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造弓文言文翻译

沈括造弓文言文翻译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2]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沈括造弓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予伯兄善射,自能为弓。其弓有六善:一者性体少而劲,二者和而有力,三者久射力不屈,四者寒暑力一,五者弦声清实,六者一张便正。凡弓性体少则易张而寿,但患其不劲。欲其劲者,妙在治筋。凡筋生长一尺,干则减半,以胶汤濡而梳之,复长一尺,然后用,则筋力已尽,无复伸弛。又揉其材令仰,然后傅角与筋。此两法所以为筋也。凡弓节短则和而虚(虚谓挽过吻则无力),节长则健而柱。(柱谓挽过吻则木强而不来。节谓把梢裨木,长则柱,短则虚)。节若得中则和而有力,仍弦声清实。凡弓初射与天寒,则劲强而难挽;射久、天暑,则弱而不胜矢。此胶之为病也。凡胶欲薄而筋力尽,强弱任筋而不任胶,此所以射久力不屈、寒暑力一也。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中绳,则张而不跛。此弓人之所当知也。

  译文

  我大哥擅长射箭,自己也能够造弓。他造的弓有六个优点:第一,弓体轻巧而强劲;第二,开弓容易而有力;第三,多次发射,弓力不减弱;第四,天寒暑热,弓力始终一致;第五,射箭时弦声清脆、坚实;第六,开弓时弓体正,不偏斜。

  一般说来,弓体轻巧就容易拉开而且寿命长,只是怕弓力不强劲。要想弓力刚劲,关键在于整治筋。大凡生筋长一尺,干了就缩短一半,用胶液浸泡而后梳理直,又恢复到一尺,然后再使用,那么筋力就已经涨到了尽头,不会再伸长松弛了。又揉制做弓的木材,使它向开弓相反的方向仰曲,然后在上面黏结上角和筋。这是整治筋的两个方法。

  大凡弓的把手短,那么开弓就容易,但弹力小(这是说拉开弓弦超过射箭人的嘴唇部位,但是缺乏弹力)。弓的把手长,那么弓就硬,但很难拉开(这是指将弓拉开超过射箭人的嘴唇部位,但是弓臂木材很强硬而不顺势弯曲。弓节是指弓臂上安装的衬木,弓的.把手长就很难开弓,把手短就缺少弹力)。弓节如果长短适中,那么开弓就容易而又有力,而且弦声清脆质实。

  凡是弓刚开始使用或是在天冷的时候,弓就很强劲而难以拉开,使用久了和在天热的时候,弓力就弱,箭也射不远。这是胶造成的弊病。大凡胶要涂得薄而筋力要涨尽,弓力的强弱依靠筋而不依靠胶。这是弓久射而力量不减弱、寒暑变化而弓力始终一致的原因。

  弓体端正而不歪斜是由木材决定的。选择木材的方法是看它的纹理,它的纹理不经过矫正揉制而原来就是直的,那么开弓就不会歪斜。这些道理是制弓的人应当知道的。

  鉴赏

  弓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作为主要的远射兵器,古人极为重视弓的制作,积累了一套完整的造弓理论。沈括从材料和工艺方面评价弓的“六善”,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材料的选择上,制弓的材料需要“性体少而劲”,即要求材料质量轻而强度高。在现代材料力学中,这是一个应当优先考虑的原则。

  制作工艺方面,沈括强调角筋、干材的整治。角筋要用胶液多次浸泡,使它“无复伸弛”,不再产生残余变形;干材则需要反复揉制,使其承受反方向的作用力。这一过程也就是对材料施加预应力作用,让它们产生抗拉力,符合现代结构力学原理的。

  沈括所概括的制弓经验几乎每一条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为后代的兵器制造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41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7日 03:46
下一篇 2023年1月7日 03:47

相关推荐

  • 凿壁借光文言文和翻译

    凿壁借光文言文和翻译   凿壁借光一般是形容勤奋读书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凿壁借光文言文和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凿壁借光文言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

    2023年1月7日
    322
  • 《鲍子难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鲍子难客 原文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

    2022年12月30日
    347
  •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1. 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

    2023年1月11日
    245
  •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导语:我们在给文言文断句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么关于这方面的口诀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断句技巧…

    2023年1月4日
    238
  •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①,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②,寻谪监…

    2022年12月27日
    287
  • 九年级语文诗经关雎赏析

    九年级语文诗经关雎赏析   九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里,必学的一首诗就是诗经里的《关雎》的,大家都了解它的翻译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九年级语文诗经关雎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

    2023年4月17日
    2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