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读后感2000字!
作者:包包
读水木丁的文字已经很多年,有多久呢?从新浪博客的繁荣时期算起,也有十几年了。当时在一个很著名的博客(忘记是谁了)上看到他的好友博客链接,其中一个描述是“少有的能写时评的女性”(大意),从那里开始认识水木丁。
记得那时水老师的博客,有时写自己的生活感悟,有时是社会事件的评论,还有一个系列是读者来信的回复,后来这些信件结集成书,我就赶快买了。水老师一直以来就像是远方的一个朋友,温暖又理性(水老师抱歉又用了这个词),她会陪着迷茫的读者,安慰我们走下去,也会提供她独特的见解,提醒我们不要被社会舆论卷走,很多热议的事件,她会给出一个不同的视角,让我感慨: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
水老师的新书《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水老师下次起个短书名好么?)是对荣格的《未发现的自我》的解读。几年前她开了几节直播课讲她看这本书的体会,当时我听完做了笔记,还买来荣格原作准备研究一下,可惜原作我没读进去。幸运的是,水老师写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用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认识和发现自我”,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但是读完本书,你也许会感慨: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
分清认知和逻辑
首先,认知和逻辑不是一个概念。以前我没有认真去思考和区分两者的区别,看到这个例子才恍然大悟。有一个精神病人不让别人碰他,他觉得被人碰了会死掉,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块玻璃。这个精神病人的逻辑是正确的:玻璃易碎。问题出在他的认知上,他认为自己是一块玻璃。
在认知出现错误的前提下,逻辑再正确也是荒谬的。就像生活中有的人似乎很有逻辑,但是给人感觉就是不对劲,也许是他对事情的认知出现了问题,比如他认为自己是无比正确的,别人说的都不对,都要按照他的来。
自我、社会和宇宙的关系
很多书谈论“自我”,关注点就仅限于个人或者个人与家庭关系上。荣格在讨论“自我”这个话题时,把自我放到社会、群众、宗教乃至整个宇宙中去。
自我的形成,除了遗传的秉性,还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但是,我们常常忘了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体系,中国古人称之为“道”、老百姓说的“冥冥之中”或“天”,西方人说的“GOD”。自我–家庭/社会–宇宙,这三个层面有时是和谐统一的,有时不是,有时社会层面会混乱、会倒退,比如二战时的德国。这时候,作为裹挟在社会中的个人,你可能会随大流,像德国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也可能会感觉大环境不对,这时你会很痛苦。要抵挡这种痛苦,需要构建一个超越社会层面的精神支柱。当然,这部分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不然水老师也不会写一本书。
书中多次强调“个人生活才是唯一真实的生活”,所有的统计数据、宏大叙事都不能代表个人,只有具体到一个真实的个人身上才是有意义的。就像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但是从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来问,他的可支配收入就一定是这么多吗?再比如,全国平均结婚年龄是28岁(我瞎编的),你就一定要按照这个年龄去结婚吗?不要去过别人口中“正确的”、“应该的”生活,坚持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能做的事。
认识自我,虽困难但值得
媒体喜欢鼓吹“followyourheart”、“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可见“自己”有着不同的版本,我们以为在“做自己”,实际上可能是做“广告中的自己”、“同事眼中的自己”或者“想象中的自己”。
认识自己为什么难?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因为成长过程中被灌输的各种观念阻碍,也许是不断学习的理论知识占据了大脑,也许是我们羞于面对“邪恶”的想法或欲望,也许是潜意识中隐藏了许多不被承认的情绪,也许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要想认识自我,需要去注意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留意偶尔冒出来的情绪和感觉。为什么听到某句话会生气?为什么看到某个人就感觉不舒服?什么情况下想玩手机?因为无聊?还是想找人聊天?想买一件东西是真的需要、还是看到别人有我也要?了解自己不是通过学习一大堆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而是耐心地观察和直视内心的情绪和想法。
书中最让我触动的一段话是:“真正地爱自己不是给自己买奢侈品,也不是自怨自艾、自己给自己灌心灵鸡汤,等等,而是当你内心世界的那个孩子、那个原始人焦虑、害怕、喧闹时,你不会对他不耐烦,不会厌恶他,害怕他,你愿意为自己付出耐心,能够真正看得到自己,听得到自己的心声,而不是敷衍他、漠视他。”
认识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水老师的这本《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基础的原理,而过程可能需要自己用一生去耐心实践,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