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9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8.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试题答案:

  7、D.(出人:超出一般的人)

  8、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

  9、C.(师道:从师的风尚;则: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59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9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9

相关推荐

  • 卢尚书《哭李远》阅读答案

    哭李远 卢尚书 昨日舟还浙水湄①,今朝丹旐②欲何为。 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 洛下已传平子赋③,临川争写谢公诗。 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④。 【注】①湄,指岸边。…

    2023年4月5日
    270
  • 文言文虚词用法素材

    文言文虚词用法素材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2022年11月28日
    236
  • 文言文阅读裴秀题目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裴秀题目及参考答案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秀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叔父徽有盛名,宾客甚众。秀年十余岁,有诣徽者,出则过秀。然秀母贱,嫡母宣氏不之礼,尝使进…

    2022年12月6日
    264
  • 《一知半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一知半解 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

    2022年12月17日
    342
  • 苏轼《南乡子·寒雀满疏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释…

    2023年4月9日
    324
  •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1。使(shǐ)   (1)名词。   使臣,奉命的人。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2)动词。   派遣。如:扶苏以数谏敌,上使…

    2022年11月22日
    2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