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书报告1000字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描述了大草原上腾格尔地区人民的生活,随着作者的讲述,我仿佛也身在大草原,感觉草原的广阔,草原人的热情好客,和狼之间的微妙的关系。那种生在草原,死后躯体还于草原的高尚的情怀;一种对死的无所畏惧,对死后的那种从容处之的情怀,深深的吸引着我。

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草原人对狼的爱和恨,狼的神奇魔力,才使陈陈与狼接下了不解之缘。

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和楷模;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狼对蒙古族的驯导和草原生态的保护;游牧民族千百年对狼的至尊崇拜;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仪式,以及狼嗥,狼耳、狼眼、狼食、狼烟、狼旗……

狼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它们可牺牲自己为团队着想,尤其是头狼,它作为狼的头领,在危险时永远冲在最前沿,狼群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个体,书中曾写到“狼群为了进几尺高的石圈内吃羊,头狼在墙外斜站着,后爪蹬地,前爪撑墙,用自己的身子给同伴当跳板,然后其它狼在几十步以外的地方冲上去,跳到头狼的肩膀,使劲就进入羊圈。由于狼群集体观念特强,吃饱的狼又甘愿当跳板让狼跳进去吃个够”。正是由于狼群的团结和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奉献精神,狼群的每一次作战都能得心应手。

人和狼共存于一个大草原,可以说是有点休戚相关了,人们恨狼,猎狼,却又崇敬的膜拜狼,草原上人的智慧是代代相传的,一辈子生活在草原,对于气候和每一寸土地都是熟悉的,他们是真正的草原英雄,不倒的丰碑。

在古代,人口几乎有汉族百分之一的蒙古民族,对世界产生的震撼和影响却远远超过汉族,蒙古族骨子里带着狼性,拥有一种铤而走险的勇气。

《狼图腾》这本书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草原狼,重新认识了草原,重新认识了我们的历史,重新认识了我们人类自己。狼在我的记忆中是凶猛残暴的肉食,狼外婆的故事伴随了我们幼年时代。通过这本书我们理解了狼性,也就明白成吉思汗的铁蹄能够扫荡千军万马横跨欧亚大陆,就会明白中国近代屈辱的百年历史,狼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能得以生存,这是每个有危机感的民族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华民族在历史磨难,在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迫发出狼一样的嚎叫。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复兴,在这本书里狼性与人性的碰撞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感谢对手,和对手一起成长,感谢在激烈环境下的竞争。即使体无完肤,也心甘情愿。活出一种坦然,即使面临倒下,仍有不屈的意志,始终会战胜自己,而主宰自己。

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要学习狼性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信心的笑傲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绚烂的理想之花一定绽放。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817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6月9日 03:25
下一篇 2024年6月9日 03:25

相关推荐

  • 《侦察鬼》读后感200字

    当我完了梅子涵的书后,我觉得梅子涵以前一定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在这本书中我最爱听的故事就是《儿子哥们》。故事中说曹迪民先生不是大人先生,他只是一个上小学的男孩子罢了。梅子涵在书中说:…

    2024年5月30日
    132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充实童年欢乐多――《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期间,我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以后,更加认同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

    2023年5月4日
    225
  • 孩子们的秘密乐园读书笔记

    【第1篇】 这是一本温暖我们心灵的书,我们可以从中收获许多快乐。它就是《笑猫日记之孩子们的秘密乐园》。 里的一天,一个马戏团来到了翠湖公园,这个沉寂的终于热闹了起来!可是,这个马戏…

    2024年4月8日
    150
  • 读《卜卜猫》有感600字

     【第1篇】 读《卜卜猫》有感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才上小学二年级,却深深的感到每天学习带给我的压力。每天做完布置的作业,就开始让我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说是希望我…

    2024年6月30日
    131
  • 我们的舞台

    这是一篇作文范文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站在讲台上,迎着同学们的目光,内心感觉很神奇——视野好开阔啊!同学们端正的坐姿,老师…

    2023年1月12日
    227
  • 红岩读后感900字

    面对着敌人的屠刀,他们没有屈服;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他们毫不畏惧;面对威逼利诱,他们从容不迫;面对生死抉择,他们守口如瓶。他们就是党的红星――革命英烈! 在残酷危险的解放战争的地下…

    2024年4月21日
    1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