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者采访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教授回答说:“幼儿园。”接着他又补充道,“在那里,我学到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分享、礼让、谦让、忍让……”
清朝大学士张英家人想垒一道院墙与邻居家隔开,为了墙基的位置发生冲突。张英家人虽财大气粗却因不如邻家子孙繁盛而吃亏,马上给在京城做大官的儿子张英写家书,要求他快返乡整治邻居一下。张英回信说明“忍让”和“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并语重心长地写下:“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见信后张英家人深受教育,与邻家修好,“六尺巷”因此而成。
俗话说:“你让我让,文明风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别人不小心冲撞了你,向你赔礼道歉时,你微笑着说声“没关系”,双方就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那种场面会让人们心中暖意融融。有时候“忍让”一点,不但不会使我们有所损失,反而会使得我们的胸襟变得宽广起来,何乐而不为?
可见“忍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忍让”让出了文明,“忍让”让出了亲情,“忍让”让出了风度,“忍让”让出了明智,“忍让”让出了诚信,“忍让”让出了和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忍让”,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
可惜的是在今天,“忍让”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不复存在,他们忘掉自己身处在“礼仪之邦”,却整天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早已将“忍让”弃之门外。在学校里,有些同学不懂得“忍让”,去顶撞老师;有些人上下楼梯时,不懂得“忍让”,而是蜂拥而上,争抢过道……这些不良现象必须纠正。
学会“忍让”,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学习变得顺心,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名师点评
1.事例典型,论证到位。文章主体部分考生选择了典型的事例——“六尺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答记者问,还有“你让我让,文明风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等俗语,以此来赞美“忍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道理。
2.思路清晰,正反对比。文章用“可惜的是在今天”开头,分析社会上以及校园内缺乏“忍让”的不良现象,使得文章更具有针对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弘扬“忍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运用排比,深刻有力。文章用排比来说理,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气势更为强烈;有意引用格言、典故、诗句等,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章论证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