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读后感

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读后感

上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现实中丝绸究竟是何时被发明尚具争议。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真正能够说明蚕茧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据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

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起初中国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

并且蚕更有许多神秘色彩,华丽的绫、罗、绸、缎来源于蚕吐的丝,蚕在生物学上是属于鳞翅目的昆虫。由于它造福于人类、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后人编造了许多关于养蚕起源的故事,有的说蚕是龙精,有的说蚕是马变来的,后来成了天上的天驷星等等,这样的传说很多,但主要的有嫘祖、马头娘和传丝公主等故事。马头娘的故事最为著名:相传在四千多年前,四川有位姑娘思念远方的,对家中的白马许诺,如果找到,就嫁给白马。后来马儿果然找回了父亲,但姑娘却无法兑现承诺,马儿十分伤心。得知内情的父亲杀了白马,曝晒马皮。一天,马皮卷走了姑娘,在树林里变成了马首人身的蚕。从此那一带开始有了蚕桑,使当地受益。人们就将这片树林称为桑(谐音“丧”),桑树上的蚕便称为 “马头娘”。

丝绸之bai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名称由来。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在中国,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比如电脑、电影、汽车等各种商品贸易,都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总而言之,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改革开放所获得的成就,都是各国人民沟通、来往、贸易的功劳,可见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开放交流之路都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969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7月26日 14:41
下一篇 2024年7月26日 14:41

相关推荐

  •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笔记400字

    【第1篇】 《爱丽丝漫游奇境》读后感 里我读了《爱丽丝漫游奇境》,书中的主人公是爱丽丝,她总爱做一些很奇怪的梦,梦里面还会发生许多奇怪的事情。这本书虽然是以想象为主,但并不会让人感…

    2023年5月3日
    206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

    美美与共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初闻美学,我以为它代表着无比高深的玄学,亦或仅仅是创造美术作品的技艺。读完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我发现美学是一门美化人精神世界的学…

    2023年5月7日
    202
  • 《悲壮的沉落》读后感1000字

    《悲壮的沉落》读后感1000字! 记得研究生第一节课,朱老师就跟我们讲河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术传统,从任访秋讲到胡适、周作人,然后又讲到关爱和老师。 其实上课前,朱老师就让我…

    2023年3月7日
    233
  • 观《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有感700字

    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只有和儿子亚当相依为命。一天,亚当无意中发现了写给的信,原来他认为早逝了的还活着,生活在森林里。为了解开失踪的谜团,亚当踏上了一段惊天动地、风险无比的旅程。 亚…

    2024年6月22日
    120
  • 詹天佑读后感300字

    【第1篇】 那一天,我在读完《詹天佑》这篇课文,我的心就像翻腾的,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的嘲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白天他攀山越岭,探测线路…

    2024年4月14日
    143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00字高中

    奇妙的海底 柔软碧绿的海藻,种类繁多的鱼儿,奇形怪状的珊瑚……海底世界一向令人向往。你想领略海底的奇妙景色吗?那就跟随尼摩船长一起开始两万里的海底探险吧! 漫步在海底,周围是形形色…

    2024年7月24日
    1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