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观课感想
通过观看《格尔尼卡》一课,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观察,可以看出这节课无论是从教学设计方面还是课堂教学中,都体现出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在面对知识困惑与不解时,老师都能够及时的给予点拨和鼓励,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总体来看,本课以“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学生探究活动稍显欠缺,师生交流浮于表面,不够深入,课堂气氛相对活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例如,从毕加索雕塑《公牛头》导入,阐述毕加索热爱生活,善于创造的艺术品格,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自然过渡欣赏《格尔尼卡》作品,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审美愉悦,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围绕《格尔尼卡》作品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亮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播放《格尔尼卡》创设情境,介绍画作背景、年代、尺幅规格等,激发感染学生,使其融入本课学习活动。课堂氛围营造较好,体验“小小毕加索”临摹画作,交流、讨论、分享,使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其二,突出体现了“实施课标,使用教材”的课改理念。教师以《公牛头》作品分析、讨论,经过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启发想象来获得认知,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理解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其三,情感升华“我思故我在”拓展延伸,体现了一位美术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开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与常规45分钟课堂缩短了8分多钟,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其次,在提倡合作学习、交流探索方面,课堂活动中并没有很好体现。建议教师应在任务驱动下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研究、认真思考,去学习课程内容,比如:绘画语言、绘画特征、绘画的表象……。
以下几点观课的感想愿与各位交流、探讨:
一、观察作品,提出问题
视频播放《格尔尼卡》,教师提问“你认为毕加索作品为什么这样画,他和别的艺术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交流、讨论、分享)接下来,教师又分别展示了毕加索作品《梦》《双臂抱胸的妇女》。这样的作品只让学生直观欣赏,教师不加详细的讲述、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是否有难度。
教学建议:如果先从感知造型入手,其次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学生是否会在一种“陌生化”的情境中交流探讨,融入其中走进《格尔尼卡》,所有的“疑惑”是否会在欣赏感受中逐一解决。
二、展示作品,临摹体验
出示毕加索雕塑《公牛头》作品,阐述劳动是人们创造力的源泉!从而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接着教师介绍毕加索生平及代表作,欣赏、了解《格尔尼卡》。教师还没有把作品分析透,不了解其作品背后的故事,学生在没有对作品产生强烈共鸣的前提下,让学生选择《格尔尼卡》中最打动你的形象,你最喜欢或者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临摹、体验毕加索的造型特点,此处的作业设计是否妥当?值得赞扬的是学生的作业表现(临摹)的十分成功,把自己观察到的运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作业饱满生动,线条流畅整洁,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认真,素质较好。再者,在作业展评环节,教师问:临摹《格尔尼卡》作品时,你的心情怎样?有没有约束感……陈老师说:毕加索的作品造型不要求那么严!显然,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毕加索的作品真的没有那么严吗?在毕加索画《牛》视频中可见一斑,几经起稿,重组——删减——提炼反复思考,这不正是毕加索造型严谨认真的佐证吗!
教学建议:出示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作品《1808年5月3日的枪杀》图片。(右图)
“你看懂了什么?最吸引你注意的是哪一部分?”
“有一些人正在被枪杀。那个穿着白衬衫的最引人注意。”
“他有着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
“双手高举,瞪大着双眼,脸上充满愤怒和恐惧。”你能模仿一下吗?”(学生模仿)
“是啊,一个手无寸铁的无辜人就要被枪杀,脸上怎能不充满愤怒和恐惧?在我们欣赏的《格尔尼卡》作品中有这样的表情和姿势吗?”
对《格尔尼卡》作品局部分析讲解,想一下,他可能正遭遇着什么样的不幸哪?”
“合理的想象让我们能近距离地感受到他的恐惧。让我们模仿他的姿势,体验他内心的感受。”
出示毕加索《母亲和孩子》。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依偎在妈妈怀里的孩子是多幸福啊!闭上眼睛也来回味一下在妈妈怀里幸福的滋味。”让学生充分感受那个温暖的场面。接着聚焦《格尔尼卡》作品,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解读,分析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但当时德国法西斯空军却肆意轰炸了西班牙名城——格尔尼卡,近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此地,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件事情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大画家毕加索……。(据说:在毕加索3岁时格尔尼卡名城发生过一次地震,震后满城疮痍,一片漆黑,母亲佝偻着虚弱的身躯背着幼小的毕加索,手举油灯在坍塌的废墟中四处探望……)。法西斯的狂轰滥炸和震后的恐慌、不安对儿时的毕加索,埋下了黑暗、恐慌、愤恨的心灵创伤。
(如果老师从作者生平、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依次介绍,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盲从心理”。而先从感知造型入手,在介绍不同内容的作品时进行分析,学生就会由陌生——认知——感受到情景之中,从而来理解、接受《格尔尼卡》,并与之产生共鸣,所有的质疑声就会在欣赏过程中逐一呈现。)在欣赏中通过视觉的接触、语言的交流、动作的模仿、情感的融入,学生会感到战争的残酷、死亡的恐惧、失去亲人的伤痛,此时,不需我们再做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从作品中感受到战争的惨痛,其悲哀响彻云霄。
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我们只有对“欣赏•评属”课找到一种适合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体验,这样才能让每一次的欣赏教学都能抵达学生的心灵!
以上只是一己之见,仅供参考,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大家海涵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