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琰良善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良善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小编整理的范元琰良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前来查阅!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及长好学 ②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③尝出行 ④自是盗者大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3分)(1)等到,到;(2)缘故、原因;(3〉曾经;(4〉这,这样。

  2.(3分) 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3.(3分) 答案示例:

  (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

  (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是南朝时吴郡钱塘人。他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他为人很谦逊,从来不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家里贫穷,只靠种植蔬菜为生。(元琰)曾经外出,看见有人偷盗他家的白菜,他匆忙退走。母亲询问他(这么快回来)的缘故,(他)详细地把实际情况告诉母亲。母亲问(他)偷盗的人是谁,(他)回答说:“先前我之所以退走,是担心他惭愧羞耻,现在说出他的名字来,希望您不要泄露出去。”于是母子两人为(那个小偷)保密。有时有淌过水沟偷盗他家竹笋的人,元琰就砍伐树木做成桥来使他(方便地)过沟。自从这件事之后,小偷们十分惭愧,整个乡里就再也没有人偷窃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27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4日 13:06
下一篇 2023年1月4日 13:06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练习之纪言

    文言文练习之纪言   纪 言   清·恽敬   嘉庆元年,敬以富阳县知县,饷贵州平苗军。五月丁巳,次益阳,有大星陨于西南,声隆隆然。癸亥,次武陵,一骑自西南来,白衣冠,闻嘉勇贝子薨…

    2023年1月9日
    241
  •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   (2010·山东省临沂市,6-9,×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022年12月3日
    210
  • 边塞诗词题型鉴赏要诀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

    2023年4月10日
    234
  •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陵太守。善会大业中为鄃令,以清正闻。 俄而山东饥馑,百姓相聚为盗,善会以左右数百人逐捕之,皆克捷。其后贼帅张金称众数万,屯于县界,屠城剽邑…

    2023年1月4日
    245
  •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且如欧阳公与王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荆公答云:他日若能窥…

    2022年12月3日
    301
  •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

    2022年12月17日
    2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