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文言文练习

《伯牙绝弦》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伯牙善鼓琴 鼓:_____________

  ②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___________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知音:___________

  ④乃破琴绝弦 乃:_____________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题3: 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小题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弹 ②广大 ③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④于是

  小题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题3:①太好了,高大巍峨,像泰山! ②不管伯牙的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小题4: 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小题1:试题分析:“鼓”是古今异义的字,应作动词,根据语境可译为“弹”。“洋洋”是形容的江河的词语,根据这个推断即可译出。“乃”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译为“于是,就”。“知音”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样。

  小题2:试题分析:要断句,首先要把句子的意思大致翻译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根据句意,应画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如果多停顿一下,可以把“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中的“谓”后面再加一道斜线。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善、峨峨”等。“善”表示称赞的词,译为“好,太好了”。“ 峨峨”是用来形容山脉的,可译为“巍峨,高大”。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伯牙绝弦”的故事妇孺皆知,故事写的是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心心相通,能互相理解并欣赏对方,彼此视为知己。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2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33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33

相关推荐

  • 《厓门吊古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厓门吊古记 [明]方良永 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县官属谒既,予进知县罗侨,语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愤。办香敬吊,行与子偕。”乃具牲帛…

    2023年1月2日
    282
  •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学案设计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学案设计   扁鹊见蔡桓公   学习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进而背诵课文。   2 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能正确地翻译课…

    2022年11月28日
    204
  • 苏轼《教战守策》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战守策》,苏轼散文名篇。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

    2022年12月17日
    276
  •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写给好朋友杨敬之的一封信,文中对朋友家遭逢火灾、财物殄灭的残酷现实表示同情和慰问,同时又以道家的无为思想对受害者进行开导劝慰,鲜明表达出…

    2022年12月27日
    253
  • 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   《鹬蚌相争》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刘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

    2023年1月6日
    303
  • 公私分明文言文翻译

    公私分明文言文翻译   南朝时候,有个叫吕僧珍的人,生性诚恳老实,又是饱学之士,待人忠实厚道,从不跟人家耍心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私分明文言文翻译,欢迎查看。   公私分明文言文原…

    2023年1月8日
    2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