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    ③道:遵循;    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93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08:49
下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08:49

相关推荐

  • 14个关于春天的成语,都藏在古诗词里

    1 【暗香疏影】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成语释义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2 【人面桃花】 …

    2023年3月16日
    276
  •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及注释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元丰六年…

    2023年1月5日
    249
  • 咏竹诗词辑精选赏析

    竹诗词辑 【咏竹诗】   怀风枝转弱。防露影逾浓。既来丹穴凤。还作葛陂龙。   【咏竹诗】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

    2022年12月29日
    253
  • 陆游《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

    陆游《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 自昔英雄有屈信,危机变化亦逡巡。 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   【注释】 (1)此诗的写作时间同《剑门道中遇微雨…

    2023年5月7日
    177
  • 《江上秋夜》

    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 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 月在浮云浅处明。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

    2023年5月15日
    244
  • 读书要三到翻译文言文

    读书要三到翻译文言文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以下是“读书…

    2023年1月5日
    2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