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黠鼠赋答案

高中文言文黠鼠赋答案

  高中文言文黠鼠赋原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①中空,嘐嘐聱聱②,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选自《苏东坡全集》)

  【注】①橐tuó:一种口袋。②嘐jiāo嘐聱áo 聱 :象声词,老鼠咬物的声音

  高中文言文黠鼠赋答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向为何声 向:刚才

  B.橐坚而不可穴也 穴:咬洞

  C.役万物而君之 君:统治

  D.若有告余者曰 若:如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①乌在其为智也

  ②此不一之患也

  B.

  ①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②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C.

  ①卒见使于一鼠

  ②惊脱兔于处女

  D.

  ①堕此虫之计中

  ②此不一之患也

  7.下列对《黠鼠赋》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紧扣一个“黠”字展开:首段写老鼠作声引人,次段写老鼠装死骗人,末段老鼠逃生恼人,充分展示了鼠装死逃生的狡黠。

  B.老鼠假死骗人,乘机逃脱,童子困惑惊怪与措手不及,“鼠之黠”与“人之智”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反讽和自省的效果。

  C.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 。

  D.这篇小赋,即事明理,因物见意,从平常之物体会到人生的真味,从老鼠身上得到独特的启迪:不要被假象迷惑。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②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③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26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4日
下一篇 2023年1月4日

相关推荐

  •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邽,迁秘书郎,知…

    2022年12月17日
    302
  • 贾谊传文言文翻译

    贾谊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本传叙述贾谊及其政论。贾谊年少能文,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间提升至太中大夫。以下是小编整理贾谊传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汉书贾谊传(节选) …

    2023年1月8日
    161
  • 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原文、注释和鉴赏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1)。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注释】 (1)征路:出征旅途。一作“征旆”。 【赏析心得】 这首小诗,文句简练,哲…

    2023年5月7日
    185
  • 陶潜《桃花源记》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 晋·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

    2022年12月17日
    212
  •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及寓意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及寓意   画蛇添足解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及寓意,欢迎阅…

    2023年1月4日
    181
  • 苏轼《凌虚台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凌虚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rdq…

    2022年12月27日
    2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