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辛苦分,给一本学术书辛苦分也实在有点讽刺,更讽刺的是相对于那些连资料都不肯辛苦收集的书,这本还算是真诚的。
收集资料本该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将它看成了本书的目的。与其他很多国内学术著作同样,本书也通过理论的表述和资料的组织暴露出了一个对研究东方社会的现代性的社科书籍来说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没有对于现代性的思考。
科学的,统一的,便利的,现代的,快捷的,这些为什么就是“好”的?社科学者本该对这种意识形态抱有更加审慎的客观反思。重要的并不是摆出资料来证明中国发生了这些改变,而是说明这些改变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充斥在本书中的对向西方现代性的亲近,和时不时的对于中国传统的肤浅强调(比如中国在很早就有准确的计时系统),其实都是对西方现代性话语的复述而已。用周蕾的话说,“对于西方的敬意,长久以来似乎是用一种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理想主义地维护独立的、自足的中国传统,以对抗西方传统。因为中国的传统如果不是更伟大些,至少也适合西方传统同样伟大的。像这样的“摒弃”西方,是通过高举中国的大旗,重复了它所摒弃的霸权色彩。”
这样的缺陷使本书变成了资料集,作者啰啰嗦嗦的过度引用在这种状况下反而成了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