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字初阳,固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声容宏伟,善敷奏。擢通政参议。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帝是之。进尚书。锦衣千户陈珏者,本画工。及卒,从子锡请袭百户。复言:“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遂止。
  其经略宁夏,则言:“中路灵州以南,本无亭燧。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致敌每深入。亦请建置墩台如延绥,计为台五十有八。”
  其经略甘肃,则言:“洪武间建东胜卫,其西路直达宁夏,皆列烽堠。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延绥将校视他镇为少,调遣不足,请增置参将二人,统军九千,使驻要地,互相援接,实今日急务。”奏上,皆从之。
  复在边建置,多合机宜。及还朝,言者谓治兵非复所长。特命白圭代之,改复工部。谨守法度,声名逾兵部。时中官请修皇城西北回廊,复议缓其役。给事中高斐亦言灾沴频仍,不宜役万人作无益。帝皆不许。中官领腾骧四卫军者,请给胖袄鞋裤。复执不可,曰:“朝廷制此,本给征行之士,使得刻日戒途,无劳缝纫。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 ”大应法王札实巴死,中官请造寺建塔。复言:“大慈法王但建塔,未尝造寺。今不宜创此制。”乃止命建塔。
  复好古嗜学,守廉约,与人无城府,当官识大体。居工部十二年,会灾异,言官言其衰老,乞休。不许。居二月,汪直讽言官更劾复,乃传旨,并令致仕归。久之,卒。
   (选自 《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擢通政参议 擢:被提升
B.从子锡请袭百户 袭:继承
C.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 属:聚集
D.复好古嗜学,守廉约 守:遵守
9.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B.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C.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D.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延绥总兵官房能请求追袭河套地区,王复认为长途奔袭于己不利,且容易滋生事端,皇帝肯定并采纳了王复的意见。
B.王复主持甘肃军务时,认为遵从祖制军队移驻黄河确实是万全之计,但不能操之过急,还应先加强延绥建置和驻军。
C.王复由科举步入仕选,历任刑部、工部等官职,在不同的部门都作出了业绩,任职工部十二年,声名甚至超过了兵部。
D.言官认为王复年老体衰,应该致仕回家,皇上没有批准。后来,汪直再率言官弹劾王复,皇上才下令王复辞官归乡。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5分)
(2)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5分)

参考答案
8.C(属,连接)(3分)
9.A(3分)
10.D王复自己要求致仕,汪直没有率领言官弹劾,而是指使言官弹劾。(3分)
11.(1)现在河套地区还未安定,难道能仓促恢复?但也应该依据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增减。
(2)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

【参考译文】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对于经营守御宁夏,则上书说:“中路从灵州向南的地区,本来就没有烽火亭。东西二路,则营堡之间距离非常遥远,互相情报不通,导致敌人每次入侵都得以深入内地。也请皇帝在宁夏像延绥一样建置墩台,总计五十八座。”
对于经营防御甘肃,上书说:“洪武年间建立东胜卫,它的西面直达宁夏,一路上都设置了烽火台。从永乐初年以后,北方的蒙古强盗远远地逃走,于是边防军转而驻扎在延绥,放弃了黄河沿线不予不守。假如能使这一地区兵强粮足,并且仍然按照祖先的规定,据守黄河,那将是万全之策。可是现在连河套地区没有平定,怎么可能马上完全恢复到洪武年间的局面呢?但也应该依据当前的局面,部分恢复洪武年间的旧制度。延绥镇的军官和士兵比别的边镇少,不够征调差遣,请皇帝在延绥增加设置两名参将和九千名士兵,使他们驻扎在重要地区,互相援助接应。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事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王复在边境建立的新堡垒,设置的新机构,大多都顺应实际情况。等到他返回北京,言官们却上书皇帝说管理军队不是王复的强项。皇帝于是专门命令白圭代替王复,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很久以后,去世。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22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4日
下一篇 2023年1月4日

相关推荐

  • 《杨维桢执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维桢执教 蒋氏,姑苏巨家①也。有子甫八龄,欲为求师,慕郑明德先生,具礼延之。先生不屑往。蒋亦跌宕②者,遂厚延铁崖杨先生③,县道郑不就之意。时先生居吴淞④,放情山水,曰携宾客妓女⑤…

    2022年12月30日
    173
  • 柳宗元《江雪》原文、注释和鉴赏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飞绝:飞尽,不飞。 (2)万径:无数条路。人踪灭:不见人的足迹。 (3)蓑笠翁:披…

    2023年5月7日
    124
  • “晴日碧空云脚断,一条如练挂山尖”的意思及赏析

    “晴日碧空云脚断,一条如练挂山尖” ①练:洁白的熟绢。     这两句逸句是说,晴日碧空,万里无云,往山上望去,只见一条如练的…

    2023年3月28日
    98
  • 咏雪文言文汉语翻译

    咏雪文言文汉语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我们常做的题型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雪文言文汉语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咏雪 / 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

    2023年1月7日
    106
  • 于诗经楚辞取名

    于诗经楚辞取名   篇一:诗经楚辞与取名   现将楚辞取名理出,以供飨鉴。   因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故普遍认为楚辞适合取男名。其实在古代,名字的性别色彩…

    2023年4月13日
    85
  •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的复习是需要大家掌握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的,以下是常见的20个古今异义词,请牢记。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

    2022年11月28日
    1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