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方法

中考文言文复习方法

  循序渐进

  面对考试,每个学生都会全力以赴,会利用一切时间来复习。一般来说,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效果越明显。但是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复习的时间和成果不成比例的情况往往有之。从目前中考文言文的命题来看,有一定的范围和要求,要在文言文阅读上得到高分还是可能的,这就需要学生在复习时,学会分析,重视方法。其实,任何复习都是有一定技巧的,文言文复习更是如此。

  下面我要谈的话题就是有关文言文的复习。

  我们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战在即,信息第一。中考信息指什么呢?我们不妨把中考试卷的情况作一个回顾,看看近几年来中考文言文的考试情况以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1.了解近三年中考的默写情况

  2005年三套教材 (H版、S版、实验教材)的毕业生参加中考,共用一张试卷。这样就有了考试的范围。我们把近三年的试卷作为分析的样本。

  先来看默写题:

  2005年文言文的默写采用八选五的的形式,既有三套教材的共同篇目,也有各自教材的默写。篇目涉及到《桃花源记》、《论诗》、《游山西村》、《观书有感》、《过零丁洋》、《核舟记》、《登泰山记》、《答司马谏议书》八篇。

  2006年文言文默写是各个教材独立命题,以H版为例:(1)白如放歌须纵酒,。

  (2)商女不知亡国恨,。(3) ,误入藕花深处。(4)日光下彻, ,佁然不动。(5)《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存有偏见的句子是:

  所选的篇目在复习范围之内,这些篇目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泊秦淮》、《如梦令》、《小石潭记》、《扁鹊见蔡桓公》。

  2007年文言文默写也是各个教材独自命题,以H版为例:(1)江山代有才人出,。(2) ,清泉石上流。(3)童孙未解供耕织,。(4)尝贻余核舟一,。(5)《岳阳楼记》中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句子是:所选篇目也是在范围之内,即《论诗》、《山居秋暝》、《四时田园杂兴》、《核舟记》、《岳阳楼记》。

  从三年来默写的情况看,默写题有几个特点:(1)默写的是名篇;(2)是名篇中的名句;(3)是富有哲理的语句;(4)是描写有特点的语句;(5)06年恢复了理解性默写。我们既要关注名篇名句,也要注重对诗文语句的理解。

  2.了解中考文言文默写的范围

  我们要掌握每年中考 《课内规定默写的篇目》,有20篇诗文需要熟记背诵。以H版教材为例:

  2006年的.默写篇目是:1.爱莲说 2.扁鹊见蔡桓公 3.少年中国说(第三段) 4.小石潭记 5.山居秋暝 6.游山西村 7.桃花源记8.曹刿论战(第三段) 9.四是田园杂兴 10.如梦令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论诗(各领风骚数百年) 13.书湖阴先生壁 14.泊秦淮15.唐雎不辱使命 16.出师表(第五、六、七段) 17.岳阳楼记 18.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过零丁洋

  2007年的默写篇目略有变动,具体的变化是:

  《爱莲说》换成《陋室铭》、《小石潭记》换成《核舟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换成 《山坡羊。潼关怀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换成《观沧海》。

  2008年中考的默写篇目也可能有所变化,但变化不会很大,而且在考前公布,学生完全有时间作充分的准备。对需要背诵的篇目一定要熟记于胸,尤其对重点字或难写字,既要背得流利,也要写得准确。要保证不失分,还要对默写的内容透彻理解。

  3.了解中考其他考题的特点

  加点字的解释分课内课外,各有2小题。范围是120个常用实词。课内文言短文一篇,考题是文学常识、句子解释和内容理解。课外文言文从2003年开始设置的考题。课外文言语段的考题分别是加点词解释、句子解释、内容理解(这里分为两题:一是内容的分析、一是中心的归纳或得到的启示)。

  在命题形式上还是略有小的变化。比如: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和句子解释,2005年和2006年中考都采用过标准化命题;2007年的课内文言短文采用共同篇目 《捕蛇者说》等。命题上也略有变化,课内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考题一般是有关中心的命题,但是2007年考的是毒蛇的特征。

  释词方面的试题,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大多和“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相关。如2005年试卷中课外文言文 《郑人逃暑》考到的“去”,有多个义项,《小石潭记》的“乃记之而去”,解释为“离开”;《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解释为“除掉、去掉”;《黄生借书说》“今日存,明日去”,解释为“损失、失去”。

  句子解释,一般以关键句、中心句或者描写很有特点的句子为主。文学常识题一般只考朝代、篇目、作者或者出处等。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54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42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42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里有很多知识点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当初,…

    2023年1月5日
    219
  • “树根雪尽催花发,池岸冰消放草生”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树根雪尽催花发,池岸冰消放草生”这两句是说,春风吹得树根雪尽,池畔冰消;春风在催着花开,使春草发芽泛绿。极言春风之力,带来一派春意,生机勃发,景象生动。&…

    2023年3月14日
    226
  •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这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等物象来看,显然是春季,因此,再确…

    2023年5月15日
    235
  • 文言文《原才》阅读理解

    文言文《原才》阅读理解   原才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

    2022年12月3日
    251
  • 文言文《亲政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亲政篇》原文及翻译   《亲政篇》是明代书法家王鏊所写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亲政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亲政篇》   作者: 王鏊   《易》…

    2023年1月5日
    237
  •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意思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意思   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译:多个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一…

    2022年12月6日
    4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