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案(通用2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一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一数教案 1
活动目标:
1、不受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并进行数和量的匹配。
2、会正确使用数量词,如:个、把、棵、根……
3、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胡萝卜、青菜)若干、点卡、小篓子人手两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兔和蜡烛,激发幼儿目测蜡烛数量。师:这是谁?今天小兔过生日,它过几岁生日呢?你怎么知道是4岁的?
小结:有4根蜡烛就是4岁了。
二、观察小兔家的’物品,会正确使用量词。
课件:小兔家(桌子、盘子、勺子、照片、书、篮子、苹果、沙发上放5个靠枕)师: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的?小兔家有几张照片?还有什么?有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你来数给大家看。
三、小动物做客,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并进行数和量的匹配。
1、师:瞧,小兔的好朋友也来了。有几个好朋友呢?
2、课件:5个小动物、5个礼物盒师:哇,好朋友们都带来礼物了,会有什么礼物呢?第1个:小猪带来了什么礼物?有几串呢?它的点卡朋友是谁?看看小猪拿的这串糖葫芦上面有几个?你能找到它的数字和点卡朋友吗?第2个:小熊、小狗带来了更多的礼物,是什么呢?有多少个?它的数字朋友是几?第3个:小猴带来了什么呢?是小兔最喜欢的胡萝卜。有几根胡萝卜呢?点卡会告诉你。请拿出蓝篓子,看看是几的点卡。一样吗?你能看着点卡去找胡萝卜吗?第4个:小猫会带来小兔最喜欢吃的什么呢?小猫想带的青菜数量是7,请你拿出绿篓子,看看里面有几棵。是7棵青菜吗?怎么变成7棵呢?师:拿好的小朋友到后面找客人老师帮你看看你找的青菜数量是不是7。
数一数教案 2
活动目标:
1、 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
2、 对数数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小猫、小狗、小鸡、小兔子。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 学习从左往右按序和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
(1)在磁性板上出示小鸡教具(1只)学习点数的方法。
老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看哪个小动物也来了呢?(小鸡)小鸡怎样叫?那来了几只小鸡呢?让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来数一数。
(2)出示2只小猫。
“喵喵喵”谁来了?来了几只?(老师做镜面示范,)
一只2只,(从左往右一个一个点数)一共有2只小猫。
(3)出示2只小狗。
我们看看还有谁来了呢?(小狗)小狗怎样叫的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来了几只小狗?
(4)出示小兔子教具(3只)
有一种小动物可生气了,它一跳一跳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猜是谁啊?(小兔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跳跳。我们来数数来了几只兔子?(1、2、3)
二、 游戏“数一数”。
(1)请幼儿每人从筐里拿出3片塑料片,在桌上摆成一排,
然后按序从左右点数并说出总数。
老师:现在看老师拿出一片雪花片,放好,再拿出第2片,放整齐,还要拿第3片,现在桌子上了几片?(3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数数。
(2)现在请你数给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听。
三、 做练习。(活动中请阿姨将书发放给家长)
数一数教案 3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的韵脚发音“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感受儿歌的诙谐。
2.通过手指游戏和动作匹配,感知、理解儿歌。
3.培养准确发音的意识,提高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图片:虎、鹿、猪、兔、鼠及背景图片。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图片引出活动。
1.依次出示虎、鹿、猪、兔、鼠让幼儿一一认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发音。
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虎)小朋友看,谁来啦?(帮助幼儿正确发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虎”。
(依次出示鹿、猪、兔、鼠。)
2.教师变换指图的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表达、正音活动,感受儿歌的诙谐。
教师:小动物都到齐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谁?(教师指图,幼儿练习发音。)
教师:现在啊,我要加快速度了,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灵,一看就能说出小动物的名称了。
(二)引导幼儿感知韵脚发音“U”,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借助PPT课件,诙谐地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老师给还这些小动物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出示PPT边诙谐地朗诵儿歌。)
2.借助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儿歌。
教师:在这首儿歌里,老虎在哪里的`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山的图片并学习儿歌第一句。)依次提问鹿、猪、兔、鼠在哪里,学习儿歌二、三、四、五句。
教师:数一数(出示数一数及数字的图片)1、2、3、4、5—-都有谁呀?(出示虎、鹿、猪、兔、鼠图片)
3.师幼完整朗诵儿歌1-2遍。
教师:这首儿歌真有趣,让我们看着图片完整地读一读。
4.用抽取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教师:小动物要来跟我们小朋友做一个游戏,看谁躲起来了,你能不能记住它?
(三)师幼共同创造性的朗诵儿歌。
教师自然地运用“重复儿歌句尾词”的方法朗诵儿歌,并用眼神、手势引导幼儿参与朗诵。
教师:老师朗诵:“山上一只虎——”宝宝们朗诵:“虎虎,虎虎虎……”教师朗诵:“林中一只鹿——”宝宝们朗诵:“鹿鹿,鹿鹿鹿……”
(四)启发幼儿展开想象,按照儿歌的句式和韵脚,继续寻找其他动物仿编儿歌。
教师:还有一些小动物,它们也想要编进这首好听的儿歌里呢!我们等一会儿再来编一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片进行有规律的裁剪,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拼图游戏。
数一数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习数字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量词。
2、初步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味。
活动准备:
与儿歌内容相关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PPT图片,学习正确的使用量词
1、观察讲述图片。
(1)师:农场里动物多,快来快来数一数。出示两头猪PPT图片后提问:它是谁?
幼:小猪。
师:谁来数一数?
幼:两只猪。
师:周老师这里有一个更合适的量词来说:两头猪。我们一起说一说:两头猪,两头猪。两头猪用数字几来表示?(2)
(2)师:出示三匹马PPT图片后提问:谁来了?
幼:马。
师:几匹马?
幼:三匹马。
师:我们一起念一遍:“三匹马,三匹马。”“三匹马用数字几来表示?”(3)
(3)师:出示一头猪PPT图片后提问:这是什么?
幼:一头猪。
师:一头猪用数字几表示?(1)
(4)师:出示六只母鸡PPT图片后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了?
幼:母鸡。
师:有多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多少?
幼:六只鸡。
幼:六头鸡。
师:有的’说六只鸡,有的说六头鸡,周老师说大的动物用“头”,小的动物用“只”,母鸡比较小,所以用“只”。“六只鸡”我们一起念一遍。六只鸡用数字几表示?(6)
(5)师:出示四匹马PPT图片后提问:谁又来了?
幼:四匹马。
师:小朋友学会了这个“匹”,真棒!四匹马用数字(4)来表示。
(6)师:出示五只鸡PPT图片后提问:又是(鸡),几只?
幼:六只。
师:一起告诉我,六只鸡用数字几表示?(6)
(评析:通过交错出示小动物PPT图片,让幼儿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并让幼儿巩固数字与实物的配对,在语言活动中融入数学知识。)
2、(出示小动物排队的课件)按照数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图片
师:农场里的动物可真多啊,今天小动物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按照数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给这些小动物排队。谁排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念一念。(念两遍)
(评析:让小朋友给小动物排队,既让幼儿巩固按照数量由小到大的排序,又让幼儿按照儿歌的顺序来组合,为学儿歌作好准备。)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与儿歌内容相关的课件)第一遍欣赏儿歌
师:周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数一数》,想听吗?请你们仔细的听。
提问:儿歌的名称叫什么?
(评析:第一次让幼儿欣赏儿歌,初步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记住儿歌的名称。)
2、(出示儿歌的图谱)第二遍欣赏儿歌
师:儿歌中的小动物都在干什么?会发出什么声音?请你们再听一遍。
师:小猪(小马、母鸡)在干什么?小猪睡觉(小马走路、母鸡生蛋)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念出来。“小猪睡觉呼噜噜”(小马走路嗒嗒嗒、母鸡生蛋咕咕嗒)用什么动作表示?
(评析:第二次让幼儿欣赏儿歌,欣赏儿歌前便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为后面的提问作好准备。幼儿模仿小动物做动作,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念儿歌,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1、看图谱带幼儿完整念儿歌。
师:我发现小朋友学得很高兴,现在让我们看着图谱把儿歌《数一数》完整地念一遍。
2、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幼儿边念边打节奏。
师:那你们想把儿歌念得更好听吗?我们一边打节奏一边念儿歌。(念两遍)
3、要求边做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除了打节奏念儿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念儿歌?
幼:可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好,现在让我们边做动作,边有节奏地念儿歌。
4、要求不看图片,边做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这回老师要把图谱收起来,你们有信心念出来吗?注意要用好听的声音念出来。(幼儿站起来边念边做动作。)
(评析:让幼儿以不同的形式来念儿歌,既增强念儿歌的趣味性,又让幼儿与老师互动起来。)
活动延伸:
迁移经验,引起幼儿创编儿歌的兴趣
数一数教案 5
学习目标
手口一致地点数1。
观察活动室,能正确找出数量是1的物品。
活动准备
神秘袋、杯子、铅笔、书、小皮球。
“1”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老师将杯子、铅笔、书、小皮球放入神秘袋内。
2、老师请幼儿轮流从袋中取出一件物品,并说出该物品名称。例如一个杯子、一支铅笔、一本书、一个皮球等。
3、当幼儿说出该物品时,老师同时举起“1”的数字卡,说明1的数字和数量。
4、出示神秘袋内所有物品,请全班幼儿数数每种物品的数量。
5、与幼儿一起观察活动室里有什么东西的.数量是1。例如垃圾桶、饮水机、白板、厕纸架等。
6、请小朋友取任意的一件玩具,放在筐中。
活动评价
能点数1的数量。
活动建议:
户外活动时,每人捡一片落叶,复习巩固对数量1的理解。
数一数教案 6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色的纸花、5朵黄色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引导幼儿想象。
2、基本部分
①然后出示10朵红色的纸花,请幼儿数一数,一共开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边,放一朵黄色的花,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诉幼儿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活动以此类推。
②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③分别出示物品图,请幼儿数一数总数,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④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3、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如:11块积木,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最后结束的环节中,我的提问上有些不明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我是想让孩子回答出类似生产日期、标签、数量等方面的数字,可有的孩子说了些像电话号码、车牌号、楼梯号等。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问才能问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呢?如果说“你们还在那些商品上见到过这些数字,你觉得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语言上准确不准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数一数教案 7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 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活动三:练习活动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 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5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实践作业
1. 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 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数一数教案 8
教学内容:
教材2~3页”数一数”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
课前准备:
熊猫图片、圆片、方格图、苹果图
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出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爱他,是咱宝”认真倾听
猜谜语:”熊猫”问题探究
1.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
2.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
3.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
4.一共有多少?
列出加法算式
1.一个5,2个5,3个5 ,5+5+5=15
2.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 3+3+3+3+3=15
3.6+6+6+6=24
4.4+4+4+4+4+4=24
体验感悟:
1.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1.独立数一数方格,然后列式
2.汇报思考过程及数的方法和算式
3.组内交流
⑴列出的都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⑵不同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实践应用:
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算式
2.5盘苹果是5个3相加,那么6盘,10盘,15盘呢?你能列式吗?
3.求50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
4.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1.3+3+3+3+3+=15
2.3+3+3+3+3+3
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
3.3+…………………………+3=?
麻烦
板书设计:
数一数
熊猫图 方格图
5+5+5=15(个) 10+10+10=30
3+3+3+3+3=15(个) 3+3+3+3+3+3+3+3+3+3=30
…… ……
圆片图 苹果图
6+6+6+6=24(个) 3+3+3+3+3=15
4+4+4+4+4+4=24(个) ……
数一数教案 9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教幼儿初步学会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注意唱准虎、鹿、兔、狐、鼠的发音。
2、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用歌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尝试改变图片顺序进行重组演唱。
3、在学唱绕口令歌曲的过程中。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唱准字音。
教学难点:
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改变图片顺序进行重组演唱。
教学准备:
自制图片若干、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秋天多么美》做小跑步进活动室。
2、出示图片,以谈话的方式引出课题。
3、发声练习
1=C2/4
1234|5—|555|555|5432|1—||
兔子跳又跳,跳跳跳跳跳跳,兔子跳又跳。
二、基本部分
1、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然后回答问题: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是几拍子的?歌曲有几段?
2、学习听前奏:
3、教师范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听歌词,说一说歌词中说什么了?
4、教幼儿朗诵歌词并理解词义,提出要求:朗诵歌词要清晰准确。
5、教幼儿学唱新歌,用整首演唱的方法教唱,要求幼儿用自然地声音唱歌。
6、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重点指导虎、鹿、兔、狐、鼠的发音。
7、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改变图片顺序进行重组演唱。
8、分组演唱歌曲,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9、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头饰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学习情况,对本节课守纪律的幼儿进行表扬。
2、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而不再是学习的容器。在唱歌教学中最难的解决的是幼儿机械记忆歌词的环节。以前很多教学中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有写歌词幼儿怎么听都不懂,只要音似胡乱唱一通的现象存在得不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在设法将自己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即利用视觉符号或运动觉符号,利用创造或利用教师暗示的线索等。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图例的运用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并为下面幼儿创编歌曲作了准备,使幼儿的思维、记忆有了形象、具体的依据。歌曲结构中休止符的区别则用“红花”来代表,即帮助幼儿区分又帮助幼儿记忆对比,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区分结构中的难点。设计理念中另一方面是在唱歌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本次活动所提供的歌曲是在学习绕口令的基础上,由此记忆歌词,熟悉曲调并不难,幼儿能较容易掌握。由于歌词内容呈并列形式存在,无逻辑关系,所以能任意调换顺序,根据排列组合规则。前五句歌词能唱出几百种变化,留给幼儿广阔的创造空间。最后一句歌词因为不停地调换次序而产生地挑战性与诙谐感,更是为幼儿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一笔意外的财富。
数一数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儿歌内容,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
(2)借助PPT课件,初步学习运用方位词。
(3)体验儿歌中诙谐的情感、情绪,愉快、积极地参与活动。
重点难点
本次的活动的重点是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读准儿歌中五个小动物的发音。
难点在于第二个目标,初步学习运用方位词。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中背景图与小动物画面)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啊?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幼:小老虎,你好!……)
(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出了儿歌的主角:5个小动物。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跟小动物问好,不仅是一种礼貌,也在无形之中让幼儿练习了虎、鹿、猪、兔、鼠的发音,为目标一做铺垫)
(二)分句播放PPT课件,感知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
1、师:动物朋友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现在我们去把他们找出来好吗?老虎会藏在哪里?(幼儿自由猜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老虎到底藏在哪里?(按老虎按钮键,出示背景为山的图片)原来啊,这只老虎藏在哪里啊?(幼:山上)我们把它叫出来吧:小老虎、小老虎,出来吧。(播放老虎从山里跑出来的动画)有一句好听的话也说了这件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播放声音“山上一只虎”及文字动画)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2、在讨论第二、三个动物的时候,也用此方法,先猜测动物可能会隐藏的地方,然后教师利用动物按钮键验证幼儿的猜测是否正确,集体把小动物喊出来,学说儿歌中的短句。
3、在讨论第4个小动物的时候,待幼儿将小动物喊出来后,提出要求:请小朋友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哪里一只X”,可以先与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说。最后再个别回答,播放课件,集体学说。
4、最后一个小动物小老鼠被喊出来后,直接请幼儿一起来用相应句式的话说一说。
5、整理,引出儿歌最后两句。(出示相应的动画)师:一共有几位朋友来和我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数数看。它们是谁呀?这一次,请小朋友用一个字来说说看。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中心部分,运用了PPT课件,幼儿能够主动地去猜测动物藏的地方,初步地运用一些方位词,为目标二服务。另外,生动有趣的`动画、多样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变得有生趣了,吸引了幼儿能够主动地学说儿歌中的短句,更好地促进目标一的达成。儿歌的最后一句“虎、鹿、猪、兔、鼠”这几个的发音,是本首儿歌中最难的一句,我提出了“用一个字来说一说”的要求,进行了重点强调与练习)
(三)完整播放儿歌
1、完整欣赏儿歌。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图画里面其实还隐藏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播放PPT最后一张)
2、师:现在我们也来说一说这首儿歌吧。
(幼儿学说儿歌,教师播放课件,运用课件中的动画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3、接龙游戏:
老师说:山上——幼儿接:一只虎……(利用动物按钮键点击到相应的动画中提醒幼儿。那么这里就不仅是帮助幼儿利用游戏进行儿歌的复习巩固,也充分突出了多媒体课件中按钮的便捷性)
(四)游戏“捉迷藏”。
1、师:刚才动物朋友跟我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他们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把自己藏起来?
2、幼儿自由藏在活动室里的某一个地方。
3、交流:刚才你藏在哪里?(窗帘后面、桌子下面……)
(捉迷藏游戏的加入,使得活动动静结合,保持了幼儿的兴趣;另外,交流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为幼儿提供了运用简单的方位词的机会,更好地将本活动的难点处理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