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读后感1000字

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历史学者对于论述搜集和考证材料,需要“求真”。而“求真”即实事求是的精神。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记得有一次去听周伟洲先生的讲座。他所讲得在我脑海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学历史者必求真。最近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地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深有感悟。

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搜集史料之法;一是鉴别史料之法。关于搜集史料之法,总的来说用梁启超先生的话就是“运独到之史实以批判之耳,旧籍具在,搜之不难,在治史者之如何去取耳”,那么鉴别史料之法就是“正误和辩伪”。

先说一说梁启超先生对鉴别史料之法的具体方法吧。根据我自己对先生方法的总结那就是搜集具体的、现存的、直接的史料或搜集旁有资料,,在通过这个资料去得到所需的资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着两种方法都需要积少成多,有敏锐的感觉且需耐烦。

再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吧。首先梁启超先生的这种搜集方法让我非常佩服,但同时也心有疑惑,如果一种史料缺失或缺略之事实,需要博收旁证,从一些史实之侧面去论证,那么这个旁证我要怎样着手搜集?从哪一类书哪一个方面?若没有目标,做这件事是很浪费时间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某一本书看到这类问题的史料,那这个史料就是正确的吗?当然,先生所介绍的方法给我这个初学者留下了很大的启迪。

那么关于鉴别史料之法,梁启超先生的有一句话说得很有理:“史料以求真为善。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辩伪,是谓鉴别。”然辩伪又分为辩伪书和辩伪事。梁启超先生先是介绍了为什么会出现“误”和“伪”的原因,然后再说了解决的办法。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初看觉得很烦躁,但细细品位,觉得有味,不得不佩服和感谢梁启超先生。

那么,我在想是否可以用搜集史料的方法如积少成多,从正面辩伪、正、误或从侧面来证明史料是否正确,那是否又牵扯到我刚刚的疑问呢?

书中除了研究搜集历史之法和辨别历史之法,我还特别注意到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吾以为善治学者,不应以问题之大小而起差别观,问题有大小,研究一问题之精神无大小,学以求真而已,大固当真,小亦当真。一问题不入吾手则已,一入吾手,必郑重忠实以赴之,夫大小岂有绝对标准?”我觉得它对于问题的研究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更适用于我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学历史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研究问题之精神。很感谢梁启超先生带给我这些启迪。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848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6月23日 02:46
下一篇 2024年6月23日 02:46

相关推荐

  • 永远追随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在这炎热的里,我阅读了儿童文学《永远追随》,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本书共有8章,以与众不同的毛驴小白的寻找为线索,从香花岭写到香花岭,语言生动、情节精彩、引人入胜。这本书我…

    2023年5月4日
    245
  • 我最佩服的人赵云作文4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我最佩服的人-赵云 我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被描写的栩栩如升:求贤若渴、忧国忧民的刘备,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的周瑜:生性多疑、注重人才的…

    2024年7月6日
    141
  • 读《水孩子》有感600字

    【第1篇】 在这个里,我读了很多的课外书,但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水孩子》这本书。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 书的主人公叫汤姆,他是一个扫烟囱的孩子,因为受不了师傅的虐待,所以汤姆和师傅…

    2024年4月26日
    153
  • 苍老也美丽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谁说生命永无止境?时光无声流逝,岁月让我们苍老。但是,没有谁会因为苍老而失去生命的美丽。如果说“小荷…

    2023年2月11日
    244
  • 《生命之源》读后感300字

    做 个 节 水 好 学 生 里,我读了《生命之源》这本书,懂得了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我们就无法生活、生存,万物生长也离不开水,但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水早已不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

    2024年7月30日
    122
  • 大学生《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大学生《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篇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

    2022年12月14日
    2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