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Last Duchess翻译 和赏析

“My Last Duchess”我已故的公爵夫人(:My Last Duchess“)

My Last Duchess Robert Browning

That’s my last Duchess painted on the wall, Looking as if she were alive.I call

That piece a wonder, now: Frà Pandolf’s hands Worked busily a day, and there she stands.Will ‘t please you sit and look at her? I said ‘Frà Pandolf’ by design, for never read Strangers like you that pictured countenance, The depth and passion of its earnest glance, But to myself they turned(since none puts by The curtain I have drawn for you, but I)

And seemed as they would ask me, if they durst, How such a glance came there;so, not the first Are you to turn and ask thus.Sir, ‘t was not Her husband’s presence only, called that spot Of joy into the Duchess’ cheek: perhaps Frà Pandolf chanced to say, ‘Her mantle laps Over my lady’s wrist too much,’ or ‘Paint Must never hope to reproduce the faint Half-flush that dies along her throat:’ such stuff Was courtesy, she thought, and cause enough For calling up that spot of joy.She had

A heart–how shall I say?–too soon made glad, Too easily impressed;she liked whate’er She looked on, and her looks went everywhere.Sir, ‘t was all one!my favour at her breast, The dropping of the daylight in the West, The bough of cherries some officious fool Broke in the orchard for her, the white mule She rode with round the terrace–all and each Would draw from her alike the approving speech,Or blush, at least.She thanked men,–good!but thanked Somehow–I know not how–as if she ranked my gift of a nine-hundred-years-old name With anybody’s gift.Who’d stoop to blame This sort of trifling? Even had you skill

In speech–(which I have not)–to make your will Quite clear to such an one, and say, ‘Just this Or that in you disgusts me;here you miss, Or there exceed the mark’–and if she let Herself be lessoned so, nor plainly set Her wits to yours, forsooth, and made excuse,–E’en then would be some stooping;and I choose Never to stoop.Oh, sir, she smiled, no doubt, Whene’er I passed her;but who passed without Much the same smile? This grew;I have commands;Then all smiles stopped together.There she stands As if alive.Will ‘t please you rise? We’ll meet The company below then.I repeat,The Count your master’s known munificence Is ample warrant that no just pretence Of mine for dowry will be disallowed;Though his fair daughter’s self, as I avowed At starting, is my object.Nay, we’ll go Together down, sir.Notice Neptune, though, Taming a sea-horse, thought a rarity,Which Claus of Innsbruck cast in bronze for me!

我的前公爵夫人

墙上的这幅面是我的前公爵夫人,看起来就像她活着一样。如今,我称它为奇迹:潘道夫师的手笔

经一日忙碌,从此她就在此站立。

你愿坐下看看她吗?我有意提起

潘道夫,因为外来的生客(例如你)

凡是见了画中描绘的面容、那真挚的眼神的深邃和热情,没有一个不转向我(因为除我外

再没有别人把画上的帘幕拉开),似乎想问我可是又不大敢问;

是从哪儿来的——这样的眼神?

你并非第一个人回头这样问我。

先生,不仅仅是她丈夫的在座

使公爵夫人面带欢容,可能

潘道夫偶然说过:“夫人的披风

盖住她的手腕太多,”或者说:

“隐约的红晕向颈部渐渐隐没,这绝非任何颜料所能复制。” 这种无聊话,却被她当成好意,也足以唤起她的欢心。她那颗心——

怎么说好呢?——要取悦容易得很,也太易感动。她看到什么都喜欢,而她的目光又偏爱到处观看。

先生,她对什么都一样!她胸口上

佩戴的我的赠品,或落日的余光;

过分殷勤的傻子在园中攀折

给她的一枝樱桃,或她骑着

绕行花圃的白骡——所有这一切

都会使她同样地赞羡不绝,或至少泛起红晕。她感激人.好的!

但她的感激(我说不上怎么搞的)

仿佛把我赐她的九百年的门第与任何人的赠品并列。谁愿意

屈尊去谴责这种轻浮举止?即使

你有口才(我却没有)能把你的意志

给这样的人儿充分说明:“你这点

或那点令我讨厌。这儿你差得远,而那儿你超越了界限。”即使她肯听

你这样训诫她而毫不争论,毫不为自己辩解,——我也觉得

这会有失身份,所以我选择

绝不屈尊。哦,先生,她总是在微笑,每逢我走过;但是谁人走过得不到

同样慷慨的微笑?发展至此,我下了令:于是一切微笑都从此制止。

她站在那儿,像活着一样。请你起身

客人们在楼下等。我再重复一声: 你的主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

足以充分保证:我对嫁妆

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

当然.如我开头声明的,他美貌的小姐

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别客气,让咱们

一同下楼吧。但请看这海神尼普顿

在驯服海马,这是件珍贵的收藏,是克劳斯为我特制的青铜铸像。

Robert Browning: a famous 19th century(Victorian)British poet, particularly well-known for his early monologue ”My Last Duchess“(《我的已故的公爵夫人》).In the poem, a duke speaks about his dead wife.The poem is about murder, mystery and intrigue, but all in indirect allusions(暗示).Readers may sense that the duke kills his wife or causes her death, but no evidence is shown.The language of the poem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The use of dramatic monologue forces readers to work hard to find the meaning behind the duke’s words.When talking about Robert Browning, we have to mention his wife,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She was a famous poet, too.She wrote many sonnets, a type of 14 line poem, the same as Shakespeare did.Elizabeth and her husband Robert had a great love affair, almost like a movie.Browning was six years younger than his wife.They ran away to Italy to get married.戏剧独白”写新诗——布朗宁

罗伯特 布朗宁(1882——1889)是维多利亚时代第二大诗人.他生于伦敦,家庭富裕,文化气氛浓厚.他喜爱拜伦,雪莱,济慈的诗歌,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写诗,他出版的第一首诗《波琳》(1833)可见出雪莱诗风的影响.有批评指责诗人过分暴露自我意识和主观感情,这使得他寻求新的表现手法,采用他人独白的形式写诗.1835年,布朗宁发表长诗《帕拉塞尔萨斯》,写中世纪一个瑞士医师不顾宗教迫害,献身医学的悲剧故事.布朗宁喜欢从古代或异国历史事件取材,以后他又在诗里写了被处决的查理一世的宠臣(《斯特拉福德》,1837),18世纪德国风琴师(《艾卜特 佛格列》)等.从1841—1846年,他写了6部诗剧:《皮帕走过了》,《维克托王和查尔斯王》,《德鲁兹人的归来》,《纹章上的污点》等,收进了《铃铛和石榴》一书.他的诗剧不重情节,而是侧重挖掘,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描写“角色中的行动,而不是行动中的角色”.如《皮帕走过了》,写意大利一个女织工在唯一可以不做工的节日里唱着歌走过街上,她羡慕富人家的舒适,而在富人家里,惨剧却正要发生,4个并不相连的人家听到她的歌声产生了不同的反响,皮帕并不知道她的歌声带来了避恶扬善的效果.书中的《戏剧抒情诗》和《戏剧罗曼斯》中的一些诗歌,成功地运用了“戏剧独白”的手法.著名的《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里,主人公公爵向来宾介绍亡妻的画象,在他吞吐断续的谈话中,读者了解

到他妻子与画家的爱.和他由嫉妒而杀妻的历史.诗人让诗的叙述者剖白自己内心,使读者,人物和作者处于适当的位置,独白的语气随想象中的听者的存在而波澜起伏,读者从人物富戏剧性的独白中推理和想象,探知隐蔽的作者的观点.1855年发表的重要诗集《男人和女人》标志着布朗宁“戏剧独白”方式的成熟,5l首诗题材多样,诗体多姿.1864年,他又发表诗集《戏剧人物》,让众多人物向读者披露自己的内心,人生的经验和生活的主张.他写到现实生活中的邪恶,但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劝告世人乐观,振作,他在最后的诗集“《自遣集》卷末尾声写道:”他从不退转而是把胸向前,/从不怀疑乌云会消散,/从不胡思乱想,纵然对的挫败,错的胜利./仍认为我们跌倒以便再起,挫败便再战,/睡以便醒.“

叙事长诗《环与书》(1868—1869)是布朗宁后斯最重要的作品,也表现了他对正义的信念.长诗12章,根据17世纪末罗马一起谋杀案写成.年老的圭迪伯爵贪图平民少女蓬皮丽娅家产娶她为妻,蓬皮丽娅的养父母发现伯爵家道已衰落,追回他们陪嫁的财产.圭迪虐待妻子为报复,蓬皮丽娅在年轻牧师卡蓬萨基帮助上出逃,被圭迪抓住遣人修道院.圣诞节蓬皮丽娅带着新生儿子回养父母家,惨遭圭迪及帮凶的杀害.教皇主持正义,力排众议,判处圭迪死刑.诗人将在旧书摊上觅得的谋杀案审判记录”老黄书“当作”黄金“,掺入想象的”合金“,铸成艺术品”指环“,这便是书名”环与书“的由来.布朗宁通过人物独白展示案件审理过程,从不同立场,角度叙述对案件的看法和发言人不同的性格,如3个罗马市民代表罗马人不同的态度,圭迪的独白表现了冷酷自私,怙恶不悛的性格.布朗宁为心理描写大师,接受了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影响,用形象表达哲理的论述,喜用独特的譬喻,有的诗作流于悔涩.他在世时诗名不如丁尼生,但当代评论视他为现代诗歌先驱之一,T S 艾略特,庞德,弗罗斯特等当代诗人都吸收了他的”戏剧独白”手法写诗.谈布朗宁总会谈到他的妻子,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 巴雪特 布朗宁(1806—1861).布朗宁夫妇的爱情故事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布朗宁的爱使得长

期卧病的她站立起来,并一起私奔到意大利.《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1850)是她赠给丈夫的爱情诗,表现爱情战胜死亡的主题,情感真挚动人,是19世纪中叶英国诗歌佳作.她的诗作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代表作《孩子们的哭声》(1844)反映童工的痛苦生活.她被公认为当时英国最优秀诗人之一.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评析

2005年6月 第15卷第2期 愉 林 学 院 学报

JOURNAL OF YULJN COLLEGE Jun.20 05 Vol.15 No.2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 — 《 我 已 故 的公爵夫人》评析 李 海 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维多利亚时期的大诗人罗伯特·勃胡宁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贡献是成功地发展了“戏剧

独白”的诗歌体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戏剧独白诗的代表作—(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戏剧独白的 特色做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我已故的公爵夫人》;戏剧性;戏剧独白

中图分类号:156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05)02–0064—04

“一 个 一 流的、无双的现代人”是亨利·詹姆士对维多利亚时代优秀诗人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成就的评价。勃朗宁对英国诗歌最具独创性的成就在于成功地发展了“戏剧”独白体裁,使这一诗歌形式臻于完美。

所谓戏剧独白诗即以假设人物口吻所写的第一人称诗歌。勃朗宁的诗歌大多采用“戏剧独白”形式。然而,最能代表勃朗宁在“戏剧独白”诗歌形式上成就的是他的典型戏剧独白诗。这些诗中存在虚构的说话人,一个或多个听者,戏剧场景以及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勃朗宁最杰出的诗歌几乎都归于此类。《我已故的公爵夫人》堪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在 《我 已 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说话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位公爵,他正预备再度结婚。对象是一位伯爵的千金。为了确定嫁妆的数目,伯爵派了一位使者来谈判。公爵领着这位使者在他的宫殿内参观艺术收藏,其中就有他已故公爵夫人的画像。在整首诗中,公爵滔滔不决,尽情抒发;而使者缄默不语,似在凝听。在勃朗宁的诸多戏剧独白诗中,这首诗典型地呈现了戏剧独白诗的特色。因此,本文从此诗人手,对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特色作出较为详尽的分析。

一、勃 朗 宁戏剧独白诗的戏剧性

“勃 朗 宁 是最早明确揭示戏剧性独白的性质的人。尽管他从未使用过这个术语,但没有任何一个诗人像他那样对„戏剧性‟情有独钟。他在四部诗作的书名中都使用了„戏剧性‟这个定语:《戏剧性抒情诗》、《戏剧性浪漫传奇和抒情诗》(Dramatic Romances and Lyrics,18 45)、《戏剧性代言人》(Dramatic Personae,18 64)和《戏剧性田园诗》(Dramatic Idyls,1879)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表现了客观抒情诗的原则和方法”。勃朗宁曾经给他的诗歌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它们尽管在表达上是抒情的,其内容是戏剧的,是诸多想象人物的表达,而不是我的。,(3](F73)他的戏剧性最显著地体现于三个戏剧性要素的存在:戏剧性的说话人,缄默的听者以及戏剧性的场景。每一要素的存在都给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增添了戏剧性的效果。在 此 三要 素中,最关键的是说话人。勃朗宁戏剧独自中的说话人皆为想象中的人物,而非诗人自己。他们大多生活在距作者所在年代遥远的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的主人公即为一位16世纪的意大利伯爵。在读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性格特点,还可从中推断出听者的情况以及诗歌的背景环境。因此,诗人在创作戏剧性主人公时至少有三个目的:借主人公的口同时展示诗歌情节、人物及场景。除了戏剧性说话人,听者在典型戏剧独白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他始终保持沉默,但其存在和反应充分地体现在说话人的言语之中。沉默听者的存在是戏剧独白诗中最具特色的成分。我们可以想像有人在听,然而永远也不会有人作答。“这是一种我们只能听到一方的对话。, 经过勃朗宁的处理,我们能感受到听者的存在,却又不会为他的沉默而不安。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你看”“阁下”这些词提醒了我们听者的存在,“贵主人伯爵夫人慷慨大方、闻名遐迩”一句告诉我们听者的身份,而“您不是第一个转过身来这么问。”和“让我们去楼下。“等句则向我们暗示了听者的举止行动。

因此,使者虽一言不发,我们却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存在。说话人和听者所在的场景对戏剧独白诗的创作也很重要,其中的每一细节都有助于增加诗歌的戏剧性。《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为背景。地点是在公爵的宫殿内,宫中陈列着“教兄潘多拉”所画的像及“因城的克劳斯”雕刻的海神,海马等艺术收藏。所有这些有关独白背景的暗示都使独白中展示的情节更为真实、丰满。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是戏剧的,因而也是客观的。说话人鲜明的个性特征,戏剧性的场景,再加上沉默听者的存在,一切都将诗歌的主人公和诗歌的创作人严格地区分开来。勃朗宁没有在其诗歌中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诗中的观点明显是虚构的说话人的观点。诗人在刻画主人公时没有将其道德化,“对主人公的行为不加评判”。诗人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其结果是促使读者积极地、主动地去读。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我们可以根据诗中呈现的细节推断出公爵夫人一定是一个温婉可亲的女人;而从公爵关于“降低身份”的评论,我们又会不由得疑惑,公爵是否确如他自己声称的那么富贵?

我给 的 礼 物,那沉沉蓦色坠落在西天,不知 是 哪 个多事的傻瓜为他从果园 折 来 的 樱桃,还有在廊前盘桓

骑着 的 那 头白骡— 所有这些,各式各样,都会 引 来 她同样的赞许,或者,至少是,同样 的 红 晕。她向人们致谢— 那很好嘛,可 她 那 种道谢的劲儿,不知怎么搞的,就 像 把 我给他的九百年古老的姓氏,看 得 和 任何人给的礼物一般的价值。可谁 能降低身份来责备这类小疵庆

诗歌最后一段中所提的“海神”和“海马”的形象更进一步揭露了这位公爵的本性。

别客 气,让我们

一块 儿 下 楼吧,阁下!请注意这尊海神,正在 驯 一 匹海马,据说可是一件宝贝呢,它可 是 因城 的克劳斯为我用铜铸的。

在此段中,“海马”类比了公爵夫人,是他驯服的对象,可见其专横:“为我用铜铸的”表现了他的自大;而诗中隐含的欲将公爵夫人变为他的一个收藏品的意图又揭示了他的残忍。“不论是残暴还是贪婪,他都出之以最合礼貌的文雅语言。由此可见,在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中,判断不是封闭的,而是间接的,要靠每个读者自己去演绎。

二、主 人 公的自我剖析

勃 朗 宁 的戏剧独白诗是客观的,具有戏剧性的。然而和戏剧不同的是,勃朗宁的戏剧独白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剖析,而不是对人物外部世界的描述。他对人物灵魂内部的兴趣总是超过他对外在行动的兴趣。他的戏剧独白大都因其对角色的细腻刻画,对人物本性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而著称。而他的戏剧独白诗中,情节之所以有用或重要仅仅因为它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因此,(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主要揭示的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婚姻或审美观,而是公爵这一人物的本性。刻画灵魂始终是勃朗宁诗歌艺术的目标。为了 揭 示 主人公的灵魂的发展,勃朗宁采用了独白的形式让主人公进行自我剖析,换而言之,“勃朗宁诗歌中的戏剧情节不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展示的,而是体现在人物的内心独白里。独白作为自我表达的最佳途径可促使主人公进行淋漓尽致的自我剖析,从而不自觉地暴露其在某个特定环境中的思想和情感。这样,通过自始至终地聆听主人公的自述,我们可对其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当公爵试图诽谤他的妻子时,却暴薄了自己狭隘、险诈的内心。他那骄傲自大、残忍专横、好妒贪婪的品行跃然其独白之中。从这首诗,我们可见勃朗宁对人性多面性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动机的透彻分析。

独 白 形 式在人物刻画中的另一优势是使说话人自然而然地说些多余的话,从而导致主人公更深层次地自我揭露。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这位公爵为什么将他已故的公爵夫人的故事独独告诉他未来的特使?公爵讲这番话无疑是有目的的。他不是因为想说出心里话或想引起特使的兴趣,而是为了告诉特使他需要一个怎样的公爵夫人。然而,他说的很多话却暴露了自己的狭隘专横,其结果对整个事态必然毫无益处,只会破坏其进展。因此,动机并不能完全结束公爵所说的那席话。他因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独白之中而不由自主地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勃朗宁戏剧独白诗中沉默听者的存在也刺激了说话人的自我剖析。他的存在使得主人公讲话时意识更流畅协调,同时也给独白带上了某种动机。为了实现这一动机,说话人必然会不由自主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为了给特使留下深刻印象,他所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受着特使反映的影响。此外,听者的被动性能将主人公的性格衬托得更加生动美满。正如在《我已故的公

爵夫人》中,特使的驯服使得公爵更显狂妄自大。勃 朗 宁 在其戏剧独白中还注意采用各种诗歌技巧来帮助他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和内涵。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按其形式大致可分为诗节、英雄双行诗和素体诗三类。他在选择某个具体的诗歌形式时不是盲目的,而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以为人物刻画和诗歌意义的表达服务。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勃朗宁采用压韵的抑扬格双行诗作为其韵律。然而,他采用的是开放的双行诗,其中有许多意义连贯的诗行。这样的创作抛弃了双行诗韵律中原有的正式和规范,使诗歌最终的节奏显得自然而拘谨。像这样对一种正式的诗歌形式加以非正式化的巧妙处理既体现了言语式诗歌的实际韵律,同时也和公爵自信的口吻相协调,表明他在那种随意的场合中放松了惯常的骄傲和正统。

三、勃 朗 宁戏剧独白诗中的“恶棍”形象

勃 朗宁 的 “戏剧独白”在那些以“有罪之人”为主人公的诗歌中达到其至高境界。这些恶棍形象因不需体现道德上的意义而显得真实。同时,他们的所见所闻也因受到扭曲更加生动。这样的人物更易于将我们带人诗歌以外真实的生活中去。勃朗宁在这类诗歌中大多采用反语的手法,生动有为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其本质,并暗示对主人公的态度和看法。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中的戏剧反j晋根据其性质

大致可分为两类: 1.主 人 公 要说的和他真实说出的话之间的矛盾。

在《 我 已 故的公爵夫人》中,公爵本欲指责他已故的公爵夫人,却在无意之中赞扬了她的纯洁和善良。对这位夫人,尽管公爵本人觉得不甚满意,读者却从他的话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阁 下,并 不是只当着他丈夫的面,夫人 才 让 她 双颊染上这片欢乐之晕,也许 只是 教 兄 潘多拉碰巧说了这么一句: “夫 人 的 披风把夫人手腕盖住了。”或者: “画 笔 永 远也别想描出您颈项的颜色,那淡 淡 的 红晕就在这儿渐渐地消失。” 她 会 把 这套闲扯当作是殷勤,从而 使 它 们也足以唤起她颊上的那片红晕。她那 颗 心 — 我该怎么说呢~— 太容易欢欣。太 容 易 受感动;不管她看到的是什么,她 都 喜 欢;而她的眼睛又是不管什么 都要 看。

公 爵 夫 人脸上的红晕和微笑令公爵反感,而读者感到的却是一份纯真。因此,不管公爵对这位年轻的夫人如何贬低和指责,我们对她却颇有好感。相反,诗中体现的公爵的品行却令人厌恶。不管他是如何竭力扮作艺术的贵族资助人和谦和待客的绅士,都无法掩饰他灵魂的卑劣。

2.表 象 和 实质之间的矛盾

勃 朗 宁 的戏剧独白诗善于透过主人公为了适应社会角色小扮演的表面的自我来揭示其本质的、真实的自我。用勃朗宁自己的话讲,他喜欢“揭示灵魂的面纱。他的许多戏剧独白诗就像是“脱衣舞,”对人物隐藏起来的真实灵魂进行层层揭露,从而体现笼统的传统形象和具体的个人形象之间无法避免的差异。“公爵”在人们想来应该是威严、大度和仁慈的。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一诗中却不然。这位公爵虽貌似尊贵,内心却是极端狭隘、残忍和贪婪。这一形象给读者的是强烈的震撼,也反映了勃朗宁对形形色色的人物灵魂深处的敏锐洞察。

四、同 惰 与道德批判之间的冲突

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大多都涉及心理描写或灵魂研究,主题的性质决定了其阅读的难度。然而,诗歌中第一人称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这种困难,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从说话人的角度去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因此至少是暂时得站在他的立场”。在读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时,即使是为了了解时间、地点等最基本、最简单的事实,我们也必须借助说话人的眼睛去看,并深人他的思想,不断地进行一种“同感注意”的操练。这样才能对主人公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有透彻地了解。这种“同感”操练的关键在于把我们自己当作一分子。我们不仅要挖掘诗歌中的情感,更主要的是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在此,我们必须也愿意从主人公的角度来

李海明: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

了解一切。权利和自由。事实上,暂停对公爵的道德批判是我

然而,我们在读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时不仅有们为了充分欣赏这个特殊人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痛感,我们经历的还是一种“分裂意识”。一方面,同情与批判之间的冲突在勃朗宁这些描述“恶棍”形象的诗歌中常常会因主人公品行的多面性而深深吸引,并进人到他/她的意识之中;同时,戏剧独进一步加剧。此时,诗人对主人公的态度也更加复白客观主义时刻会提醒我们二他/她只是一个戏剧人杂。那位意大利公爵无疑是个自负又自私的凶残之物,诗歌很可能还有其他的意义。因此,为了充分地辈。然而,从诗歌中所提及到的“教兄潘多拉,‟(文

把握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我们一方面需要同情他/ 艺复兴时期一位画家)和“因城的克劳斯,‟(一位著

她,一方面也要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诗歌中可能包含名的雕塑家)又可见他对绘画和雕塑很感兴趣并有 的道德批判。同情和批判的冲突是衡量一首戏剧独一定艺术品位和鉴赏力。这一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必

白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冲突在那些以“有然导致了读者思想中同情和批判的纠缠,此间的冲

罪之人”为主人公的诗歌中自然尤为明显。突也更加激烈。

在《 我 已 故的公爵夫人》中,公爵行为的暴虐本总而言之,勃朗宁作为与丁尼生并驾齐驱于维

应受到谴责,然而诗歌遥远的故事背景以及其中第多利亚时代的伟大诗人,其诗歌上的艺术成就集中

一人称的采用会使我们暂时忘却对公爵的道德批体现于他那独具特色的“戏剧独白”诗中。《我已故

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为他的泰然自若,他的艺术的公爵夫人》是其典型的代表诗作。若将文中所举

品位以及他傲慢的贵族气质所吸引。这些气质折服勃朗宁戏剧独白诗的各种特色运用于勃朗宁其他诸

了特使,也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我们甚至愿多诗歌的分析之中,想必会对“戏剧独白”这一诗歌

意将自己想像成公爵以在意念上与他一起享受那份体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参考文献: [I〕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J].北京:外国文学评论,2004(2).[2]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 ] La ngbaum Rober,th ep oetry ofE xperience:Th ed ramaticM onologuei nL iterary Tradition[M ] N ewY ork:Ra ndomH ouse,19 57.[4]RamjiL ard,Robert B rowning:An E valuationo fH isH istory.N ewD elhi:Am tiB ookC entre,19 82.[5〕陈维来译.英国诗选【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6〕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仁7」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8 ] B urrowsL eonard,Bro wningt heP oet:A nI ntroductory Study.「M].N edland,W estern Australia:U niversityo f WesternA ustraliaP ress,19 69.[9 ] Si nfieldA lan,Dr amaticM onologue[ M ].Lo ndon:M ethuon&Co.Lt d,19 77.(责 任 编 辑 : 赵 迪 奉)

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译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层霄:弥漫的云气。

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骄:壮健的样子。

可惜:可爱。

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杜宇:杜鹃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苏轼生活史的转折点,这飞来横灾彻底地粉碎了苏轼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从此以后,苏轼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但苏轼没有被痛苦压倒。他住在黄州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

他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反映在创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此词是其中之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写得很优美的散文,可与其《记承天寺夜游》媲美。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溪”作一个量词,巧妙又无痕地把风,月与溪融为一体,并洗去了风尘世俗之感。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由于感情的挚浓,使比喻的客体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显得更鲜明,更生动。这种表现手法是从生活中来的,不背理,更不违情。月色皎洁,加之以醉人痴语,怪不得异想天开,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这是“情”。“情理交至”,这就更巧妙地揭开了词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这个境界是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如果有一丁点儿外物羼入,就会被损害,被践踏。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富的联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词中不去写“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词人真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难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给读者留下了第一次动人的印象。

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声声慢,词牌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慢曲相对于令曲,字句长,韵少,节奏舒缓。虽是单遍,但唱起来格外悠长婉转,唐人就有“慢处声迟情更多”的说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声声慢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

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

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两句写社散后的情况——太阳西下,桑树和柘树的影子已经斜了,天色已晚;春社散后,人声渐稀,到处可见喝得醉醺醺的人们,由家人或邻里搀扶着回家。诗句不正面写庆祝活动的热闹欢乐场景,却用特写镜头选取高潮之后的尾声来表现它,匠心别致,手法含蓄,回味深长,生活情趣极浓,历来脍炙人口。

出自王驾《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棚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春社散:春设的聚宴已经散了。

醉人:喝醉酒的人。

参考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

赏析

《社日》是诗人王驾(一作张演)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此诗作于其归隐之后。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王驾这首《社日》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作社的情景,却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诗的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这地名本身很诱人,湖的名字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所谓“故园乔木”,即指社树,它象征乡里,故受人崇拜。其中桑、梓二木即古人常用为社树的树种。此诗的“桑柘”紧扣社日,即此之谓,可见笔无旁鹜。同时,村里植有“桑柘”,说明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农民的赞赏与热爱之情。

代赠

唐代: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作,诗中的女子,深居高楼,黄昏时分,她因百般无聊赖而思念起情人来了。对其思念越浓,就越渴望和他相见,恨不得他立刻出现在楼前,她按耐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走到楼头前,想去眺望远处,看看他来了没有。可是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他怎么知道自己在思念他呢?就算知道又如何能这么快就来到跟前呢?她只得止步,折回楼内,欲望还休,欲见而无法相见,这种复杂的心情折磨得她坐立难安,满楼徘徊。此句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完全表现出来了。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这样的环境有很强的暗示性,往往用来点染离愁与相思。如李白的“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就是在这样一种意境中展开。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即停止、罢休之意。为什么欲望还休呢?答案隐藏在下一句里。

“玉梯”,楼梯、阶梯的美称。“横绝”,即横度。南朝诗人江淹《倡妇自悲赋》写汉宫佳人失宠独居,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之句。“玉梯虚”是说玉梯虚设,无人来登。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原来,主人公渴望见到心上人,情不自禁地要上楼眺望;突然想到他不能前来,于是停下了脚步。唉,不望也罢,免得再添一段新愁。就在这迟疑进退间,天上一弯新月洒下淡淡的清辉,将她的无限思念与失望投射在孤寂的身影中。“月如钩”,一作“月中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春风”反衬了“愁”。愁人眼里无春色,抬头望月,新月如钩。低头近观,只见芭蕉树的蕉心还未舒展,丁香树上尽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各自含愁不解。这既是主人公眼前实景的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芭蕉未展、丁香未开本是客观的自然景物,无所谓愁,但在主人公眼里却是满目哀愁。这是因为心中有愁,所以蕉叶难以舒展;满腹是恨,故而花瓣怨结难开。人之愁极,故而触目伤情,而触目之悲更添离人之恨。这两句诗移情入景,借景写情,设喻精巧,融比兴象征为一体。

诗人用不展的芭蕉和固结的丁香来比喻愁绪,不仅使得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具体形象,更使得这种比况具有某种象征的意味。不展的芭蕉与固结的丁香,不仅是主人公愁绪的触发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又成为其愁思的载体和象征。

这两句意境优美,音情摇曳,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两地徘徊表现得兴味悠长,多少情思尽在其中。清人陆鸣皋说:“妙在‘同’,又妙在‘各自’,他人累言不能尽者,此以一语蔽之。”赞叹的就是这两句诗的含韵不尽。

浣溪沙 李煜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人赋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惯用暗笔,像这首在词中点明“春恨”还是罕见的。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作者用了词家惯用的对景抒情的手法,然而却用得很不一般。

词的开头头先来了句“手卷真珠上玉钩”,即非景语,也非情语,而是客观平直的叙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唤景。首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若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不足以包真珠也。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上片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

下片从人事着笔,是对春恨的进一步申说,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结果。“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那充满“春恨”的人事内容究竟具体何指。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王感化尝为之连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这样看来,词中的春恨就不是这位风流天子对景抒情的一般闲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译诗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绽放。柔美得树气味清香,优雅的正称幽人的趣味。无意争夺高低,梅蕊别来妒忌。含着春雨,结下愁千绪,仿佛在追忆江南的主。

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所谓“幽人趣”。而扣题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树”。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时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一种衬托。

下阕由形而传神,写丁香之精神所在。也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其无意与群芳,尤其是“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朱庆馀《早梅》),号称内修外美、玉蕊清香的梅花,争春斗艳,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散露出的那种愁绪。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空阔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小波浪;

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由于红军在度过这里时没有费一兵一卒,所以让人感到温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相比起金沙江,这里的伤亡惨重,所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文学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样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已极。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国军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作品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在《浪淘沙·北戴河》上阕中,毛泽东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泽东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毛泽东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570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23日 23:53
下一篇 2023年5月23日 23:53

相关推荐

  • 自动离职要10种补偿

    自动离职要10种补偿(详细) 法制被认为是奉行法律工具主义,即把法律当作政府统治的工具,而法治则意味着政府本身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自动离职要10种补偿,希望大家…

    2023年1月30日
    563
  • 买卖合同建筑(推荐6篇)

    买卖合同建筑 第1篇甲方: (买方) (卖方) 乙方: 本着公平.自愿.平等和诚实信用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就甲方承建 工程所用的现浇建筑模板.木方全部由乙方提供,本合同成立后双方…

    2023年5月6日
    150
  • 企业安全培训心得

    企业安全培训心得5篇范文 每一次惨痛的事故,都给亲人心头留下永久的痛,安全问题牵动人心。经历了短暂的安全培训,你有着怎样的安全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企业安全培训心得”,下…

    2023年2月18日
    163
  • 建筑工程施工协议书范文,工程施工协议书怎么样写

    工程施工协议 甲方: 乙方: 现甲方委托乙方 项目,本着平等、自愿、信用和原则就相关委托事项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 及建设规模 约2.18万平方米 …

    2024年5月4日
    98
  • 公司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五篇

    公司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五篇范文 工作述职报告一般来说就是领导干部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

    2023年4月3日
    157
  • 狗年公司年会晚宴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亲爱的各位来宾 (男)各位朋友 (合)大家晚上好! (男)炮竹声声春讯早,桃符处处岁时新; (女)春风舞动门前柳,喜雨催开苑里花; (男)在这辞旧岁,迎…

    2023年1月14日
    2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