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翁登泰山》译文及注释

《二翁登泰山》译文及注释

  《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老当益壮,热爱生活,奋进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翁登泰山》译文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关系和特别好.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巴蜀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坐大山.

  注释

  1.昔:以前.从前

  2.里:乡(古代居民行政组织的一种,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3.妻子:妻子和孩子

  4.叟:老头

  5.(唯叟一人)而已:罢了

  6.携:携带

  7.第:房屋、宅子、家

  8.酌:饮(酒)

  9.向:以前

  10吾:我

  11.远游:到远处游玩

  12.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13.是:这 13.然:但是

  14.意:意愿

  15.同行:一同出行

  16.余:我

  17.亦:也

  18.未:没有

  19.然:然而

  20.恐:担心

  21.胜:能承受,承担。

  22.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23.曩:以往.过去

  24.年:年龄

  25.且:将近

  26.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

  27.方:才

  28.逾:超过

  29.甚善:太好了

  30.翌日:第二天

  31.偕:一起,一同

  32.越:经过

  33.绝:横渡

  34.相:互相,此指代“我”

  35.自:从

  36.至:到,达

  37.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38.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

  39.尝:曾经

  40.去:离开

  41.何老之有:即为“有何老”;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42.是:这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39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6日 11:01
下一篇 2023年1月6日 11:01

相关推荐

  • 分别的诗词

    分别的诗词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以下是“分别的诗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何逊《相送》   2、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2023年4月20日
    191
  •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

    2022年12月30日
    371
  •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这两句是说,诗人想过隐居的生活,想象中的居住环境是,居室绿树环绕,鸟鸣其间,窗前百花盛开,读书作诗,优优雅雅,乐哉悠哉!这是诗人…

    2023年3月15日
    250
  •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2022年11月28日
    243
  •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三十六记指导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三十六记指导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由,诲女知之乎?《论语》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2022年12月4日
    234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译文及注释   学习文言文,学会翻译很重要。下面是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   序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

    2023年1月6日
    2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