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和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题

曹刿论战和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愚公移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甚矣,汝之不惠2.翻译(任选一句)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甲]段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4.[乙]段是《愚公移山》中最负盛名的一段话,彰显的`是“愚公精神”,请谈谈你对愚公精神实质的个人理解。

  1. 信:信用惠:通“慧”,聪明

  2.①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以实情相报(“牺牲、加、以、信”等词属于给分点)②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比不上。(“固、彻、孀妻、若子” 等词属于给分点)

  3.取信于民。或:鲁庄公能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愚公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怕困难下定决心,坚持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9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2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2

相关推荐

  • 《青文胜为民请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青文胜为民请命 原文 青文胜,字质夫,夔(kuí第二声)(1)州人。仕(2)为龙阳(3)典史(4)。龙阳濒(5)洞庭,岁罹水患,逋赋(6)数十万,敲扑死者(7)相踵。…

    2022年12月31日
    384
  • 《刘氏善举》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

    2022年12月29日
    353
  • 《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

    2022年12月17日
    326
  • 归有光《沧浪亭记》原文翻译赏析

    《沧浪亭记》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作者应佛徒文瑛的请求而写的一篇专记。全文以不到三百字的篇幅,记述了沧浪亭的历史变迁,并通过古今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感…

    2022年12月27日
    273
  • 高考古诗鉴赏 杜甫《野望》阅读答案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

    2023年4月11日
    241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阅读答案附赏析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宋) 青烟幂处②,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③,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

    2023年4月9日
    2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