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宋朝苏轼(人名)。诗歌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晴姿雨态,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空蒙相照应,”浓抹”与前面潋滟相照应,“相宜”与好、奇相照应。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风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4、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适合”  ((2分)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6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7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7

相关推荐

  •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 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注释】 历下:古邑名,即今山东济南…

    2023年5月9日
    222
  • 《读书五失》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读书五失 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

    2022年12月30日
    325
  • “晋王还晋阳 王连岁出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晋王还晋阳。王连岁出征,凡军府政事一委监军使张承业,承业劝课农桑,畜积金谷,收市兵马,征租行法不宽贵戚,由是军城肃清,馈饷不乏。王或时须钱蒱博及给赐伶人,而承业靳之,钱不可得。王乃…

    2022年12月30日
    260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

    2022年12月31日
    269
  • “明年今夜,玉樽知醉何处”全词翻译赏析

    “明年今夜,玉樽知醉何处”出自李彭老《壶中天·登寄闲吟台》 壶中天 登寄闲吟台① 青飙荡碧,②喜云飞寥廓,清透凉宇。倦鹊惊翻台榭迥,叶叶秋声归…

    2023年3月15日
    263
  • 《墨梅》阅读答案及赏析

    墨梅①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②满乾坤。 [注释] 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清气:清香的气味。 (1)这首…

    2023年4月11日
    2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