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在语言交际应用层面,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文言文阅读教学流行着一个口号,即“字字落实”,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确切的意义,弄清楚每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的用法。这样的做法,使优秀的文言诗文被肢解为古代汉语的例证,被分解为古代语言知识的碎片。把文言文阅读课讲成了古汉语知识课。这种教学模式教起来费时费力,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且教与学,大多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深入探究的不多,高层面的审美培养就更难实现。这样就很难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二、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的因素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规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这规定看起来很“明确”,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偏差。什么叫“浅易文言文”?《兰亭集序》、《逍遥游》也算是“浅易”吗?难度过大的选文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打击是可以想见的。
(二)教学的因素
(1)教学要求的问题。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字词句的知识,而且要背诵很多课文,而背诵现在基本演变为“默写”。学生繁重的学习中,两三天要背诵一篇古文怎么能不怕呢?我想说的一个问题是:所有要背诵的课文语文老师都会“默写”吗?如果连老师都做不到,这种教学要求是否应该修改一下呢?
(2)教学思想问题。
一是过于强调文言教学的“工具性”,二是以应付考试为根本目的和任务。前者的教学是,45钟里教学总是带领学生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上猛下功夫,而没看见那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后者更是带来恶果,教师模仿命题迷宫化、文字游戏化的高考文言文试题、肢解每一篇课文,大搞考点训练,学生能不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厌吗?
(3)教学方法问题。
一方面,有人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箴言,教学僵化,使学生日生厌倦之情。另一方面,有人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表面上潇潇洒洒,可实际上学生连重要的字词句都没搞明白,更谈不上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精髓了。
了解了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每个教者转变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一)营造氛围,消解恐惧心理。
学生在接触文言文之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简短的、趣味性强的文言作品,让学生在轻松阅读中形成对文言文学习的自信,从而消解恐惧。对于那些情节性很强的文言片段,不妨让学生表演,积极参与,从而形成兴趣。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学生在多次诵读,基本上读懂了原文之后,然后组织学生上台表演,分别朗读旁白、妻、妾、客、邹忌、威王的话。在朗读表演时,他们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又要传达人物的语言、语气。效果比单纯的讲解要好的多,而且学生也乐于表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逐步形成了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