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体制将那些出于天生感情而信赖和拥护它的人推向深渊,那么这个体制就离灭亡不远了。
在如今这个人人平等的时代,《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描写的惨绝人寰的悲惨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黑奴在白人的眼中如同牲口一般,可以随意地买卖、践踏甚至杀害。书中的描写让我不仅仅只是了解到“三角贸易”中黑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五的死亡率这个客观冰冷数字,还有这些黑人奴隶的感情――属于人类的真挚感情。
书中描写了两个不同的家庭在面对即将走向深渊的命运时的不同表现。汤姆一家选择顺从,而乔治一家选择反抗。
虔诚的汤姆叔叔被卖到南方去后,遭受了惨无人道的迫害。在面对这样的悲剧,他没有丝毫怨恨,反而说“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人生轨迹受到未知力量的摆布时,定会感到迷惘、无力甚至生无所恋。然而殉道者却能够直面痛苦和死亡,因而也会迎来天国的曙光。”他是一个真正的殉道者,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对于死亡毫无畏惧、逆来顺受。在我们看来,这样态度或许是奇怪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但这恰恰就是那个时代大部分黑人奴隶们的缩影――不懂得怎样反抗。汤姆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幸福的,可我认为汤姆是悲惨的、痛苦的。实际上我也接受了作者的观点:一切悲剧的源头就是奴隶制。如此,斯托夫人写下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揭露这个制度的残暴不仁。
乔治一家与汤姆一家的做法截然不同,他们痛恨残酷的奴隶制度以及凶狠刻薄的奴隶主,所以勇于反抗,最终在废奴组织的帮助下,成功逃到加拿大,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虽然结局是幸福的,我们仍不能忽视他们在逃跑过程中以生命为赌注的艰难与惊险。
看这本书时,我不禁想:上帝为何对这些受尽磨难的苍生视而不见?这一噩梦又何时会终止?著名的废奴主义领袖威廉评论过;利益能给人们的眼睛蒙上一层厚厚的隔膜,即使双目失明也不过如此。可莎士比亚也说过:给人下毒者,必将自饮毒液。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可即便有如此深重的苦难,光明却还是会到来。就像书中说的:“人事轮转,深渊必将会被填为平地,邪恶者的世界将随之崩塌。而此刻,启明星高高悬于朗朗夜空中,预示着光明即将到来。”
黑暗的历史已经随着时间的潮流成为了过去式,伤口已经恢复可疤痕依然存在。《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不朽的自由是多么珍贵。
南北战争已经结束,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度也已废除。尽管人类文明史上的污点无法抹去,愿我们以史为鉴,不要再次上演历史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