆杆有:

于就是可以得到:

化简得到:

则有:

另外,也可以利用MATLAB 中tf2ss 命令对(3-13)式进行转化,求得上述状 态方程。

实际系统得模型参数如下: M 小车质量 1.096 Kg m 摆杆质量 0。109 Kg b

小车摩擦系数 0、1N/m/sec l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得长度 0、2 5m I 摆杆惯量 0.0034 kg*m*m 把上述参数代入,可以得到系统得实际模型。

摆杆角度与小车位移得传递函数:

摆杆角度与小车加速度之间得传递函数为:

摆杆角度与小车所受外界作用力得传递函数:

以外界作用力作为输入得系统状态方程:

以小车加速度作为输入得系统状态方程:

注意事项:在固高科技所有提供得控制器设计与程序中,采用得都就是以 小车得加速度作为系统得输入,如果用户需要采用力矩控制得方法,可以参考以 上把外界作用力作为输入得各式.五.系统得阶越响应分析

根据已经得到系统得状态方程,先对其进行阶跃响应分析,在MATLAB 中 键入以下命令:

clear; A=[ 0 1 0 0;0 0 0 0;0 0 0 1;0 0 29、4 0];B=[ 0 1 0 3]’; C=[ 1 0 0 0;0 1 0 0];D=[ 0 0 ]’;step(A, B ,C ,D)

可以瞧出,在单位阶跃响应作用下,小车位置与摆杆角度都就是发散得.六.频率响应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直线一级倒立摆得物理模型,实际系统得开环传递函数 为:

其中输入为小车得加速度V(s),输出为摆杆得角度Φ(s)

.在MATLAB 下绘制系统得Bode 图与奈奎斯特图.在MATLAB 中键入以下命令: clear; num=[0、02725];den=[0、0102125 0 —0、26705]; z=roots(num);p=roots(den); subplot(2,1,1)bode(num,den)subplot(2,1,2)

nyquist(num,den)得到如下图所示得结果:

z = Empty matrix: 0—by-1 p = 5、1136 -5、1136

可以得到,系统没有零点,但存在两个极点,其中一个极点位于右半s平面,根据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闭环系统稳定得充分必要条件就是:当ω 从− ∞到+ ∞变 化时,开环传递函数G(jω)

沿逆时针方向包围-1 点p 圈,其中p

为开环传递函数 在右半S平面内得极点数。对于直线一级倒立摆,由奈奎斯特图我们可以瞧出,开 环传递函数在S 右半平面有一个极点,因此G(j ω)需要沿逆时针方向包围—1 点一圈。可以瞧出,系统得奈奎斯特图并没有逆时针绕—1 点一圈,因此系统不稳定, 需要设计控制器来镇定系统。

七.具体控制方法(一)双 双 PID 控制

直线一级倒立摆双 PID 控制实验

1。PID 控制分析

经典控制理论得研究对象主要就是单输入单输出得系统,控制器设计时一般需

要有关被控对象得较精确模型。PID 控制器因其结构简单,容易调节,且不需要

对系统建立精确得模型,在控制上应用较广。

对于倒立摆系统输出量为摆杆得角度,它得平衡位置为垂直向上得情

况。系统控制结构框图如下:

2、双 PID 实验控制参数设定及仿真。

在 Simulinkzhong 建立直线一级倒立摆模型

上下两个 PID 模块。鼠标右键,选择 “ Look under mask”打开模型内部结构分别为:

双击第二个模块打开参数设置窗口

令 kp=1、ki=0、kd=0 得到摆杆角度仿真结果

可瞧出控制曲线不收敛。因此增大控制量。令 kp=-30、ki=0、kd=4、6、得到如下仿 真结果

从上面摆杆角度仿真结果可瞧出,稳定比较好。但稳定时间稍微有点长。

双击第一个模块打开参数设置窗

经多次尝试在此参数即 kp=—7,ki=0,kp=-4、5 情况下效果最好。

得到以下仿真结果

黄线为小车位置输出曲线,红线为摆杆角度输出曲线.从图中可以瞧出,系统可以比较好得稳定。稳定时间在2—3 秒之间。稳定性不错.3。双 PID 控制实验 打开直线一级倒立摆爽 PID 实时控制模块

双击doublePID控制模块进入参数设置

把参数输入 PID 控制器。编译程序,使计算机同倒立摆连接。

运行程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瞧出,倒立摆可以实现比较好得稳定性。

(二)线性最优二次控制 LQR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LQR 控制实验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LQR 基本原理及分析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LQR 基本原理为,由系统方程:

确定下列最佳控制向量得矩阵 K:

u(t)=—K*x(t)

使得性能指标达到最小值:

式中

Q——正定(或正半定)厄米特或实对称阵

R——为正定厄米特或实对称阵

图 3-54

最优控制 LQR 控制原理图

方程右端第二项就是考虑到控制能量得损耗而引进得,矩阵 Q 与R确定了误差与能量损耗得相对重要性。并且假设控制向量 u(t)就是无约束得.对线性系统:

根据期望性能指标选取Q 与 R,利用 MATLAB 命令 lqr 就可以得到反馈矩阵 K 得值。

K=lqr(A,B,Q,R)

改变矩阵 Q 得值,可以得到不同得响应效果,Q 得值越大(在一定得范围之内),系统抵抗干扰得能力越强,调整时间越短。但就是Q 不能过大

2、LQR 控制参数调节及仿真

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得比较精确得动力学模型,下面我们针对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应用 LQR 法设计与调节控制器,控制摆杆保持竖直向上平衡得同时,跟踪小车得位置。

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得系统状态方程:

应 用 线 性 反 馈 控 制 器 , 控 制 系 统 结 构 如 下 图。

图 中 R

就是施加在小车上得阶跃输入,四个状态量 x,x,φ,φ分别代表小车位移、小车速度、摆杆角度与摆杆角速度,输出 y = [x,φ]’ 包括小车位置与摆杆角度。设计控制器使得当给系统施加一个阶跃输入时,摆杆会摆动,然后仍然回到垂直位置,小车可以到达新得指定位置.假设全状态反馈可以实现(四个状态量都可测),找出确定反馈控制规律得向量K

.在 Matlab

中得到最优控制器对应得K

。Lqr

函数允许您选择两个参数——R 与 Q,这两个参数用来平衡输入量与状态量得权重。最简单得情况就是假设

R = 1,Q =C’

*C.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 Q 矩阵中得非零元素来调节控制器以得到期望得响应.其中, Q1,1 代表小车位置得权重,而 Q3,3 就是摆杆角度得权重,输入得权重 R 就是 1。

下面来求矩阵 K,Matlab 语句为 K = lqr(A,B,Q,R)

。下面在MATLAB 中编程计算: A=[0 1 0 0;0 0 0 0;0 0 0 1;0 0 29、4 0]; B=[0 1 0 3]’;C=[1 0 0 0;0 0 1 0]; D=[0 0]“; Q11=1500;Q33=300; Q=[Q11 0 0 0;

0 0 0 0;

0 0 Q33 0;

0 0 0 0]; R=1;K=lqr(A,B,Q,R);Ac=[(A—B*K)];Bc=[B];Cc=[C];Dc=[D]; T=0:0、005:5; U=0、2*ones(size(T));Cn=[1 0 0 0];Nbar=rscale(A,B,Cn,0,K);Bcn=[Nbar*B]; [Y,X]=lsim(Ac,Bc,Cc,Dc,U,T);plot(T,X(:,1),”—');hold on;plot(T,X(:,2),’—“);hold on; plot(T,X(:,3),”、“);hold on;plot(T,X(:,4),”-’);

legend(“cartpls”,“cartspd’,'pendang’,”pendspd’)令 Q1,1= 1,Q3,3 =1 求得

K

[—1

—1、7855

25、422

4、6849]

在 Simulink 中建立直线一级倒立摆得模型如下图所示:

“LQR Controller”为一封装好得模块,在其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Look under

mask"打开 LQR Controller 结构如下:

双击“Matrix gain K”即可输入控制参数:

点击 执行仿真,得到如下仿真结果:

LQR 控制得阶跃响应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瞧出,闭环控制系统响应得超调量很小,但稳定时间与上升时间偏大,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控制量来缩短稳定时间与上升时间。

可以发现,Q

矩阵中,增加 Q11 使稳定时间与上升时间变短,并且使摆杆得角度变化减小.经过多次尝试,这里取 Q1,1=1500, Q3,3 =300,则 K = [

-32、7298

-23、8255

81、6182 14、7098]

输入参数,运行得到响应曲线如下:

从图中可以瞧出,系统响应时间有明显得改善,增大Q1,1 与Q3,3,系统得响应还会更快,但就是对于实际离散控制系统,过大得控制量会引起系统振荡.3、直线一级倒立摆LQR 控制实验 打开直线一级倒立摆 LQR 实时控制模块

其中“LQR Controller”为 LQR 控制器模块,“Real Control”为实时控制模块,双击“LQR Controller”模块打开 LQR 控制器参数设置窗口如下:

在“LQR Controller”模块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Look under mask“打开模

型如下:

双击“Real Control"模块打开实时控制模块如下图:

其中“Pendulum”模块为倒立摆系统输入输出模块,输入为小车得速度“Vel ”与“Acc ”,输出为小车得位置“Pos”与摆杆得角度“Angle ”。

双击“Pendulum”模块打开其内部结构:

其中“Set Cart’s Acc and Vel“模块得作用就是设置小车运动得速度与加速度,Get Cart’s Position”模块得作用就是读取小车当前得实际位置,“Get Pend’s Angle“ 得作用就是读取摆杆当前得实际角度.2)

运行程序,实验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图片上半部分为小车得位置曲线,下半部分为摆杆角度得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瞧出,小车位置与摆杆角度比较稳定。控制效果很好。

在此实验中,R 值固定,R=1,则只调节 Q 值,Q11 代表小车位置得权重,而 Q33 就是摆杆角度得权重,若Q33增加,使得θ得变化幅度减小,而位移r得响应速度变慢;若Q11 增加,使得 r 得跟踪速度变快,而θ得变化幅度增大.当给系统施加一个阶跃输入后,得到系统得响应结果。从响应曲线可明显瞧出就是否满足系统所要达到得性能指标要求。通过这样反复不断得试凑,选取能够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得 Q 与 R。

(三)直线二级倒立摆 直线两级倒立摆由直线运动模块与两级倒立摆组件组成.6、1

系统物理模型

为简化系统,我们在建模时忽略了空气阻力与各种摩擦,并认为摆杆为刚体。

二级倒立摆得组成如图

6—1

所示:

图 6—1 直线两级倒立摆物理模型

倒立摆参数定义如下:

M

小车质量

m1

摆杆 1 得质量

m2

摆杆 2 得质量

m3

质量块得质量

l1

摆杆 1 中心到转动中心得距离

l2

摆杆 2 中心到转动中心得距离

θ1 摆杆 1 与竖直方向得夹角 θ2 摆杆 2 与竖直方向得夹角

作用在系统上得外力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运动学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为: L(q,q)=T(q,q)—V(q,q)

其中

L

为拉格朗日算子,q

为系统得广义坐标,T 为系统得动能,V 为系统得势能。

其中

i =1,2,3„„n,f i

为系统在第 i 个广义坐标上得外力,在二级倒立摆系统中,系统得广义坐标有三个广义坐标,分别为 x,θ1,θ2。

首先计算系统得动能:

其中 Tm,Tm1,Tm2,Tm3分别为小车得动能,摆杆 1 得动能,摆杆 2 得动能与质量块得动能。

小车得动能:

Tm1

= Tm1” +Tm2 ’' 其中 Tm1“,Tm2 ’ 分别为摆杆 1 得平动动能与转动动能。

Tm2

= Tm2 ” +Tm2 ’’ 其中 Tm2 “ ,Tm2 ’ 分别为摆杆 2 得平动动能与转动动能.对于系统,设以下变量:

xpend1

摆杆 1 质心横坐标;

yangle1 摆杆 1 质心纵坐标;

xpend2

摆杆 2 质心横坐标;

yangle2 摆杆 2 质心纵坐标;

xmass

质量块质心横坐标;

ymass 质量块质心纵坐标;

又有:

由于系统在θ1,θ2 广义坐标下没有外力作用,所以有:

在Mathematics中计算以上各式。

因其余各项为 0,所以这里仅列举了 k12、k13、k17、k22、k23、k27

等 7 项,得到结果如下:

6、2

系统可控性分析

系统状态矩阵 A,B,C,D 如下:

利用 MATLAB 计算系统状态可控性矩阵与输出可控性矩阵得秩:

得到结果如下:

或就是通过 MATLAB 命令 ctrb 与 obsv 直接得到系统得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运行得到:

可以得到,系统状态与输出都可控,且系统具有可观测性.6、3

直线两级倒立摆MATLAB

仿真

在 MATLAB Simulink 中建立直线两级倒立摆得模型:

其中“State-Space”模块为直线两级倒立摆得状态方程,双击模块打开模型:

“Controller”模块为控制器模块,在“Controller”模块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 “ Look under mask”打开模型内部结构:

其中“Matrix Gain K”为反馈矩阵。

双击“Controller”模块打开其参数设置窗口: 先设置参数为“1“。

“Disturbance”模块为外界干扰模块,其作用就是给系统施加一个阶跃信号,点击

“ ”运行模型进行开环系统仿真.得到运行结果如下:

从仿真结果可以瞧出,系统发散,为使系统稳定,需要对其添加控制器。

6、4 LQR 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给系统添加 LQR 控制器,添加控制器后得系统闭环图如下图所示 :

下面利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LQR 方法对系统进行控制器得设计 clear;clc;—=22kﻫ;46、6=71k;26、12-=31k;96、68=21kﻫ40、31;k23=39、45;k27=-0、088;a= [0 0 0 1 0 0;0 0 0 0 1 0;0 0 0 0 0 1;0

0 0 0

0 0;0

k12 k 13 0 0 0 ;0 k22 k23 0 0 0];ﻫ;”]72k 71k 1 0 0 0 [=bﻫc =[ 1

0 0 0 0 0 ;0 1 0 0 0 0;0 0 1 0 0 0];;]0;0;0[=dﻫq 1 1= 1 ; q 2 2 = 1;q3 3 =1;qﻫ = [q11 0 0 0 0 0;0 q22 0 0 0 0;0 0 q33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r=1;;k*b—a=aaﻫ)r,q,b,a(rql=kﻫ

b=b*k(1);;)d,c,b,aa(ss=sysﻫt=0:0、01:5;[y,t,x]=step(sys,t);plot(t,y(:,1),’g’,t,y(:,2),'r“,t,y(:,3));o dirgﻫn 运行得到以下结果:

LQR 控制参数为:

K=[ 1

73、818 —83、941

2、0162 4、2791-13、036]

得到仿真结果如下:

可以瞧出,系统稳定时间过长,因此增加权重 Q 得值。

设 Q11=300;Q22=500;Q33=500;

运行得到仿真结果:

LQR 控制参数为:

K=[ 17、321

110、87-197、57

18、468 2、7061 —32、142]

从图中可以瞧出,系统可以很好得稳定,在给定倒立摆干扰后,系统在 2、5 秒内可以恢复到平衡点附近。

把以上仿真参数输入 Simulink 模型中

得到运行结果

从图中可知,系统稳定性还不错。

但这未必就是最好得参数。所以,下面改变 LQR 参数,比较结果变化。

确定最合适参数。

1、设 Q11=1000;Q22=500;Q33=500;

运行得到仿真结果: LQR 控制参数为:

k=31、6228 116、7093 -238、1742 29、1041 1、2221

-39、3596

可瞧出位置在 2 秒左右就可恢复到平衡点位置。而角度依然就是在 2、5 秒内恢复到平衡位置.2、设 Q11=1500;Q22=500;Q33=500;

运行得到仿真结果: LQR 控制参数为:

k= 38、7298 119、2083 —257、0671 34、1612 0、5092

-4 2、7166

可瞧出位置在1、5—2、0秒内就可恢复到平衡点位置.而角度依然就是在 2、5 秒内恢复到平衡位置。

3、设Q11=1500;Q22=500;Q33=500;

运行得到仿真结果: LQR 控制参数为:

k =

44、7214

121、1834 —272、5934

38、3562

—0、0849

—45、4751

可瞧出位置依然在 1、5秒就可恢复到平衡点位置。而角度依然就是在 2、5 秒内恢复到平衡位置.4、设 Q11=1500;Q22=1000;Q33=1000;

运行得到仿真结果: LQR 控制参数为: k =

38、7298

129、4996 -281、3118

35、73890、4721

—46、5905

可瞧出位置在 1、5—2、0内就可恢复到平衡点位置。而角度就是在 2、5 秒内恢复到平衡位置.5、设 Q11=1500;Q22=100;Q33=100;

运行得到仿真结果: LQR 控制参数为:

k =

38、7298

108、6175 -232、1487

32、4616

0、5479

-38、7170

可瞧出位置在 1、5内就可恢复到平衡点位置.而角度就是在 2 秒内恢复到平衡位置.通过对比,第 5 个参数最合适。

LQR 控制参数为: k =38、7298

108、6175 -232、1487

32、4616

0、5479

-38、7170 把其输入到Simulink 模型中。

得到运行结果。

此结果最好,系统不仅可以很好得稳定,而且在给定倒立摆干扰后,系统可在 2 秒内恢复到平衡点附近.八.个人小结。

倒立摆实验个人小结

李航 08011041

大三上学期得第一次机械工程实验,我们接触与学习了减速器,维持一个学期得实验,我们从结构,运动等方面,对机械有了更深得认识,而这个学期,我们要更进一步,从机械控制理论,来让自己对机械得理解,有一个新得高度。

我们接触得倒立摆就是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多个领域、多种技术得有机结合,其被控系统本身又就是一个绝对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得非线性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得控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

倒立摆数学模型:

通过对倒立摆系统得物理模型与实际模型得认知,以及对该系统得阶跃响应,可控性分析与频率响应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倒立摆系统就是不稳定得,可控得,所以就有了我们得课题:具体得控制方法。

在前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机械控制理论,了解了伯德图与奈奎斯特图,而在大一得高数学习中,我们初步学习了MATLAB,通过在图书馆以及网上查找资料,我们学习了SIMULINK仿真,为这次实验打下了一定得基础。

对于一级倒立摆线性系统,我们实验了两种控制方法:分别就是双PID控制与LQR控制。

常规得PID控制,就是最早得也就是最经典得一种控制方式,由于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因而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它有三个控制环节,分别就是比例、积分与微分,实验中使用得控制器得传递函数就是

其中Kp、Ki、Kd分别为比例系数、积分系数与微分系数。各个系数功能如下: 1、比例系数Kp增大,闭环系统得灵敏度增加,稳态误差减小,系统振荡增强;比例系数超过某个值时,闭环系统可能变得不稳定。

2、积分系数Ki增大,可以提高系统得型别,使系统由有差变为无差;积分作用太强会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3、微分系数Kd增大,预测系统变化趋势得作用增强,会使系统得超调量减小,响应时间变快.但就是上述得各个参数在调节过程中并不就是相互独立得,而就是会相互影响。PID控制得快速性较差,而且只能对摆角进行控制,无法控制位移。

双PID控制,则解决了传统得PID控制只能控制摆角得缺陷,但就是对于双PID控制,如何使摆角角度与小车位置达到协调,使系统响应收敛,就是个难题,而且PID控制就是单控制量,外部扰动对实验结果得影响会比较大,所以我们学习了线性二次型控制,也就就是LQR控制。

LQR控制就是通过最小化性能指标,得到系统得控制量U=-KX,其中Q,R,分别就是状态变量与输入向量得加权矩阵,X就是状态量,U就是控制量,K就是状态矩阵.根据期望性能指标选取Q与R,利用MATLAB 命令lqr 就可以得到反馈矩阵K 得值。K=lqr(A,B,Q,R)

改变矩阵Q 得值,可以得到不同得响应效果,Q 得值越大(在一定得范围之内),系统抵抗干扰得能力越强,调整时间越短。利用MATLAB自带得函数,可以很快算出反馈矩阵各参数得值.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LQR控制作为多变量得控制,稳定性,快速性与抗

干扰性都很好,LQR控制可得到状态线性反馈得最优控制规律 ,易于构成闭环最优控制就是现代控制理论中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得一种状态空间设计法。

实验心得: 比较这三种控制方法,经典PID控制方法得效果就是最不理想得,因为PID这类单输入输出得线性控制器,对于倒立摆这种非线性,很不稳定得系统,虽然能使其稳定,但就是快速性与抗干扰性都很差,相比较而言,LQR得效果就要好很多。

这次得倒立摆实验,可以说就是我做过得最难得一个实验了,不仅涉及面十分广,而且涉及得知识也都很难。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机械控制理论有了更深一步得了解,也把书上学得知识,应用到了实际中.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倒立摆这个经典得控制系统,也接触了PID与LQR等多种控制方法,让我们对机械,这个词得概念,也更加深入得有了自己得理解。

而且作为一个分组实验,我充分感受到了团队力量得强大,也体会到了克服困难得艰辛,学会了用多种得途径去解决难题。通过预习,借阅书籍,上网等多种途径,也为将来得学习打下良好得基础。

而且通过这个控制领域得经典基础实验,为将来考研以及科研都就是很有帮助得。

同时要感谢同学与老师对自己得帮助,让自己能顺利得完成这次实验.但就是在实验中,我个人也有一些建议。首先这个实验得基础就是机械控制理论基础这门课,但就是这么课我们在实验开始得时候压根就没学,所以前几周只能靠自学或者毫无进展,但就是自学不能保证效率,所以实验得时间安排感觉不就是很好。

倒立摆实验小结

李宗泽

我就是这次倒立摆实验我们小组得组长,由于分组得关系,我们组得组员平时成绩都不就是特别理想,但就是从一开始,我们就有信心能把这次实验完成。

这次实验要求我们运用经典控制理论控制直线一级倒立摆,包括实际系统模型得建立、控制器设计、频率响应分析、PID 控制分析等内容。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得线性最优控制LQR 方法实验控制倒立摆.并且能熟练得运用matlab解决实际问题,了解SIMULINK仿真。

倒立摆就是一种典型得快速、多变量、非线性、绝对不稳定、非最小相位系统.就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得典型实验平台,倒立摆实验就是运用古典控制理论,结合现代应用软件MATLAB里得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最后在实际实验中对摆杆进行快速性,准确性与稳定性控制,达到理想得效果。因此,研究倒立摆具有重要得理论与实践意义。

实验得初期,也就就是前几周,我们主要先大致预习了控制理论里得频率响应与时域响应得内容,了解了伯德图与奈奎斯特图得含义。并且到图书馆里借阅了相关书籍,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并且结合大一时得高数课,复习了matlab得基本操作。

这次实验得主要内容就是利用三种控制方法,使倒立摆系统达到稳定,并且比较三种控制方法得优劣。

我们首先做得就是经典PID控制,经典PID控制就是最早发展起来得一种控制方法,由于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因而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工业过

程控制中。该方法得主要思想就是:根据给定值r与系统得实际输出值c构成控制偏差e,然后将偏差得比例(P)、积分(I)与微分(D)三项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故称为PID控制。

比例环节P得作用,就是对当前时刻得偏差信号进行放大或衰减后作为控制信号输出。积分环节I可以累计从零时刻起到当前得输入信号得全部值。微分环节D得输出正比于输入得当前变化率,作用就是有偏差信号得当前变化率来预见随后得偏差将就是增大还就是减小,增减幅度如何。PID控制通过调节KP,KI,KD三个基本参数,来实现仿真,达到预期得控制效果,但就是PID控制就是一个单输入输出得控制,它只能摇杆得角度,而不能控制小车得位移。

双PID控制就是利用两个PID来同时控制倒立摆系统,双PID得模型如下:

双PID控制虽然能控制小车得位移,但就是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实验结果得曲线很难达到收敛,往往都就是发散得。

LQR控制: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问题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得位置,受到控制界得普遍重视,应用十分广泛,就是现代控制理论得中最重要得成果之一。线性二次型(LQ)

性能指标易于分析、处理与计算,而且通过线性二次型最优设计方法得到得倒立摆系统控制方法,具好较好得鲁棒性与动态特性以及能够获得线性反馈结构等优点,因而在实际得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得应用。

LQR控制通过matlab得程序,根据期望性能指标选取Q与R,就可以得到反馈矩阵K得值。改变矩阵Q得值,可以得到不同得响应结果,Q得值越大,系统抵抗干扰能力越强,调整时间越短。

从实验得结果来瞧,LQR控制在快速性与抗干扰性上,都要强于PID控制,这就是因为LQR就是多变量控制.经过了这次实验,我有了很多收获:

1.作为一个小组得组长,我体会到了自己身上得责任与压力,从分配任务到实验进行,实验报告,对我自己都就是一个很好得锻炼。

2.这次实验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到得知识,复习了matlab得应用,了解了simulink模块得应用,而且也对现代控制理论有了理解,为将来得学习打下基础.3.体会到了团队力量得强大,大家得互相努力,才有了这次实验得成功.4.最后离不开老师与同学对自己与我们这个小组得帮助,感谢老师与同学. 倒立摆实验小结 机自82

刘凯

08011044 倒立摆就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得典型实验平台。由于倒立摆系统得控制策略与杂技运动员顶杆平衡表演得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处,极富趣味性,而且许多抽象得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与系统抗干扰能力等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得表现出来。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得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与强耦合特性。主要特点包括:1、开放性:采用四轴运动控制板卡,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非常容易扩展,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置.系统软件接口充分开放,用户不仅可以使用配套得实验软件,而且可以根据自己得实际需要扩展软件得功能.2 模块化:系统得机械部分可以选用直线或者旋转平台,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成一级、二级或者三级倒立摆.而三级摆可以方便地改装成两级摆,两级摆可以

改装成一级摆。系统实验软件同样就是基于模块化得思想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

增加或者修改相应得功能模块。简易安全:摆实验系统包括运动控制板卡、电控箱(旋转平台系统中与机械本体联在一起)、机械本体与微型计算机几个部分组成,安装升级方便。同时在机械、运动控制板卡与实验软件上都采取了积极措施,保证实验时人员得安全可靠与仪器安全。方便性:倒立摆系统易于安装、升级,同时软件界面操作简单。先进性:采用工业级四轴运动控制板卡作为核心控制系统,先进得交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检测元件使用高精度高性能光电码盘。系统设计符合当今先进得运动控制发展方向。

6 实验软件多样化:用于实验得软件包括经典得BorlandC++,VC++,以及控制领域使用最多得仿真工具 Matlab,提供完备得设备接口与程序接口,方便用户进行实验与开发.特性包括

1)

非线性

倒立摆就是一个典型得非线性复杂系统,实际中可以通过线性化得到系统得近似模型,线性化处理后再进行控制。也可以利用非线性控制理论对其进行控制。倒立摆得非线性控制正成为一个研究得热点。

2)

不确定性

主要就是模型误差以及机械传动间隙,各种阻力等,实际控制中一般通过减少各种误差来降低不确定性,如通过施加预紧力减少皮带或齿轮得传动误差,利用滚珠轴承减少摩擦阻力等不确定因素。

3)

耦合性

倒立摆得各级摆杆之间,以及与运动模块之间都有很强得耦合关系,在倒立摆得控制中一般都在平衡点附近进行解耦计算,忽略一些次要得耦合量。

4)

开环不稳定性

倒立摆得平衡状态只有两个,即在垂直向上得状态与垂直向下得状态,其中垂直向上为绝对不稳定得平衡点,垂直向下为稳定得平衡点。5)约束限制

由于机构得限制,如运动模块行程限制,电机力矩限制等。为了制造方便与降低成本,倒立摆得结构尺寸与电机功率都尽量要求最小,行程限制对倒立摆得摆起影响尤为突出,容易出现小车得撞边现象。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机械控制理论基础这门课程正好应用在本次实验上。我们借阅了很多关于智能控制及现代理论控制方面得书籍,深入地了一级倒立摆,二级倒立摆得原理。,、在完成得过程中尽管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就是在老师与同学得帮助下,在通过我们自己得努力,也顺利将其克服。实验结束了,我们受益匪浅,这次实验不但锻炼了我们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还使我们对机械控制系统得进一步认识,培养了我们小组成员得分工协作能力。

报告汇编 Compilation of reports 20XX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摆的研究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3、能够使用 “ 控制变量 ” 的方法,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4、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5、认识到 “ 控制变量 ” 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器材:

铁架台、长度不等的 摆线 若干、摆锤(木质、铁质)、夹子(用来固定线)、记录表、计时钟表

实验一:研究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关系。

假设:摆的快慢跟摆角的大小有关。

猜测:摆角越大,摆的速度越快;摆角越小,摆的速度越慢。

改变的条件:只改变摆角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摆重和摆线。

摆角的大小 实验数据(次/15 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0 度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60 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二: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重的关系。

假设:摆的快慢跟摆锤的重量有关。

猜测:摆锤越重,摆的速度越快;摆锤越轻,摆的速度越慢。

改变的条件:只改变摆重 不改变的条件:摆角和摆线 摆锤的重量 实验数据(次/15 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原来重量倍重量倍重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三: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的关系。

假 设:摆的快慢跟摆线的长短有关。

猜测:摆线越长,摆的速度越快;摆线越短,摆的速度越慢。

改变的条件:只改变摆线。

不改变的条件:摆角和摆重。

摆线的长短 实验数据(次/15 秒)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原来长度倍长度倍长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569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23日 11:49
下一篇 2023年5月23日 11:49

相关推荐

  • 纪律警示教育心得

    纪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5篇 干部们加强学习,大兴学习之风,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迫切需要。你知道如何写警示心得?警示心得能让你总结警示教育中的收获。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纪律警示…

    2023年3月8日
    194
  • 网络培训心得

    网络培训心得优秀3篇 网络培训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网络培训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网络培训心得优秀3篇】,供你选择借鉴。 网络培…

    2023年2月25日
    180
  • 商铺买卖合同范本(热门6篇)

    商铺买卖合同范本 第1篇供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 需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协商,就乙方向甲方购买节电器产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购买产品清…

    2023年5月6日
    125
  • 金融合同:中国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外汇流动资金贷款合同范本

    合同号:________________   一、合同双方  借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贷方:中银信托投资公司   二、贷款种类  本合同项下贷款为…

    2023年5月2日
    154
  • 精选同学春节聚会的发言稿

    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023年4月17日
    172
  • 最新商品房的买卖合同(必备6篇)

    最新商品房的买卖合同 第1篇甲方(卖方):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 电话:_______ 乙方(买方):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 电话:____…

    2023年5月7日
    1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