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精选10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0.001S了,甚至1.0×10-6S或更小。

  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设想一下,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即可

  (二)分组实验

  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实验步骤:

  1、分组:每组至少6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整,不少于6人。

  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 10m做一记号,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一名被测选手,一人负责记录。

  4、一人测量完毕,按顺序轮换角色,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计算出平均速度。

  6、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记录相应数据,老师进行指导。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老师可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三)小结

  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老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指出高效和低效的原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校即将召开秋季运动会,初二(3)班的李老师和本班四位参加4×100 m接力赛跑的同学到运动场进行赛前训练。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甲、乙两同学都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慢;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准确,他感觉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李老师看到同学们争论起来,笑了笑说:“同学们,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需要收集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慢,还是越来越快的呢”?

  如图1,让小车从斜面滚下,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是否改变?怎样测量小车的速度?

  学生思考:只要测量出丁同学跑步的速度就容易判断了。

  结合具体例子提出物理问题,便于学生思考回答。

  【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实验的内容,要求学生明确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各个器材的作用和用法。

  交流总结:

  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需要测量的是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主要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

  停表的.作用是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使用停表前应观察停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

  使用停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金属片的作用:便于测量路程和时间。

  1.实验前的准备

  指导学生将斜面调整好坡度,坡度既不能太陡,这样会使小车下滑的时间太短;也不能太小,由于摩擦,小车可能无法自行下滑。还要调整好小车的运动方向,不要使它从斜面上中途滑下。做好小组内人员的分工,哪一个操作小车,哪一个操作停表,哪一个记录数据,要分工明确,并协调好。

  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先将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操作小车的同学释放小车,负责计时的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并报出数值。应让学生练习几次,熟练以后会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些。

  学生阅读思考并通过交流讨论进行回答。

  学生按要求操作。

  为后面的分组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要求按图2组装器材,注意调节斜坡坡度,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计时,测量的误差越小。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

  数据展示: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投影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思考: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的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3)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要指明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同学们填写完整实验报告的内容。

  (1)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2)可以根据公式v3=进行计算。

  (3)因为不同时间或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课堂小结】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打点计时器,知道打点计时器可以通过纸带记录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能够进行纸带的处理。学会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纸带处理,发展逻辑思维和信息获取能力。

  3.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提升独立精神;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交流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实验原理及步骤。

  【难点】理解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出某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测量原理

  2.测量步骤

  提出问题(直接提问):清楚了实验原理之后,我们思考一下具体的实验步骤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组织同桌之间讨论并书写实验步骤,选取最优方案在班级内进行分享,由此确定实验步骤为: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纸带装好。

  2.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在纸带上打出点迹,然后关闭电源。

  3.取下纸带,选出待测点,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3. 测量步骤

  提问(直接提问):大家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测量,测量后老师想找人分享一下测量出的数据。

  问答:学生测量,教师巡视,由学生汇报测量数据,教师总结评价。

  (三)巩固提高

  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出一纸带,学生进行测量纸带上某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总结。

  2.作业: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生活中其他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四、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掌握停表的使用,会测时间。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体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计时对学生实验技巧要求较高。

  2、在课外活动时,保持好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

  学生:停表、卷尺、小红旗。

  地点:操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三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二、新课教学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四、平均速度的测量”一节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量我们步行30m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用刻度尺量出步行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利用,可以求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师明确: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需要测量的是步行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时、记对。

  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学生回答,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教师让学生观察秒表,明确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并介绍秒表的启动、止动、回零等使用方法。

  带领学生练习用秒表记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外面顶端,将金属片至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介绍实验步骤。

  (3)介绍实验步骤

  等下我们将到大操场上去完成今天的实验内容,要求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认真操作,遵守纪律,下面老师先将今天的实验步骤介绍一下:

  1、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次记号。[

  2、选出三位同学做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处。

  3、选出一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来表示开始。

  4、选手可以分别采用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形式完成30m的路程。

  5、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6、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书第45页的表格中。

  学生到操场上完成实验,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实验完毕,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回到教室。

  (4)实验结果讨论

  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

  提问: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明确:不相等。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m/s,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m/s,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教师再次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三、课堂小结

  1、可以利用公式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学习并掌握停表的使用方法。

  3、能够测量正常步行、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第46页的实验2和实验3,请同学们分别设计出实验方案。

  2、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5

  测量平均速度

  一、学情分析

  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四节,这一节是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设计一个课时。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启下: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

  尽管初二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但学生在知识层面已经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已具备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2)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教学难点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懂得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四、教学方法

  1、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通过这三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知识。

  2、本节课以探究式的课堂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在上节课学习了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以实际的小车进行测量,提出猜想,小车下落是怎样的一种运动,有什么办法证明这就是你的猜想,引导学生从平均速度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比较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3、实验过程中发挥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精神,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应用于生活,与高中知识相衔接。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两部汽车的行驶过程

  提出问题:您知道这两部车做什么运动吗?

  学生看到这张图片,一部做匀速直线运动,一部做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经验,学生马上判断出来,为下面测量办法的设计有了很好的铺垫,从而无形中把学生引入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上。

  (二)实验探究,培养能力,新课讲授

  1、实验探究

  (1)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V=S/t

  (3)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挡板、刻度尺、秒表

  (4)猜想

  a、小车下落时是一种怎样的运动?

  b、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

  根据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小落时的运动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从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行引导,“小的时候有玩过滑滑梯吗?下落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吗?”从而引导学生猜想是一种变速直线运动,这次的运动有先慢后快的`特点。

  (5)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平均速度证明猜想是变速直线运动。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两种实验方案并派代表说出实验方案:

  A、时间相同,路程不同,平均速度就不同。

  B、相同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就不同。

  评估A方案,由于要控制时间相同的难度大,人手操作误差大,因此选择方案B.方案确定后,小组讨论:1)实验过程中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由于下面半段的时间是比较难准确测量的,让学生换位思考,能不能不测下半段的路程和时间,以其他办法间接求出,让学生讨论。

  设计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

  (7)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对比V上V下,教师引导总结: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目的: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学间交流评估,互助提高,最终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和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8)评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此次实验中,有哪些地方你认为存在误差?如何减少误差?

  实验过程中,只有一组数据,应该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实验过程中,可以选择更为精确的仪器进行测量。例如课本的拓展性实验,利用传感器测量速度。

  2、生活、物理、社会

  测量人走路的平均速度。要求:人走教室一圈,有刻度尺和秒表,求出人走路的平均速度。

  解:用刻度尺量出人的脚步为L

  总路程为S=nL

  用秒表测出时间t总

  六、教学资源:

  课件(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包课件)

  七、课时录像、文字实录

  (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包课时实录)

  八、练习与作业

  (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包练习)

  九、反思与建议

  《测量平均速度》是第一章的第四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的心得体会:

  这节课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要让学生建构起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平均速度的应用,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的平均速度,进而推导出小车下落的运动情况,考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思路设计与实现。

  成功之处:

  (一)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二)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时有三个地方推动学生知识的前进步伐。引入部分,提问学生两部小车分别做怎样的运动,提醒学生因为平均速度的不一样,小车出现两种运动状况,暗示学生,小车的运动特点可以观察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并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小车下落时运动的特点猜想,学生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此时引入一幅图片“小的时候玩滑梯有什么感觉?”推动课程进一步深入猜想。最后课堂中,让学生测量人走路的平均速度。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把物理融入到生活中。

  有待改善之处

  上完整节课后感觉有些地方可能让学生思考地不够,可以再慢一些。习题方面找不到多些与生活有关的例子,更紧密联系生活。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6

  学校 班级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二、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2)巩固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

  三、实验器材:秒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

  制在20度以内),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AC段的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读出时间为t1 ,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五、记录和结论:

  记录:

  六、反思与拓展

  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相同或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团 结 勤 奋 勇 敢 求 实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7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的概念。

  2.理解平均速度是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

  3.会运用 v=st总总计 算和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 风。 重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难点:设计实验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是童话中的乌龟和兔 子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起跑,比赛谁跑得快。由于兔子的 骄傲,在比 赛进行中睡了一觉,乌龟终于抢先跑到了终点。

  那么: 这段路程中谁的平均速度大?为什么?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自主阅读教材 P23 的`内 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利用如图所示中的器材测量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定它的路程和时间,然 后利用公式 v=st计算出小车的速度,这是一种 间接(选填“直接”或“间接”)的 测量方法。

  2.请结合教材 P23 实验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原 理:v=st。

  (2)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实验步骤参考教材 P23 的步骤。

  (5)实验注意事项:

  ①测量 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

  ②必须在小车 下滑的同时开始计时。

  (6)数据记录: 路程 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s1= s2= t1= t2= v1= v2=

  (7)评估: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8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钟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简单,木块、斜面和小车,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到铁片上时能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后半程、总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物理计算的步骤。

  教法建议

  用实验法教学,观察实验仪器,看各部分的在实验中的作用,并分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该物理量,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对应着哪步的测量结果。

  要分小组做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小组可以有发令成员,负责使小组各位准备完善后统一进行实验.有手持小车准备实验的成员,当听到发令后进行实验,有记录成员,当小车到达铁片时,听到撞击声就记录钟表所用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中,三个成员共同完成本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9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通过身边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教学难点: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演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问题导入

  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斜坡上,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呢?能否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来研究呢?

  推进新课

  一、实验准备

  学生自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明确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

  交流总结: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t=,需要测量的是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主要有下列实验器材: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

  使用停表前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秒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活动带领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二、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强调要求按图组装器材,注意斜坡坡度较小,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较长,越易计时。

  分组实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教师辅导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

  三、实验结果讨论

  数据展示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 m/s,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 m/s,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教师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注意对应关系。

  四、实验报告

  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同学们填写完整实验报告的内容。

  课后小结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实验器材:停表和刻度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

  活动与探究

  探究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变化

  提出问题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学校操场的斜坡上,不蹬车时,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10

  课时:

  1

  教学内容: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

  2. 理解速度的概念和与时间、位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实验设计、板书设计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引起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如汽车行驶、运动员奔跑等,引出速度的概念。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介绍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方法,包括测量时间和位移的操作步骤。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分析(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平均速度,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影响速度的因素。

  五、概念强化(10分钟)

  通过练习和讨论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巩固计算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999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1月30日 11:32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12:38

相关推荐

  • 企业物资抵押借贷合同范本3篇

    办理抵押贷款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抵押贷款合同。以下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企业物资抵押借贷合同范本3篇。欢迎阅读与参考! 企业物资抵押借贷合同范本…

    2022年12月13日
    84
  • 六年级家长会数学任课教师发言稿

    六年级家长会数学任课教师发言稿4篇 身为家长,要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的,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那么,你有写过关于家长会的发言稿了吗?你是否在找…

    2023年4月29日
    73
  • 礼仪比赛演讲稿题目(精选10篇)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礼仪比赛演讲稿题目,希望大家喜欢! 礼仪比赛演讲稿…

    2024年2月27日
    70
  • 礼仪教育心得及感悟

    礼仪教育心得及感悟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礼仪教育心得及感悟5篇,…

    2023年3月9日
    131
  • 禁毒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禁毒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禁毒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篇一】 老师们、同学们…

    2023年1月24日
    106
  • 保证书怎么写(通用10篇)

    保证书怎么写(通用10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保证书,有效的保证书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我们应当如何写保证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证书怎么写,…

    2024年2月3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