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2000字

《爱的艺术》读后感2000字!

这半年突然有了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思考很多之前没有精力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从自己三观的缺失,对感情的疑惑,还是对未来工作生活的规划,都终于有了个精神的空隙让自己好好思考这些问题。前段时间,感情问题的困惑让自己苦恼不已,我们到底希望从感情当中获得什么?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在美好与不完美中进行平衡和选择?一段感情的变淡和所谓的到后来会变成亲情,是不是一种骗局?对终身浪漫深情的向往是否是得当的,还是自己的幼稚和不理性?

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不知道有什么感情方面比较好的理论著作,于是自己就在知乎上搜了搜,看到这篇比较简短加之这本是Top250于是先拿了这一本进行翻看。看完之后,总的来说自己并没有很多评论中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因为里面诸多是泛泛的表述,比如第四章里面“爱的实践”当中说爱的艺术实践需要的是规矩、专心致志、耐心、关注,这几个并不算有错,甚至放到如何做好一份工作、如何获得个人成就而言,这些准绳和经验都是成立的,或许这些其实就是爱情要素中最精华而质朴的总结,但却并未引起自己很大的共鸣和收获感,甚至有一种喝了一碗淡淡的鸡汤的感觉,好像洗涤了心灵却说不出有什么滋味,可能就如一个短评中所说“如果只从向善的角度谈话题只能流于空洞”。

但是,书中有些地方还是让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说“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是逃离孤独感”,觉得在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略有时候会感觉到孤独和疏离,自己觉得那是一种无法通过与人接触而消除的感觉,反而只有自己独处去慢慢消化。但是想到工作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便已经开始体会到那种孤独感了。书中认为由个人逃离孤独感角度而引出群体一致性也挺有意思的:

在民主社会中,存在压倒性的一致性。原因在于下列事实:必须有一种对追求融合的回答,如果没有别的或更好的方式,那么,通过群体一致才达到结合为一的方式也就会成为支配性的方式

另外,书中多处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的表述,与自己最近在读的《消费社会》恰巧有所呼应,甚至觉得现实就是书中描绘的那样。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三处,作者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将人标准化进行了阐述,分别从“资本主义使人标准化,而将这种标准化视作‘平等’其实意味着‘雷同’”、“资本主义使人如机器般隔阂从而不得不通过程式化的娱乐消费等来体会开心”、“如同其他领域一样,人也将自己视为商品,人的价值由经济价值所决定”。在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都认为人口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我们从离开校园的时候便开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物质回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衡量一个工作的“性价比”,无论是从年薪考虑(同样工作一年为什么我比别人挣得少)还是时薪考虑(996比955高工资是正常的)我们都将自己的时间和劳动视为一件商品与公司进行交换;我们的消费路径也是相似的,女孩子会开始购入人生第一件奢侈品,开始买名牌包包、衣服、珠宝,大都向着一样的方向靠近。我并不认为自己能逃脱这种思想,我也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和获得想拥有的物质生活,但作者的这种反思却让自己好像看到了镜中的自己: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能够协调合作的人;这些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口味也是标准化的,既能轻易地受外界的影响,又能被明确地预测。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独立的、不服从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愿意执行命令,按照别人的期望做事,无摩擦地去适应这部社会机器;无须暴力就能指导,无须命令就可指挥,无须目标就可激励——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好好干活,表现活跃,发挥职能,不断前进。

其实看这本书是为了获得关于爱情的理论的,书中这句话让自己觉得困惑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被解答。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

自己常常疑惑于,人都是不断在变化,即便是我也与三年前的我有了巨大的改变,我尚且只走过人生1/4的路程,如何会有足够的智慧为剩下3/4的年华做出重大的选择。而书中所说的“一桩判断”,则意味着必须要这么做,并且得由自己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或许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自己却长时间以来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辞,直到看到这句话才觉得这不是我是否愿意接受的问题,而是其定义本身便已经包含了这样的责任。

总而言之,自己还得多看看其他书才能厘清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困惑也是一阵一阵的,这几天心情好了就似乎完全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或许过段时间自己又会陷入疑惑)下面记录一些书中让自己觉得颇为收获的文字:就像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商品标准化一样,社会进程也要求把人的标准化,并把这种标准化叫做“平等”

追求平等的趋势也是取消差别趋势的一部分,平等以这样的代价被买到了:妇女之所以与男子平等,是因为男女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差别在物质领域,给予意味着富足。不是拥有多的人,而是给予多的人才富足……他给了别人他的欢乐、他的兴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以及他的悲伤有生命力的东西。

生活除了生存以外别无目标,除了公平交易以外别无原则,除了消费以外别无满足。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75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4日 00:08
下一篇 2023年3月4日 00:08

相关推荐

  • 《路得记》第三章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路得记》第三章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得3:1】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对她说:“女儿啊,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 【得3:2】你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波阿斯…

    2023年5月2日
    485
  • 读《摆渡人》有感800字

    一本书,一个故事,往往承载着很多的情感。《摆渡人》或许正如书的封面一样,在无边的河流,我们在船上渡到河岸。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为我们诠释了一部治愈心灵的《摆渡人》。 故事从15…

    2024年6月29日
    141
  • 《绽放》观后感400字

    让生命绽放光彩――《绽放》观后感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在流动电影院里看了一部叫《绽放》的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没有明星的效应,没有扣人心弦的场面,却惟妙惟肖的体现出残疾人美丽平淡的人生片…

    2023年6月10日
    236
  • 《在人间》读后感600字――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是一个苦难的孩子―― 整天吃不饱,穿不暖,受尽别人讽刺的阿廖沙是这本书的主角。在那时,他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四岁丧父,从小受到艰苦生活的折磨,因为家里没钱,十岁开始为生活…

    2024年3月29日
    142
  • 读《红军长征故事》有感

    红军长征的故事是多么震撼人心啊!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背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没有了粮食就啃树皮、吃树根、挖野菜,尤其在爬雪山时,连野菜都没有…

    2023年5月10日
    241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400字

    我看了许多的红色书籍,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惑不解,就是为什么侵略者要侵略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侵略者敢侵略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侵略之后还改写历史呢?直到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才清楚! 文章主要讲了…

    2024年4月11日
    1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