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听课记录15篇

  小学听课记录 1

  一、 注重情景设置,培植审美心境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2、学生读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小标题

  第一位写:红霞 慢慢 扩大 亮光 天边 红霞慢大亮天边 第2段

  云堆 光线 海水 天上 一片灿烂 云光水天一灿烂 第3段

  第二位写:负着重荷冲破云霞夺目光彩 负荷破云夺光彩 第4段

  放射 光芒 镶金边 放射光芒镶金边 第5段

  学生齐读生字

  4、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来,那时天还没大亮,四周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导理解:指明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从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明读、评读、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段,注意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

  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生甲:“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生乙: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生丙:我想: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就向背着很沉重的东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生丁:后来,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发痛,旁边的云片也有了光彩。

  “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你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终于冲破了云霞)谁能把这个句子读一下(指明读、齐读)

  3、本段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那些?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那些?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句有那些?(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回答:

  生: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小半边脸、圆东西

  生: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红、深红

  生: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语有: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注意思考:我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

  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后,指明回答,出示重点句:“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师问:为什么光线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灿烂呢?各个小组继续讨论,(书中没有现成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注意思考:“有时”说明了什么?“金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有时”是一种不经常的现象,“金边”这么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词,谁不想亲自瞧一瞧呢?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伫立海边观看太阳被黑云档住,云端边缘,光芒四射,红而白亮,犹如金边镶嵌的自然美景中,(出示: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一个“冲”和“染”把太阳赋予了人的行为,太阳就是镶嵌金边,美化云彩的使者,(出示:后来太阳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边,甚至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云、水同时融入了霞光万道,水天一色的光亮的世界里,(出示:这时候,发亮的不只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你们感受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1、指明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2、从这句话中你想知道什么?(指明回答)伟大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

  3、分组讨论,引导理解。

  剖析“伟大”、“奇观”:

  “伟大”:“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或钦佩的算伟大”;

  “奇观”:“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算奇观”。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4、出示课文后面的练习

  ①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指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伟大”、“奇观”所在

  ② 给2-5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根据前面听写的内容提炼出2-5自然小标题

  5、以读怡情,回归全文

  ①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早上八点多钟了,太阳也升高了许多,我们就要离开海边了,希望你们能把这难得一见的“海上日出”的自然美景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中。

  ②、我们今天观赏“海上日出”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愿我们回去能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亲自画下来,你们能做吗?并将自己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经过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享受一下,好吗?

  小学听课记录 2

  一、教学例1:

  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老师这里有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图中的阴影部分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出来吗?

  出示例1中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出四个分数:1/3、 1/2 、2/6 、3/9

  引导比较:这四个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同?前两个分数的分子为什么都是1?其他两个分数的分子为什么不同?你知道其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3=2/6=3/9。

  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从图中看出来的。)

  这3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3个分数的分母变大,分子呢?(也变大)

  因为平均分的份数多了,要使分数大小不变,所取的份数应该怎样?(也要多)

  师:为什么这三个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各不相同,而它们的`大小相等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来探究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指出:这些正方形纸都一样大。提问:你能先对折,涂色表示它的1/2吗?学生折纸、涂色。

  反馈后,提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再创造出和1/2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组织交流,学生的折法可能有:

  (1)连续对折两次,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2份表示2/4,1/2 = 2/4

  折法可能有:

  (2)连续对折三次,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4份表示4/8,1/2 = 4/8

  折法可能有:

  (3)连续对折四次,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8份表示8/16,1/2 = 8/16

  折法可能有:

  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对折方法,同时完成板书:1/2 = 2/4、1/2 = 4/8、1/2 = 8/16

  师:你能再写出几个与1/2相等的分数吗?猜一猜可以写出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2.师:请大家观察例2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看一看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如1/2变成了2/4【板书:1/2 =1×( )/2×( ) =2/4】课本第61页第二行下边的几个等式都是反映这种变化的,你能把它们填写出来吗?

  学生观察、思考,完成课本第61页的填空,再组织交流。

  师:先看左边的三个等式,说一说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的大小怎样?再看右边的三个等式,说一说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的大小怎样?

  师:再让学生观察例1中的三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先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例1中3个圆中,还隐含着一组相等的分数,你能看出来吗?

  学生交流得出:2/3=4/6=6/9。

  师:在这三个分数中,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先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提问:从上面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3.讨论:相同的数可以是哪些数?为什么0要除外?

  结合学生讨论后的汇报,小结:如果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0,则分数成为0/0 ,分数里分母是不能为0的,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0;又因为在除法里,0不能作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除以0。

  4.师:刚才折纸后大家得到一些与12相等的分数,还猜想与12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现在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说明自己的猜想吗?

  师:你觉得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些词语很关键, “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等。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求注意关键词语的读音。

  5.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同桌相互检查所写的一组分数是否相等。

  6.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内容有些相似?引导得出: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根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你能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组织交流。

  三、运用规律,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2题。

  学生按要求完成涂色,填空后,再让学生比较表示每组两个分数的图形,以巩固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7 =5×3/7×( )

  12/18 =12÷( )/18÷6

  7/21 =7÷( )/21÷( ) =1/( )

  4/25 =4×( )/25×( ) =( )/100

  9/18 =1/( )

  3/4 =( )/20

  8/12 =4/( ) =( )/60 =( )/( )

  3.啄木鸟诊所(判断并说出理由)。

  2/5 = 2×4/5×4 =8/20 ( )

  12/24 = 12÷6/24÷6 = 2/4 ( )

  1/15 =1×3/15÷3 =3/5 ( )

  2/7 =2×a/7×a =2÷a/7÷a ( )

  3/7 = 3+2/7+2 = 5/9 ( )

  5/12 = 5+5/12+12 = 10/24 ( )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觉得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小学听课记录 3

  《小泥人》

  二等奖

  刘继华

  课前互动:师请小朋友唱《泥娃娃》(老师小时候学过的歌)

  生不会唱(说明师生间的距离)

  生最后唱《红艳艳》

  介绍无锡的风土人情,生介绍:把无锡的“阿福”带回家,就是把福气带回家。

  然后学生将泥人阿福送给在场的听课老师。

  教学过程:

  1、欣赏早期泥人,学生评价,老师小结,并板书粗货(印模泥人)

  泥人的分类:

  细货(手捏泥人)

  2、师示范制作手捏泥人。

  3、学生尝试制作。

  5、师小结学生的制作情况。

  6、欣赏不同的制作方法。

  师介绍:一共用了17种制作方法。欣赏完后,问:记住了几种方法,学生反馈。

  7、师小结,并说技法可以自己创造的。

  8、接着,师介绍“掰“的方法,并示范。这样就可以改变泥人的动态了。

  生也试着学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练习,并反馈自己做了之后的泥人发生了什么改变。

  9、走进历史,欣赏惠山泥人的历史,屏幕播放,师讲解。

  惠山泥人的艺术风格:

  强烈的装饰味

  浓郁的江南味

  独特的手捏味

  10、听了老师的讲解,你有什么感受?

  生1:很想学。

  生2:很自豪。

  11、欣赏大师们的作品。

  出示作品《孙悟空》,你喜欢吗?喜欢什么?

  生1:它的故事。

  生2:它的形象。

  出示作品《七品官》、《武大郎》,你猜猜是谁?为什么?

  12、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1)师讲述:人物的动态,情景的创设很到位,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2)出示一泥人。师说喜欢“喇叭裤”吗,并介绍喇叭裤是用“包”的`方法制作出来的。

  生讲述自己还喜欢什么。师随机介绍几种技法。

  (3)出示作品《渔夫》,介绍“夸张”的技法。

  (4)出示作品《拉面师傅》,师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5)出示作品《朝鲜姑娘》,欣赏其制作分解图,并观看完成的泥人动态。

  最后教师小结:欣赏了刚才的泥人制作,对你们制作泥人,是否有启发了?

  然后老师给学生规定今天要制作——课余生活中的人物动态。

  13、生讨论制作内容与制作方法。

  14、老师讲述制作过程做出外形

  泥人的制作刻画动态

  装饰细节

  15、学生制作,师巡视,课件播放刚才欣赏过的内容及分解图。并在巡视过程中拍下优秀的学生作品。

  16、教师将在课堂上拍下的作品通过电脑,展示在屏幕上。请各位制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17、总结课堂;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送给老师。屏幕出示小泥人的艺术特色:

  形象生动夸张

  装饰多样有趣

  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学听课记录 4

  一、游戏导入

  1.通过问一个得奖游戏让孩子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游戏中的秘密。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你喜欢玩吗?玩什么?玩的高兴时爸爸妈妈会怎么说?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知道谁玩出了名堂?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很简单凤玲老师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式。而第4自然段是难点,她递进式的提出几个问题:怎样玩放大镜?有什么新发现,后来又有什么新玩法?结果发现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资料袋,了解微生物。总结课文时,让学生体会他为什么会玩出名堂?带着赞叹的语气读文后的’泡泡,最后对学生温馨提示:玩可要节制哟,否则的话就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哦。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阅读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该如何去把握?

  而云凤玲老师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做得很好,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的讨论,有效的评价,课文教学成功。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去发现,在万中去收获。在理解课文时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思想产生碰撞,自然的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当然,学生的个性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云老师没有轻易否定,而是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学生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

  总之在这堂课,云老师抓住了重点词“想”“试”“做”等让学生体会列文虎克发明时的思考、好奇、观察等特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理解,从而教育学生以后应该知道怎么玩了。

  小学听课记录 5

  今天听了刘小溪老师讲授的《猫》一课,感受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猫》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以及对猫的一片喜爱之情为主线,把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年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刚上课时,刘老师请学生说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创设了自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这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整节课中教师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信心。

  二、在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读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到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特质,只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真真切切地读才能使学生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才能使学生与老舍先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这节课中,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设计了自由读、默读、浏览、指名读、有体会地读、师生共读、推荐读、边想象边读、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在各种读的形式中,学生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对不同字句语调、重音的处理也不同,读得效果较好。这样设计是为了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只有利用多种方式读书,才能发挥学生个性化特点,产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教学效果。在各种读书形式的穿插运用中,学生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始终边读边悟,最后深切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我感到学生在读“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读出了自己对性格怪的猫的喜爱之情,在读满月的小猫玩鸡毛、玩线团、撞桌腿等词句时再现了满月小猫更可爱的情景。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个性化地再现了老舍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达到了 “以心悟情、以声传情”教学效果。

  三、抓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一段时,教师抓住了“闭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说,是闭住呼吸,有的学生说是抑制呼吸,通过查字典,使学生知道“闭”是……,“凝视”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理解就是“有意识的抑制呼吸,眼睛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说,在这个词里看出了猫的尽职。理解了词语意思后,我让学生也闭息凝视盯着一个地方看几分钟,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说,眼睛很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继而启发道:“你们看几分钟就觉得很累了,那猫盯着老鼠洞一连就是几个小时,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还是依然闭息凝视盯着老鼠洞,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经过理解和自身体验,学生明白了从“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这句话里看出,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四、利用想象、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猫等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由于学生对前文有了正确的理解,所以在学生体会满月的小猫把满院的花草弄得枝折花落老舍先生“绝不责打它们”时,学生能准确体会老舍先生爱猫之情,读得较好。爱猫、爱花、爱生活是老舍先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学生课上积极踊跃的表现、深入地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每一个学生对猫的喜爱、对小动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小学听课记录 6

  《月亮的心愿》是一篇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有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的每一个人的主题。周老师在教授本节课时,采用了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之后都能懂得一家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的美好品质。在听完周老师的这节课后,我认为这节课的最大优点在于:

  一、教师整节课教态和蔼可亲,儿童化的语言使课堂生动自然,评价奖励方式也形式多样,如:学生在自由读课文时,周老师说:“如果哪个小朋友读得有感情啊,月亮姐姐就会来到你的身边”,进而契机给学生发“小月亮”。而且板书工整大方,可以看出周老师是深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二、抓住识字这个重点,反复多次、多形式地复现生字,达到熟练认识生字的效果!周老师这节课从个别认识,到集体出示带拼音,去掉拼音,从个别孩子,到集体读,小老师带读及结合学生自身的记字方法等,学生能在多次的复现中熟练的学习生字,扎实、有效!

  三、以课文插图为引子,理解课文

  课文的插图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周老师有效地利用了课文中的两幅插图来帮助理解课文。她先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再让学生把观察到的说一说,说说图画中画了什么?这既教给学生正确看图的.方法,又让学生练习了说话,是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因此当孩子们看完插图后,马上便争着举手来说图意了。

  四、紧扣主线,引导质疑:

  这节课周老师抓住“月亮的心愿是什么”这个中心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文本进行思考理解:月亮为什么改变主意,她的心愿是什么,能否实现。另外,为了更好地解月亮的心愿,周老师又质疑: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珍珍的心愿是什么?妈妈的心愿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学习、思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心灵的共鸣。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自言自语”,周老师让学生用上“自言自语“来说一说,让孩子们巧妙地理解了这个词语。

  评价:

  周二,听了范老师的《月亮的心愿》一课,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一年级语文课的重点是识字和情感朗读。这一节课范老师正确把握了重点,突出了重点,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1、整节课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课堂活泼生动,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扎实有效,如月亮的“亮”从笔顺到读音,引导学生书空,朗读,面面俱到。

  2、紧紧抓住低年级识字这个重点,学习生字时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多次、多形式地复习生字,达到熟练认识生字的效果!这节课从个别认识,到集体出示带拼音,去掉拼音,从个别孩子,到集体读,小老师带读。多次巩固,反复记忆。

  3、注重课堂纪律,时刻维持,好的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另外生字卡片运用较少,还应当多想些办法,提高利用率。

  小学听课记录 7

  今天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到实验小学听公开课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

  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赵曼老师上三年级《级的变化规律》,赵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赵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赵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赵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小学听课记录 8

  讲课教师

  XXX

  班别

  三年级(1)班

  记录者

  XXX

  讲课题目

  四 边 形

  时间

  xx-10-13

  第二节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

  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 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

  学生答:①“长方形” 或 “正方形”

  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

  五、板书:

  四 边 形

  四 条 直 的 边

  四 个 角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总评:

  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小学听课记录 9

  上课铃响后,学生还是比较吵闹,教师立刻采取措施——这堂课采取小组加分制,这决定今日小组作业的多少,放学的快慢;刚才第二小组坐的最端正,加三分。

  一、导入新课

  1、大家一齐齐读课题——“长相思”预备起。

  2、“长相思”是词牌名。这首诗还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字数不对称,有长有短。

  二、生字词

  朗读古诗,回答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畔”

  三、进入新课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

  (学生):“风一更雪一更”什么意思?

  (教师):哪个同学能够帮一帮他

  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

  “风一更雪一更”,读到这一句时,你能想象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样的?

  (学生):当时下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迎面吹来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

  “山一程水一程”,读到这一句时,你能想象当时士兵们经历了什么,当时的环境是怎样样的,行军路上他们走过了什么地方

  (学生):士兵们走遍了千山万水……山崖险峻,河上结冰,可是他们都没有放下。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错了并不可怕,教师欣赏你开动脑筋。

  这些环境描述都突出了什么——行军之难

  当时诗人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可是行军之地仅有什么?

  四、总结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作业

  小练笔:假如你是纳兰性德,经历了行军之难。请你把当时行军的环境具体描述下来。

  小学听课记录 10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xx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 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 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 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 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 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 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 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 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 练习

  1、 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五、 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听课记录 11

  10月24日至25日,我们育人小学一行12人参加教育协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教学咨询部组织的《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观摩活动,感触颇深。

  一、景仰之情

  听课时,顺口而出两个字——“大师”,的确是真正的大师!“师”之所以为“师”,在于他们的不断追寻,不断探索之中,他们永不停歇,将教育当做了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试想,孙双金教师对李白研究得多少透彻呀!“李白是仙”——“李白是人”,让我们跟着先沾了沾仙气,而后,又去体味人间的情思(朋友情,做名人的孤独……)。坐车很累,可坐在这样的课堂上丝毫也感觉不到疲惫,只是拼命地睁大眼睛,努力地聆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巧妙的过渡,精彩的点评,在他们的教案空白处,密密麻麻地记着,有时竟然沉醉其中,忘了写了!

  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这些老师的课,能很快地引人入胜,让我们跟着学生一同走入那美妙的.意境之中呢?

  首先,他们都是语言素养很高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而薄发,为了一堂课,往往要查找很多的资料,阅读大量的书籍,在课堂中得心应手,妙语佳句信手拈来!

  其次,他们对于教材——文本吃得很深很透,每一字,每一句,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从文本中读出画面,悟出诗情,品出哲理,一切都那么有滋有味!

  他们研究,他们探索,他们思考,才会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让我们沉醉,让我们享受!那样美妙,那样诗情画意!

  二、把握好“度”

  25日下午,听了崔峦先生的专家报告《提高实效性——语文教学的不断追求》,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报告中,崔峦先生针对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了要求,指出了问题与原因,以及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他指出,当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偏向人文性,重内容,轻语言;重感悟,轻训练,层层拔高要求等等。语文即是语文,不能叫做××语文。

  我想,专家的报告是提醒,是告诫,是语重心长的教诲。报告中,崔峦先生细致地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做法,对我们的教学的确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就像给大海中的船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告诉我们,不能偏离。

  当前,语文教坛可谓“百花齐放”,正如文艺界一样,教育界同样也允许“百家争鸣”。“诗意”语文,“情智”语文,主题“教学”语文……他们实际上都是语文,只要能有效地让学生在其中得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他们都是有效的语文,只是,我们在提倡这些特色的时候,不要一味跟风,夸大其中“诗”、“情”、“智”等的成份,而脱离了语文的本来面目。

  那些提出了这些说法的专家们,他们把握好了这个“度”,我们如果盲目模仿他们的表层,便会偏离航向。所以,崔峦先生的讲话如警钟,给了我们提醒——“要掌握好这个度”,还语文本来面目,返朴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在把握了“语文”这条主脉的基础上,提倡“百花齐放”,教出自己的特色,教出自身的风格!

  我们在不断学习中思考,在语文实践中探索,博采众家,吸取多种营养,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为“有效”!

  总之,学习是浸润,是提升!

  小学听课记录 12

  一、复习生字词,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句,练习说话。

  1、出示第一句话和图片,指名读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停的地方。

  3、什么时候,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

  一天晚上,什么在太空散步?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哪儿散步?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干什么?

  4、看三幅图,运用这样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过渡:出示第二幅图和图片,读这句话。

  你想一想,嫦娥姐姐遇到小飞船会问什么?

  三、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2、标自然段序号。

  指名分自然段来读课文。

  3、自由练习朗读。

  四、学习课文。

  1、师讲引号的作用。只读嫦娥姐姐的话。

  按老师教的方法,找找第二、三自然段中他们说的话。小组可讨论。

  2、指名读第二段,指名只读飞船说的话。你从这句话知道什么?

  分组自学。(一组使用文字资料,一组使用图片资料,另一组看幻灯片。)

  大组交流。

  再读飞船说的话。

  3、嫦娥姐姐又是怎么说的?

  读了她的话,你们有什么问题?

  听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姐姐的家在哪儿?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练习朗读,指名读。

  五、小组练习表演。学生自我评价。

  评课稿

  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学生表演的形式,也很不错,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表演的情况,由学生自己来进行评述,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小学听课记录 13

  《春联》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让学生通过学文懂得诵读春联,既是学习又是享受,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本课教者匠心独具,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思路清晰,点拨巧妙,拓展深化,无一不显示教者的文化底蕴。

  一、视频导入,寓教于乐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何开头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高老师在课前两分钟就做了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让学生在快乐欣赏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以出示春联为线,让学生接触了不同内容的春联。比如:在大门上可以贴“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与日月争辉”,在书房上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春联的感性认识,为学习课文做了铺垫。学生通过读这些春联,不知不觉进入了课堂中。我们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有效地组织教学的关键一步,高老师这一部分的教学重视了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朗读春联,注重积累

  语文注重积累,厚积累尚能博发。高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而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课文中介绍了四大类春联内容,学习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先让学生感知描写的内容,再让学生体会从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这样学生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词“芳草绿”、“杏花红”,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气息,同时又加深了对春联描写内容的印象。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老师组织学生自学其余4幅春联,自读自悟,了解内容,感受春联描写的意境。学生兴趣浓,效率高,学习效果好。从教学过程来看,由导到放,很好地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极富实效,真正体现人本思想,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这一情境中的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体悟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将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有着个体独特见解的人。

  三、品味春联,拓展视野

  作为小品文,就应该让学生有所得。基于这一点,高老师把了解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作为一个教学重点。教学上不老生常谈,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特点,在读中体会特点,读出感受,读出语感来。如了解“对仗”老师让学生根据书上第二小节的方法,自己再寻找一个例子来说说春联的对仗,加深对对仗的认识。另外老师还从课文外给学生搜集了许多例子,让学生找找对仗的特点。这样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有理解后的高兴,更有了解这些名联背后故事的愉悦。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的必要知识,开拓了他们今后阅读的空间,为学生真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打下了兴趣的基础。

  四、训练扎实,情感熏陶

  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多副对联,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形式训练。如:有对联中少了一个字,让你填出缺字;也有连连看,几副对联混合放在一起,请你给他们配配对;也有出上联,让你对下联等等。只说不练,显然华而不实,多种形式训练,不光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使字、词、句合理迁移,还让学生体会到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琅琅上口,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学习春联,注重发展

  高老师的这堂课还充分体现了“发展”二字。具有发展性的课堂意在通过倡导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高老师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灵活处理教材。这篇课文如果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来展开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往往是呆板的。高老师而是首先从找出五副春联入手,然后再理解春联描写内容的类型,接着理解春联,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开头春联给节日带来的欢乐祥和气氛,教学显得更顺畅了!另外对写春联的对仗、声律等知识的学习也作了灵活处理,显得有效而顺畅。我想具有发展性的课堂应该就是这样吧!

  高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组织,把所有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注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小学听课记录 14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示,圆满结束。纵观整个展示课,我感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反思整个展示课,我认为成功与缺憾并存。下面以宁晓英老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优点:

  1、注重实践,形成概念。

  宁老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如:开课之初,从一个“周”开始,利用教具 “树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星等”,让学生动手描出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设计巧妙。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2、注重参与,学生合作。

  本节课能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起到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老师比较关注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学生学的主动, 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动脑思考,这些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不足之处:

  1、老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寻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宁老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注意引用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老师仅仅限于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而没有设置对比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听课记录 15

  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教师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教师就是应该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意义。王老师在这堂课的最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因为难度不高,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填写出词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学过的词句理解了,再试着运用运用,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这样的练习在语文课中应该大力提倡。

  四、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像手段,第一次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第二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教师还多次使用了实物投影,打出了学生喜欢的句号指导朗读,打出学生书面练习的结果加以评点,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000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1月31日 08:52
下一篇 2024年1月31日 09:23

相关推荐

  • 担保人的借款合同(推荐9篇)

    担保人的借款合同 第1篇甲方(借款人):___________ 乙方(出借人):____________ 连带保证人:____________ 各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

    2023年5月4日
    135
  • 商场铺面抵押借款合同

    贷款方: 借款方:____ 保证方:____ 借款方为进行____生产(或经营活动),向贷款方申请借款, 并聘请____作为保证人,贷款方业已审查批准,经三方(或双方)协商,特订立…

    2023年5月8日
    131
  • 教师节演讲稿:青春在这里闪光

    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就把老师比作一棵小草。有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不是我的,我决不奢求,是我的,我也不放弃。虽然我活的不算鲜艳,但活着,有自己的颜色,打扮自己,也打扮大地。如果…

    2023年1月23日
    195
  • 地理老师述职报告五篇

    地理老师述职报告五篇范文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理老师述职报告,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

    2023年4月2日
    173
  • 企业还款协议书通用范本

    企业还款协议书通用范本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职务:董事长委托代理人:(律师事务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职务:董事长 经先生(律…

    2023年5月2日
    170
  • 编辑实习生工作报告心得

    编辑实习生工作报告心得(精选) 实习是很多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阶段,作为一名实习生编辑,在实习期间都有哪些心得感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编辑实习生工作报告心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2023年2月19日
    1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