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鹧鸪词》李涉《鹧鸪词》阅读答案

鹧鸪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河,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
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
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1).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4分)
(2).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李益诗主要是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末句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刭她盼望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李涉诗有对“二女”的同情,有对屈原沉江自杀的叹息,也表现了自已的羁旅愁绪。不象李益诗所抒之情集中一点,而是泛咏愁情.
(2).起兴。李益诗“斑竹”的典故鹧鸪写起。勾起了自已怀念情郎的愁怀。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自己的羁旅之愁。

二:
1: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6分)李益诗主要表达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以及盼望情郎归来的急切之情;(加分析)(3分)李涉诗主要表达怀古及游子行客的羁旅愁情。(加分析)(3分)
2:(5分)起兴。(1分)李益诗由“斑竹”的典故及鹧鸪写起,勾起了女主人公怀念情郎的愁怀。(2分)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2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6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6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6

相关推荐

  • 学习唐诗的“选择题”

    学习唐诗的“选择题”   我跟着爸爸学习中文的时候,觉得唐诗带给我的压力最大。爸爸会时不时要求我用中文背出整首诗!我总是跟他讨价还价,抱怨这是多么不公平。我给出我的理由:在美国的&…

    2023年4月17日
    239
  •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解题分析

    一、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描写方式 主要有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

    2023年4月9日
    248
  • 《宋史·曹彬列传》高考试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

    2022年12月17日
    305
  • 《吕氏春秋·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ldquo…

    2022年12月17日
    311
  • 文言文阅读题语文寒假作业

    文言文阅读题语文寒假作业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2022年12月3日
    214
  • 新序文言文考察题目

    新序文言文考察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卫宣公之子急也,寿也,朔也。急前母子也。寿与朔后母子也。   ②寿之母与朔谋,欲杀太子急而立寿。使人与急乘舟…

    2022年12月3日
    2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